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碧靈委員。許真攝
人民網長沙3月6日電 從2021年1月1日開始,長江開始“十年禁漁”。有人擔心影響老百姓吃魚,其實天然水域捕撈量佔比很小,長江每年的捕撈量也不足10萬噸,僅佔全國淡水水產品總量的0.32%。相反水產養殖的污染問題尚未引起社會重視,部分區域水產養殖污染已成為制約水環境質量改善的重要因素。
為防治病虫害,養殖戶一般會在枯水期的冬季干塘晒塘。“集中排放的大量養殖尾水對區域水環境質量影響很大。比如2020年12月,岳陽市東洞庭湖總磷濃度月均值為0.099毫克/升,比上月大幅上升65%。”全國政協常委、民進湖南省委會主委、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碧靈說。
為實現水產養殖高質量發展和水域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潘碧靈建議:
一是健全法規體系,嚴格管控措施。加快制訂出台《水產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強化禁養、限養和養殖“三區”管理,在重點區域定期開展環境承載力調查與評估,依法清理飲用水水源等環境敏感區域水產養殖行為。加大監管力度,倒逼尾水治理。強化水產養殖污染防治工作考核獎懲,完善生態損害賠償機制,對嚴重破壞養殖水域生態環境質量的行為要依法依規進行追責、問責。
二是切實加大綠色生態水產養殖科技攻關力度。以減量增收、提質增效為著力點,構建現代漁業產業技術體系、科技創新聯盟,集中優勢科研機構、水產養殖企業力量,在品種選育、飼料(餌料)替代、設施養殖、養殖廢棄物(尾水)治理、水域生態化改造等方面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適用技術、模式和裝備。加強總結梳理,盡快組織制定完善水產綠色生態養殖、污染防治方面的技術規范、標准。發揮基層水產技術推廣體系作用,加強培訓交流,切實提升職業漁民綠色生態養殖能力。
三是積極推動水產綠色生態養殖示范區創建。加強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持,積極培育一批全國和區域綠色生態水產養殖特色品牌,實現從“賣產品”向“賣品牌”轉變,提升水產養殖效益。以洞庭湖、鄱陽湖、陽澄湖等為重點,建議國家整合相關領域的資金、項目,培育和壯大專業合作社、水產養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引導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支持湖區整市、縣創建水產綠色生態養殖示范區。
四是高度重視水產養殖水域生態保護和修復。針對水產養殖尾水污染重的問題,加強監督管理,推動水產養殖尾水達標排放或資源化利用。以國有漁場為抓手,鼓勵在集中連片池塘養殖區域設置一定比例的尾水生態化處理區,大力推廣浙江、江蘇等地“三池兩壩”、“四池三壩”等治理經驗,探索推進“輪漁修漁”機制,提升水域自我淨化、修復能力。推動傳統水產養殖場進行生態化改造,發展休閑觀光漁業。
五是加快推進水產養殖用獸藥減量行動。加強水產品抗生素檢測,建立可追溯體系,建立食品安全屏障。研究制定水產養殖尾水的抗生素類標准,建立科學監控體系。加強源頭治理,健全水生動物疫病防控體系,支持水產養殖用疫苗推廣。加強水產養殖聯合執法、聯合懲戒,嚴厲打擊違規生產、銷售、使用違禁抗生素的行為。(彭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