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譜的奧妙,隻在戲曲表演中有所呈現,日常生活中我們卻難覓蹤影。”
“隨著很多傳統劇目的失傳,越來越多臉譜被人們漸漸淡忘。”
30多年前,這一番對話,讓湖南長沙的一名普通工人朱建南深受觸動。
從此,他開始有意識地收集臉譜,並繪制保存下來。為了這份堅持和熱愛,他跑遍全國大江南北,如今已繪制了涉及60多個劇種的3000多張臉譜。
朱建南介紹臉譜的繪制過程。人民網 何萌攝
今年76歲的朱建南,已是長沙市天心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臉譜繪制傳承人。在橘子洲頭的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經常能見到這位慈祥老人教游客畫臉譜的忙碌身影。他說,“臉譜藝術內涵相當豐富,希望越來越多的人來關注臉譜、欣賞臉譜。”
朱建南家中的臉譜牆。人民網 何萌攝
三十年 三千臉
走進朱老先生的工作室,一整面臉譜牆映入眼帘,格外震撼。一張張臉譜神態各異,活靈活現。
“黑色面孔的是包拯,紅臉猴腮的是美猴王……”一提起臉譜,朱建南便打開了話匣子,“戲曲臉譜的主色彩多達十幾種,非常豐富,體現了不同的人物性格。比如紅色代表赤膽忠心,黑色象征忠誠耿直。臉譜的譜式也有十幾種,同時輔以色彩、線條的種種變化,使得臉譜非常豐富完美,具有‘寓褒貶、別善惡’的藝術功能。”
臉譜之外,朱老先生的書法作品也格外惹眼。“我從小就喜歡寫寫畫畫,書就是我最好的老師。”朱建南介紹,與臉譜的結緣,是在1996年。“當時我和從事戲劇表演的親戚聊起臉譜藝術,在他們的影響下,我慢慢喜歡上了畫臉譜,后來還特意向原湖南省京劇團團長潘鐵鋼老師拜師學藝。”
朱建南桌子上的臉譜繪制半成品。人民網 何萌攝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為了收集各類臉譜,朱建南跑遍湖南省內20多個縣市拜訪老藝人。每每收獲新的臉譜,他都會拍照留存后,回家細細臨摹。朱建南回憶道,“一有時間我還會跑到省外‘求藝’,各省市我幾乎都去過,最遠到過東北。”
“粉墨青紅,縱橫於面。”就這樣,一張張臉譜在朱建南的手下重煥光彩,栩栩如生。公正忠孝者端庄正貌,奸佞邪惡者凶險丑形,傳達著中國古老文明的神韻。
“牆上的這些臉譜還只是我畫的很小一部分,大部分臉譜我都收藏在家裡,涉及京劇、昆劇、湘劇等六十多個劇種。”朱建南自豪地表示,“京劇和湘劇臉譜我畫得尤其多,僅京劇臉譜便有兩千多張。”
朱建南正在繪制臉譜。人民網 何萌攝
舊臉譜 新傳承
“臉譜並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經過一代代藝人的傳承,最終約定俗成,並發展完善的藝術形式。臉譜背后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內涵,必須要由我們這代人傳承下去。”提起臉譜背后的文化內涵,朱老先生鄭重其事地提道。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到臉譜,朱建南想了很多“招”,最形象的,便是將臉譜和書法結合起來。“臉譜不應拘泥於戲曲形式,而應該以繪畫形式展現出來。”說著,他拿出自己的得意作品,各種臉譜或呈現在文字筆畫中,或與文字上下並列,“每張臉譜和所書寫的漢字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代表了共同的美好寓意。”
此外,朱建南從各個劇目中收集十二生肖的動物臉譜圖,將其繪制成為一幅長篇巨作,並在生肖臉譜下注明臉譜來源。“這種創新形式非常受歡迎,找我創作相應題材的人絡繹不絕。”朱建南笑道。
朱建南對臉譜的創新作品。人民網 何萌攝
朱建南將收集的臉譜一一繪制。人民網 何萌攝
但臉譜僅僅用來展示是不夠的,臉譜文化需要傳承,臉譜繪制更需要傳承人。“我經常去橘子洲的長沙市非遺展示館教大家畫臉譜,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朱建南說道,“找我拜師學藝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我收徒弟的首要標准就是一定要真正熱愛臉譜文化。”
“目前我已經收了18個徒弟,最小的30多歲,最大的60多歲。全都是臉譜文化的愛好者。”讓朱建南欣慰的是,“現在我的‘大徒弟’都收了小徒弟,我都成‘祖師爺’啦。”
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朱建南和他的徒弟們正准備著新作品,計劃幾個月后推出,“我們老祖宗的手藝不能丟,希望寄托在年輕一代的朋友們身上。同時我也在籌備‘臉譜文化進校園’活動,希望越來越多年輕朋友關注臉譜,愛上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