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吃得飽”到“賣得好” 產糧大縣春耕生產見聞

李芳森

2021年03月10日08:54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在油菜花香裡的耕耘。人民網 李芳森攝

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有著全國商品糧基地縣、湖南省產糧大縣美譽的湖南省衡東縣,田野裡也繁忙了起來。

仲春時節,暖風吹皺一河春水。位於洣水河畔的衡東縣楊林鎮小岳洲村,種糧大戶胡水成流轉的60多畝稻田結束了短暫的休養期,已在農機的聲聲轟鳴中翻耕完畢。

今年50歲的胡水成,是在村裡三畝土地的哺育下成長,一家6口一年的口糧,也都來源於此。

“農忙時候,能站穩的孩子就會去幫忙。即使這樣,也只是夠吃。”對於農村,胡水成有著深刻的記憶。“小時候,父親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能吃飽就好’。”

一年辛勤耕耘,對於胡水成一家來說,3畝土地的回報也還是略顯微薄。“我們一家5兄妹的學費,都是依靠父親開客運船掙來的。”

胡水成流轉的60畝土地正在翻耕。人民網 李芳森攝

2001年,30歲的胡水成為了家庭生計外出務工,與農為伴的生活,也按下了暫停鍵。

漂泊的日子持續到2017年,在外有所成就的胡水成回到家鄉,參加村裡的換屆選舉,當選為村委會主任。包魚塘、建養殖場、開黃桃園、辦合作社……3年時間,胡水成的農業產業給132名村民提供就業崗位,30多名貧困戶因此脫貧。

“在農村工作,我還是希望能種好田。”2020年,胡水成把注意力聚集到村裡無人耕種的荒地。“村裡有60來畝荒地,10多年沒人耕種,太可惜了。”

引水、翻耕、施肥……終於趕在春耕前,胡水成在曾經的荒地裡播下種子,農村生活的播放鍵,也隨之按下。

“現在種田的目標不僅是要‘吃得飽’,更要‘賣得好’。”胡水成介紹,60多畝稻田裡,種植的都是“金兩優華佔”。“米質好,產量也不低。每畝能有1000多斤產量,打成大米能賣4元一斤。”

 胡水成流轉的60畝土地,都是曾經無人耕種的荒地。人民網 李芳森攝

從“吃得飽”到“賣得好”,這是一個農業大縣裡,一位普通農民對於“糧食供給側改革”的個人理解。

“推進糧食供給側改革,從追求產量轉向穩產能。”衡東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說,穩產能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把稻谷品質提高一個檔次,把種田效益搞上去。

效益如何提高,秘訣之一在於“選種”。早在去年12月底,衡東縣便啟動備種計劃。2月8日完成25萬斤早稻種子的採購、儲備工作,以米質比較好、產量較高、群眾接受度高為標准,分區域推廣6個種類的稻米,以打造“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糧米區域品牌。

而今年種什麼、怎麼種?開春以來,衡東縣農業農村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實行“包干包片”,下到田間。以推廣良種良法為重點,從品種篩選、技術物化、流程簡化等方面,實現主推技術“極簡化”,方便農民掌握。農業部門把主推技術制作成卡片和挂圖,還攝制錄像資料,輪流到每個村講課傳技,新技術普及率達95%以上。

截至目前,全縣已舉辦100多期田間課堂,每個骨干農技員結對10個示范戶,帶動100個輻射戶,形成田間技術推廣的完整鏈條。

此外,衡東縣整合涉農資金2300萬元,用於發展早稻生產。通過統一品種、統一種植時間、統一訂單、統一種植標准、統一病虫害防治、統一機械化作業,推廣“早加晚優”綠色高效模式,讓農戶畝均純收入增加200元左右。

有著全國商品糧基地縣、湖南省產糧大縣美譽的湖南省衡東縣,田野裡也繁忙了起來。人民網 李芳森攝

(責編:羅帥、彭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