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族應警惕“視力殺手”青光眼 高危人群需定期檢查

2021年03月06日20:24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人民網長沙3月6日電 2021年3月7-13日是第14個世界青光眼周,今年世界青光眼周主題為“視野不丟,生活無憂”。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也是排名首位的不可逆致盲眼病。青光眼發病隱蔽,早期難以發現,因此早發現、及時正規治療,是避免青光眼致盲的有效手段。

據了解,青光眼是一組常見的威脅視神經及視功能的眼病。患病后視神經隨時間慢慢受損,其將信息傳遞給大腦變得更加困難,最終的結果是永久性的視力喪失。據推算,到2020年全球約有7960萬青光眼患者,其中1120萬人最終可能發展為雙眼盲。

3個月前,30多歲的白領吳女士瘋狂迷戀上了一部電視劇。近段時間近視500度的吳女士總是出現鼻根酸脹、眼睛模糊等情況,但經過一段時間休息,症狀有所緩解。但近一個月,吳女士發現自己視物模糊和酸脹感一直沒得到緩解,意識到情況不對,她趕緊來到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就診。

經前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委員,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青光眼學組委員,現防盲學組委員,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段宣初教授檢查后發現,吳女士左眼眼壓高達30mmHg(正常眼壓為10至21mmHg),視野小范圍缺損,為急性閉角型青光眼。“需要盡快手術來控制眼壓,要不然將有失明風險。”

吳女士有點想不通,自己年紀不大怎麼會患上青光眼。對此,段教授表示,雖然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是青光眼的高發人群,但實際上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患上青光眼,連嬰幼兒也不例外。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是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的一種類型,是一種以眼壓急劇升高並伴有相應的自覺症狀和眼前段組織改變為特征的眼病,多見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女性更常見。急性青光眼的危害很大,一旦發作,24小時內可導致失明。但由於發作時伴有頭痛、惡心、嘔吐症狀,患者往往最先就診於內科或神經科,導致漏診或誤診,從而耽誤了病情。”段教授解釋道,長時間看電視會使交感神經變得很興奮,光線暗淡更會導致瞳孔散大,引起眼球房角關閉,房水循環受阻,眼壓升高,加之如果本身具有青光眼危險因素的人,容易誘發急性青光眼的發作。他提醒,平時要保護好雙眼,注意休息和睡眠,閱讀時保証充足的光線且時間不宜過長,尤其得避免在黑暗中玩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

3月7-13日恰逢“世界青光眼周”,青光眼的發病機制復雜,臨床上見到的青光眼類型繁多,臨床表現也不一樣,大致分為四類:原發性青光眼(包括閉角型與開角型)、繼發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和混合型青光眼。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視力下降,或是眼痛、眼脹等症狀,有的患者還可能出現“虹視”現象,即晚上看燈時,燈的周圍會出現彩虹一樣的光圈,出現以上症狀,最好到專業眼科醫院進行詳細檢查。

段宣初教授提醒,任何年齡都可能患上青光眼。尤其是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或遠視、有青光眼家族史、心血管系統疾病、糖尿病、40歲以上的這5類人群屬於高危人群,應定期到醫院做青光眼的相關檢查,以排除或早期發現青光眼,及早治療。

“隨著醫學進步,青光眼是可以進行治療的。因此,如果能及早發現並做出正確診斷,及時進行對症治療,採取最合理的方法控制眼壓,以達到阻止視神經進一步損害的目的。”段教授表示,青光眼的治療方法簡單來講就是將眼壓降低到一個安全范圍。降低眼壓的治療可包括藥物、激光、手術等方法,分別適用於不同類型的青光眼及不同階段等,專業眼科醫生會根據個體情況對症治療。(熊力穎)

(責編:唐李晗、彭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