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德市紀委監委5名紀檢監察“新兵”被評選為全市紀檢監察工作業務能手。“新兵”已經成長為業務“尖兵”。
2020年5月,常德市紀委監委著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正式啟動“以老帶新、結對練兵”計劃。通過“面對面”確立幫學關系、“一對一”制定學習計劃、“心貼心”開展全面指導、“實打實”進行考察考核等舉措,市紀委監委機關“老兵”“新兵”146人次成功結對,以“老兵”的“傳幫帶”,深促新兵“跟學練”,同步提升干部工作水平。
吳祖勝和鄧芳成為這個計劃中的一對師徒。結對以前,鄧芳在鄉鎮基層工作,兩年前選調進入市紀委監委。結對以后,吳祖勝給鄧芳制定了學習計劃。從學習黨章、監察法等政策法規開始打牢基礎,再通過學習刑事審判案例和審訊實戰提升案件查辦技能,“老兵”吳祖勝對如何帶好徒弟,思路清晰。
鄧芳回憶起師傅第一次帶她與証人談話的情景,這場談話進行了兩個小時。在吳祖勝的悉心指導下,鄧芳的筆錄做得很成功。
“小鄧,今天的談話,你有什麼感受?”吳祖勝問。
“感覺比較順利。但是如果我主談,肯定談不到這個程度和效果。”鄧芳回答。
“我的體會是,法律、黨紀、常情、常識、常理都要談清楚,談話地點的選擇、辦案人員的著裝、談話問題的切入點等等,都要細心謀劃。”吳祖勝開始給鄧芳講課了。
不讓資料睡覺,要細心分析,讓資料開口說話。鄧芳記住了老師傳授的知識點。
在對宋某相關問題線索進行初核過程中,一張公司收據沒能逃過鄧芳的眼睛。收據顯示,宋某在2011年9月繳納了一筆購房款48萬元現金,但該收據竟是單聯的簡易收據,與該公司同一時間段統一制式、統一規格且連號的正規一式三聯收據截然不同,並且該公司2011年9月的現金賬目顯示當月並沒有一筆48萬元的現金入賬,明顯存在利益輸送可能。這一刻,鄧芳明白了資料真的會開口說話。
參加“以老帶新、結對練兵”計劃后,8個多月,鄧芳主辦了3個問題線索,相關人員分別被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政務撤職、降級,開除黨籍、降低退休待遇,予以了結等處理。
2020年9月,在關鍵証人失聯,案件突破遇阻的情況下,鄧芳細心分析、熟悉現有証據,查看涉案現場,很快就明確了張某為重點取証對象。在一個星期的時間裡,鄧芳和同事先后到13個地點取証,成功鎖定了涉案人員黃某近20萬元的賄賂事實。
從辦公室工作轉崗監督檢查室的易敏也在“師徒結對”中進步明顯。師徒結對后,師傅劉敬平帶易敏一道深入田間地頭,督查基層作風,頂風冒雨到石門縣山區檢驗脫貧攻堅成果,到鼎城區政務服務中心開展作風建設觀察點工作,每一次工作的現場就是師徒二人實戰的課堂。“看工作狀態、看會議記錄、看辦公環境、看工作業績、看干群評價”,有了師傅的“五必看”工作法,易敏找到了做好日常監督的訣竅。
作為進入到市紀委工作剛一年的“新兵”,楊添順也是“以老帶新、結對練兵”計劃的受益者。楊添順說,在審查調查室,跟著師傅學,帶著問題干。他從一個紀檢監察工作的“門外漢”,到現在可以為主完成調查取証工作,師傅教給他的更多的是一種辦案思維,不放過任何一個疑問,以點帶面,抽絲剝繭,在盤根錯節的信息中找到關鍵線索。
根據“以老帶新、結對練兵”工作安排,日前,市紀委監委組織部通過線上線下、實戰操作、評查測驗等形式,綜合考核“新兵”學習成果,並征求“新兵”對“老兵”的意見建議,全面考評“老兵”履責情況。
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持續深入推進結對練兵工作,以建立完善常態化結對體系、動態化管理模式、精准化培訓目標為抓手,讓老兵在結對中進步,新兵在結對中成長,不斷提升隊伍履職能力,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常德市紀委監委 張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