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中國大飛機起落架及機輪剎車系統試驗平台——長沙大飛機產業及研發基地開工建設。3月24日,科技部復函支持長沙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幾天后,科技部又批復同意支持湖南建設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這是全國農業領域首批啟動建設的3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之一。
4月15日,湖南湘江新區管委會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聯合打造長沙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框架合作協議》。4月20日,長沙市政府與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簽署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合作協議……
自今年2月長沙召開“新春第一會”以來,全市上下發揚“三牛”精神,以時不我待、隻爭朝夕的緊迫感和使命感,推動“三高四新”戰略在長沙落地生根,好消息和大動作不斷。在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的征程中,“敢為人先”的長沙起步不凡,蹄疾而步穩。
長沙創新能力持續領跑
“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落實中央、省、市重大戰略使命所系,也是長沙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郭塨介紹,打造科技創新高地要從四個方面重點發力:一是創新型城市指標走在前列,二是核心技術攻關有影響,三是打造國家級重大創新平台、布局大科學裝置,四是全力推進科技人才高地建設。
提到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長沙的成績可圈可點。2019年和2020年,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連續兩年發布,長沙創新能力在72個國家創新型城市中穩居前八。
作為一個不沿邊不靠海的省會城市,長沙創新能力為何能持續領跑?
這從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構建的監測評價指標體系中可見端倪。在5個一級指標和40個二級指標中,長沙二級指標“國家級科技成果獎數”排名第2,支撐了一級指標“原始創新能力”排名第7﹔二級指標“高新技術企業營業收入與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之比”排名第1,支撐了一級指標“創新驅動力”排名第3。
數據可以佐証。“十三五”期間,長沙共獲國家科技獎74項,居全國前列。其中,2020年獲各類國家科技獎21項,佔全國7.4%、全省71%。高新技術企業從904家增長到4142家。高新技術產業中,先進制造與自動化、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與新醫藥四大產業成為千億級產業。
從全國來看,長沙的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並不高,但科研成果產出排名前列。深耕科技領域10多年的市科技局副局長宋新和分析:“這與創新平台的建設分不開,更與長沙人‘敢為人先’的精神分不開。”
目前,長沙擁有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湖南湘江新區、自貿區等國家級發展平台,各類科技創新研發平台總量也接近1500家。在長高校、科研院所和院士數量居全國前列,共有高校50多所、高校學生人數超70萬、獨立科研機構近100家、兩院院士(含外聘院士)60多名。
正因為高校和科研院所多,高端科研人才集聚,原始創新能力強,長沙與深圳、廣州、南京、杭州、武漢等15個城市被列為創新策源地城市。
三大國家級平台落地
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載體,夯實了科技創新高地的基礎。今年3月以來,長沙好消息不斷。
3月1日,作為國家戰略性項目,長沙大飛機產業及研發基地開工,將成為長沙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和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過程中立起的一座高峰。
“這是繼美國NASA之后,世界上第二大地面動力學試驗平台。對於中國大飛機的制造將產生重大影響。”中國工程院院士黃伯雲說。
3月24日,長沙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獲批,科技部復函指出,長沙市要發揮人工智能在促進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中的重要作用,示范帶動中部地區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長沙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這是長沙抓住了好機會,一定會助推經濟總量提升和高質量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機器人視覺感知與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王耀南說。
隨后幾天,科技部批復同意支持湖南建設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說,抓緊開展耐鹽鹼水稻品種培育及核心技術研究,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創新工程。
推進戰略性稀有金屬礦產資源高效開發與精深加工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申報創建工作﹔爭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等高校機構創新資源落地長沙……在長沙市科技創新高地的建設計劃中,這些工作被提上日程,正有序推進。
一季度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425%
推動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建設,需要樹立系統思維,整體推進。自去年底省委提出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后,全市科技戰線迅速響應,進行深入調研開展政策研究,快馬加鞭明確了路徑,各項新舉措紛紛出台。
《長沙市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2021年工作實施方案》,提出了今年的科技工作主要目標:全社會研發經費(R&D)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9%﹔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600家,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增速9%﹔實現技術合同成交額380億元。2021年一季度,科技型中小企業數備案1426家,同比增長91.4%﹔技術合同成交額24.71億元,同比增長425%。
《長沙市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圍繞9大核心建設目標,實施“強區”建設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新技術產業提質、科技創新人才集聚、創新創業生態優化5大行動17項措施。
《長沙市全力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2021年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成立長沙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加大各項創新能力評價指標調度,明確責任分工,將力爭實現創新型城市建設再進位。
長沙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三年行動計劃、長沙市“揭榜挂帥”重大科技項目管理辦法、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方案等正在緊鑼密鼓完善或征集意見中,將陸續推出。
藍圖已經繪就,奮進正當其時。未來三年,長沙將從建設科技創新平台和載體、進行核心技術攻關解決“卡脖子”問題、促進科技成果高效轉化、培育科技領軍團隊和人才、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等方面來形成長沙科技創新高地建設的重要支撐,疊加改革開放優勢,匯聚成長沙當好實施“三高四新”戰略領頭雁的強勁動力。(記者 徐運源 通訊員 朱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