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邊城古鎮:如詩似夢 畫裡邊城

2021年05月08日10:10  來源:湖南日報
 

5月2日,花垣縣邊城茶峒古鎮。龍恩澤 攝

在湖南高速公路“七縱七橫”的“大家族”中,包茂高速公路是其中重要的縱線之一。包茂高速公路湖南段,起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邊城鎮。

2005年,邊城鎮由原茶峒鎮和大河坪鄉合並組成,是一個安靜的湘西邊陲小鎮。西同貴州省鬆桃縣迓駕鎮、重慶市秀山縣洪安鎮接壤,北與重慶市秀山縣峨溶鎮隔河相望,可謂“一腳踏三省”。319國道、包茂高速G65穿境而過。清水江自西向東流經邊城鎮后,匯入酉水,注入沅江。

5月7日,湖南應用技術學院、懷化學院、山西運城幼專等院校的數百名美術專業師生,沿著包茂高速公路來到邊城鎮茶峒景區,他們將在邊城鎮開展一至三周的實踐教學。

無論是游走在古朴的吊腳樓之間,行走在清水江沿河棧道、風雨橋,還是來到老拉拉渡口、河街等景點,隨處可見攜帶繪畫工具寫生的年輕身影。

位於古鎮景區的景森文化寫生創意基地,目前已被全國21所各類院校挂牌“實踐教學·寫生創作基地”。

基地工作人員吳亞男感慨:“過去,老師帶大量學生過來寫生,交通安全是個不小的問題。現在,從吉首過來,沿著包茂高速,一個小時就到了,非常便利。”

得益於交通的改善和游客的增多,特別是“常住”游客的聚集,邵東人彭龍武在邊城古鎮開的一家購物中心,生意十分紅火。3年前,彭龍武反復考察后,決定在包茂高速公路旁的邊城鎮茶峒景區開店。

“我就是看中了這裡便捷的交通,還有風景秀麗、安靜悠閑的環境。”看到一輛輛大巴車駛入古鎮,彭龍武笑著對記者說:“你看,又來生意了!”

如詩似夢,沒有城市的喧囂,有的只是流水古居,秀美而嫻靜﹔畫裡邊城,沒有“來勢洶洶”的游客,卻帶著朴實的生活氣息,閑適而滿足。

在邊城茶峒古鎮核心景區,客棧、特色美食、奶茶店、清吧、民族飾品店應有盡有,當然也有當地居民日常所需的理發店、服裝店、電器店、農資店等。

今年73歲的唐運菊老人,是土生土長的茶峒人。她在路旁擺攤賣米豆腐,已整整37年。“有按公斤賣的,也有按碗賣的。每天15公斤米豆腐,經常一到中午就賣完了。‘五一’小長假,游客一波接一波,5月3日一天就賣出230多碗!”唐運菊笑著說。1984年便在邊城鎮擺攤賣米豆腐,唐運菊見証了邊城的巨變。

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沿著高速公路聚集和擴散,給邊城帶來翻天覆地變化。不僅改善了投資環境,還促進了當地群眾思想觀念的變化。

近年來,邊城鎮走深走實“農旅融合”發展路子。為了夯實產業基礎,邊城鎮聚焦臍橙、黃金茶、核桃、油茶等特色主導產業,形成臍橙面積近10000畝、茶葉面積約3400畝、油茶面積1300畝、核桃面積500畝的農業綜合產業園。

當地政府堅持修舊如舊與開拓創新相結合,在修葺完善茶峒古鎮建筑的基礎上,打造以曲樂新區為核心的邊城茶峒風情小鎮。現已累計完成投資2.1億元,提質景區沿河游步道,加固沿河建筑,改造景區民居,修繕白塔、國立茶師、景觀亭等特色景點,完成河道清淤、污水處理工程。去年3月以來,對319國道花垣西高速出口至茶洪大橋路段4.2公裡進行提質改造。

去年12月,花垣縣首批新型城鄉電動公交車在邊城鎮投運,高速+新能源公交,徹底改善了居民、游客的出行。今年“五一”期間,邊城古鎮景區接待游客5.08萬人次,旅游品牌特色更加凸顯。(記者 李寒露)

(責編:李淑靜、彭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