2020年,湖南法院持續部署開展“審判質量、效率和公信力鞏固年”活動,全面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狠抓執法辦案第一要務,審判質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得到全面提升,全省法院新收案件100.1萬件,結案100.7萬件,法官年人均結案199件。
2020年,全省法院各項工作亮點紛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司法體制改革、環境資源審判、人民法庭建設、“一站式”建設等8項工作被作為“湖南經驗”在全國推介。
一年來,湖南法院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加強民生司法保障,努力讓人民群眾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公平正義。
多重制度保障,助力審判提質
去年9月9日,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二級大法官田立文身著法袍,坐上審判台,依法對尚同軍、吳先耀等23人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故意殺人等罪一案作出二審宣判,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這是湖南法院院庭長帶頭辦案的一個縮影。去年,湖南各級法院入額院領導共辦案10.78萬件,其中承辦7.01萬件,參與審理3.77萬件,承辦案件佔比為65%,超過最高法院規定標准的15個百分點。
湖南法院始終堅持以案件質量作為落實司法為民、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抓手,及時發現和解決審判執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推動審判執行工作健康發展。
依托大數據平台加強審判態勢分析,強化過程管理,在日常管理中實行黃牌警告考核機制,每季度分類對基層法院的整體績效進行考核,促使各級法院抓在日常、管在經常。
持續完善隨案評查制度,開展涉緩免刑、民事行政發改案件專項評查,推進裁判文書評查常態化。去年,全省法院共評查案件5萬件,對26起不合格案件責任人予以嚴肅追責﹔裁判文書上網率、庭審直播率、審判流程公開率均居全國法院前3位。
在全國法院率先建立法官候補制度,實現及時補員。針對長沙兩級法院案件數量較大、類型豐富、案情復雜等特殊情況,去年共抽調60名法官和助理增援,有效提升了全省法院整體辦案質效。
在全國率先全面實施關聯案件及類案強制檢索制度,鼓勵雙方當事人及代理人提供類案裁判文書,防止“同案不同判”。去年共出台規范法官自由裁量權等49個指導意見,細化法官及輔助人員職責和權限清單,持續推進新型專業化審判團隊建設,強化司法制約監督,扎緊自由裁量“鐵籠子”。
“一站式”多元解紛,服務便民提速
去年4月22日,長沙市雨花區人民法院在高橋街道設立“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站,高橋街道綜合市場的一批涉“疫”糾紛在“站”前止步。
過去一年,全省基層法院在糾紛多發地設立訴源治理工作站1337個,聯系社區(村組)3068個,安排法官及司法輔助人員1778人,在家門口為群眾解紛止爭。
目前,全省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已全部建立了訴調對接平台,共吸納調解人員5395名,對接調解組織1764家,錄入訴前調解及訴中調解案件13萬余件,新收一審民事、行政案件數量同比下降11.86%,訴訟服務質效評估得分位居全國法院第一位。
群眾有所呼,司法有所應。
為了更好發揮訴源治理的效能,湖南高院積極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主動融入黨委領導的訴源治理格局,推動省平安建設領導小組出台實施意見,明確全省各地將民事、行政案件萬人起訴率等指標和加強訴源治理有關工作納入平安建設考核。同時,加強與行政機關、行業組織、商會等合作,律師、人民調解員等常駐調解,合力將矛盾糾紛化解於萌芽、解決在訴前。
全面實施案件繁簡分流,組建速裁團隊283個,速裁、簡易程序適用率達87%。一審民事案件簡易程序適用率達到88.1%,一審服判息訴率升至90.7%,讓公平正義提速增效。
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信息技術,持續完善司法便民利民措施,推出便民高效辦案新模式,為人民群眾提供“家門口的訴訟服務”。目前,全省多家法院自助服務終端為群眾提供“24小時不打烊”的訴訟服務,可以虛擬導訴、智能填單、在線立案。
司法公信力提升,群眾獲得感增強
去年1月20日,懷化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操場埋尸案”主犯杜少平依法執行死刑。該案被譽為掃黑除惡標志性案件。
過去一年,湖南法院發揮刑事審判職能,推進平安湖南建設,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重拳懲治黑惡勢力,全年依法審結涉黑惡案件1690件6138人,一批“菜霸”“礦霸”“市霸”受到嚴懲。摧毀黑惡勢力經濟基礎,處置“黑財”87.2億元。5個案例入選全國掃黑辦指導案例,全國掃黑辦、最高法院19次推介湖南法院經驗做法。
依法懲處各類犯罪活動,審結各類刑事案件4.7萬件6.9萬人。加大對毒品犯罪懲治力度,審結案件7256件9426人,有力維護了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強化民生司法保障,堅決維護老年人、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妥善審理教育、就業、醫療、住房等民生案件12.8萬件。
持續開展“為農民工討薪”活動,強化農民工合法權益兌現,依法審結涉農民工維權案件1.2萬件,為農民工追回欠款4.3億元。
堅持當賠則賠、應救盡救,審結國家賠償案件765件,發放司法救助金3779萬元,緩減免交訴訟費1595萬元。
推進切實解決執行難,執結案件29.1萬件,到位金額761.5億元,努力兌現人民群眾勝訴權益。
代表委員建議,是民情民意、民聲民需的直接體現,能否落實到位,關系民生福祉。去年12月14日,湖南高院首次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列席審判委員會會議,多名省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參與討論審議了《關於類案強制檢索的實施意見》等事項。
“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走進審委會,是落實司法體制改革精神、推進人民法院審委會改革、健全完善審委會工作機制的重要舉措,也是大力推進司法公開,擴大司法民主,回應社會關切,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的具體措施。”田立文說。
過去一年,全省法院以隻爭朝夕、時不我待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不斷提升審判質量、效率和公信力,為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湖南新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記者 何金燕 通訊員 劉沁 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