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奇思妙想同台競技,智能道路標線能防止道路“潮汐”現象。記者 徐運源 攝
路面智能積水位警示裝置,防止暴雨期人們在超危險水位情況下涉水通行﹔智能道路標線,防止道路“潮汐”現象﹔識溫杯避免喝水時被燙傷……21日,第38屆長沙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望城區長郡斑馬湖中學舉行,各類奇思妙想同台競技,每件作品都是孩子們的“創意夢工廠”。
本次活動由市科協、市教育局和市科技局主辦,以“創新 體驗 成長”為主題,共收到各區縣(市)選送作品1735件,總數量超過2020年434件。
記者在現場發現,各類機器人發明仍然是今年賽事的主角之一,如魚缸清潔機器人、智慧養老院配餐分取塔式機器人、自動巡航路燈機器人、智能建房機器人等等。隨著雨季即將來臨,相關發明作品也格外引人注意,如帶排水功能的連體電動車雨衣、可伸縮式太陽能公交擋雨棚、解放雙手的多功能雨傘架、路面智能積水位警示裝置等等。各類防疫發明,以及北斗人行橫道安全平台、智能道路標線、識溫杯等也從生活體驗入手,志在解決實際難題。
上學或上班途中,道路一側車流量很大,堵車嚴重,而另一側車輛較少,道路暢通。每逢大型節假日,高速公路上的“潮汐”現象同樣明顯。觀察到這一問題,長沙市中雅培粹學校初一學生譚晉和發明了“智能道路標線”。“我想,能否設置一種自動交通設備,根據道路雙向車流量來自動分配車道條數,減少道路擁堵,為大家出行帶來便利。”譚晉和邊演示邊告訴記者,智能道路標線將傳統道路上固定的交通標線或標識,創新改成可程序化控制的電子LED燈光標線,中央控制系統通過搜集交通大數據分析道路擁堵情況,從而根據道路實時情況自動調整雙向車道數目,以達到智能優化交通的目的。
“南方城市在暴雨期,短時間內路面積水上升速度較快,特別是城市立交橋、涵道和地勢低窪的路面,車輛如果在不明情況下通行,易發生交通事故。”長郡斑馬湖中學初三學生章楚涵告訴記者,“路面智能積水位警示裝置”的發明就是要解決這一難題,該裝置通過傳感器監測水位,可實時監測積水路段路面情況,根據不同的積水深度,顯示不同的文字和相應的語音提示,如當積水深大於30厘米,亮紅燈,提示“水深危險,禁止通行”。
大賽現場還有一些很溫馨的小發明引起了記者注意。開福區第一小學六年級學生陸心悅因為喝水時被燙過多次,便發明了能識別水溫的杯子。“識溫杯由普通杯子和變色樹葉組成,採用感溫變色油墨技術讓葉子變換出四季的色彩,水溫適宜時葉子是綠色的,過高時葉子是黃色的,過低時是褐色的。”她落落大方地介紹,有了識溫杯,對於幾歲的小朋友和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來說更方便更直觀。
據市科協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大賽涵蓋青少年與科技輔導員兩大競賽板塊,其中青少年板塊競賽內容包括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比賽、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比賽、青少年科學DV作品比賽,科技輔導員板塊競賽內容含優秀科教制作項目、優秀科技教育方案、優秀科技教師評選。各類競賽獎項后續將陸續公布。(記者 徐運源 通訊員 侯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