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商務部發布2020年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湘潭經開區在全國218家國家級經開區中綜合排名第47位,較上一年度前進25位。
過去的一年是極不平凡、極為不易的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內外部環境以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湘潭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湘潭經開區團結帶領30萬九華人,眾志成城直面大戰大考,集中力量辦成很多大事、謀劃很多要事、解決很多難事。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區黨員干部深入一線、沖鋒在前、齊心戰疫,統籌抓好人員管控、宣傳引導等工作,筑牢群防群治、聯防聯控的嚴密防線,做到了“零確診、零輸入、零傳染”,保障全區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組織管委會干部職工下沉到園區企業和工地,上門服務,精准對位,協助企業和工地科學、安全復工復產。幫助企業紓難解困,90余家企業列入國省市防疫重點扶持庫,協助企業延期納稅、減免兩稅和租金過億元﹔搭建銀企對接平台,協助金融機構與融資需求企業精准對接,發揮銀企對接橋梁作用。
穩中求進謀發展,創先爭優再提升
2020年,湘潭經開區因勢利導、把握主動,全年實現GDP增速4%﹔工業總產值增長4%﹔規工總產值增長3%﹔固投增長12%﹔財稅收入增長4.3%。園區地方稅收總量居全市首位。三大主導產業實現增長5%,吉利汽車獲全省產能最大汽車制造基地、全省首家汽車出口規模企業殊榮﹔醫療器械產業實現新工商注冊企業72家,簽訂協議25家。全年新簽約項目48個,其中億元以上27個,新引進“三類500強”4個、外向型實體4個、總部型企業3個﹔藍思科技加快建設,一個新的千億產業、百億企業指日可待﹔中聯重科配套產業園成功落戶,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后勁更足。
排難而上抓落實,破解難題見實效
2020年,湘潭經開區真抓實干,攻堅克難。建立工作到人、時間到周、任務倒逼、責任倒追機制,全年實現新建續建項目63個,藍思科技、軟件學院申本、湘潭九華醫療健康城3個省重點項目和62個市重點項目全面超額完成投資任務,寶德、華亞機械、宏大真空等27個項目竣工投產﹔在全市“奮戰一百天,實現雙過半”項目競賽中榮獲一類園區首位。
創新開放促協調,開放崛起強勢頭
2020年,湘潭經開區縱深推進“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7家,增長30.4%,研發投入19億元,發明專利申請319件,增長12%。九華創新創業中心獲評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園區企業獲評省市創新榮譽40余項,地通汽車獲評“國家綠色工廠”,宏大真空入選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吉利汽車榮獲湖南第六屆省長質量獎提名獎。九華納入湘江新區統籌規劃建設,濱江路與長沙瀟湘大道全線貫通,潭州大道快速化改造通車,長株潭西環線軌道項目加快推進。攜手綠地、保利、湘江集團等戰略投資者,高品質推進片區開發,區域價值“含金量”顯著提升。
營商環境再提升,循環發展迸活力
湘潭經開區設立優化營商環境協調事務中心,統籌協調全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出台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開展專項攻堅,著力打造“九華服務”一流營商環境品牌。建立管委會領導聯點企業項目工作機制,領導干部帶頭深入企業、項目一線,現場辦公,扎扎實實解決問題。創新實行入園企業“四員五聯”和在建項目“三員齊上”服務機制,搭建全方位服務平台。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扎實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實施一個機構、一枚印章、一個窗口辦理,集中行權。可實現1天完成工商注冊、2天完成不動產登記、30天完成項目開工前全部審批手續的“123”行政審批速度。
改善民生增福祉,促進和諧暖民心
2020年,湘潭經開區致力提升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決勝脫貧攻堅,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做強產業就業扶貧,安排產業扶貧資金280.5萬元,“合作社+農戶”保障貧困人口年均分紅超1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6500元,增速9.6%。完成九華雅禮中學、和平將軍渡小學、金庭蓮城小學建設,新增學位4000個﹔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1620個,普惠園、公辦園在園比例分別達到80.1%、51.3%﹔新引進麓山國際、風車坪等一批名校資源。十年籌劃的“三甲”九華中心醫院開工建設,基層醫療和公衛服務體系逐步完善。
突出引領強黨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全體九華人的共同努力,2021年是全面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第一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我們推進“四個新區”建設新征程的首戰之年,我們將盡非常之責、用非常之策、舉非常之力,起好步、開好局,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王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