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高速看湖南】城步苗鄉筑夢國家公園

2021年06月25日08:33  來源:華聲在線
 

總面積635.94平方公裡,是“南方丘陵山地帶”典型代表、國家重要動植物基因庫——

城步苗鄉筑夢國家公園

(6月13日,藍天白雲下的城步苗族自治縣南山國家公園白雲湖濕地景色壯美如畫。嚴欽龍 攝)

6月22日,記者駕車從邵陽市區出發,上滬昆高速,再轉洞新高速、武靖高速,2個多小時后到達城步苗族自治縣縣城。穿過縣城,跨過巫水河,便進入了峰巒疊嶂、郁郁蔥蔥的湖南南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

作為全國首批10個之一、我省唯一的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南山國家公園總面積635.94平方公裡,是我國生態安全戰略中“南方丘陵山地帶”的典型代表和國家重要的動植物基因庫。一路走去,記者感受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見証綠色生態為當地發展帶來的強勁動力。

生態優先,呵護“綠色明珠”

南山國家公園的白雲湖國家濕地公園吸引大批游客。“真美,不虛此行!”來自洞口縣的楊彬告訴記者,他早上6時30分出發,沿高速一路暢行,不到8時就抵達這裡,方便得很。

登上白雲湖觀景台,湖光山色盡收眼底。清澈的湖水中點綴著一座座島嶼,岸上山巒起伏、綠海翻騰。

“原來湖邊一帶都是餐飲店,湖裡也停了不少營運船隻。現在湖邊餐飲店都關停了,船隻全部上了岸,我家的農家樂也不辦了。政府要保護生態,我們都支持。”儒林鎮白雲湖村村民王仕宏說。

2016年,白雲湖國家濕地公園與南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金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江峽谷國家森林公園和部分具有保護價值的區域,整合為南山國家公園。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堅持生態保護優先,著力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堅持嚴格保護,精心呵護這顆湘桂邊界的“綠色明珠”。

在南山國家公園,先后實施產業退出、生態搬遷、封禁管理、生態修復等,並利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搭建智慧管理平台,足不出戶對公園可視、可控、可管。

目前,白雲湖水庫水質從劣Ⅴ類躍升為Ⅰ類。整個公園試點區內,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植物群落野生種類由原來760種增至1297種,脊椎動物由原來193種增至294種,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植物數量逐年增加。

綠色發展,青山變成金山

生態環境改善,南山國家公園這張“綠色名片”越來越亮眼。依靠便捷的高速公路,當地居民走綠色發展之路,發家致富。

6月22日,在長安營鎮大寨社區,記者見到一批來自湘潭、岳陽等地的游客。他們驅車來到這裡,零距離接觸國家公園,體驗侗族風情。

大寨社區位於南山腳下。得益於南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該社區探索發展旅游觀光與民俗文化融為一體的鄉村旅游,去年實現旅游總收入60萬元,居民人均增收1200余元。

“現在進山方便,游客越來越多。我在家裡賣點農特產品,去年賺了3萬多元。”大寨社區居民吳權軍說。

2017年,武靖高速通到城步縣城。借助高速公路,城步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堅持保護優先,發展生態觀光、農耕體驗等多種類型鄉村旅游,已創建大寨、蓬灜、金興等鄉村旅游景點,培育旅游扶貧示范村4個,建立星級鄉村旅游示范區(點)15個,生態文化旅游持續升溫,去年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2.56億元。

綠水青山成了金山銀山,村民“錢袋子”鼓起來了。城步鄉村旅游輻射帶動貧困戶2000余戶8000余人脫貧,被評為全省旅游扶貧示范縣。

去年12月26日,城(步)龍(勝)高速公路(城步段)開工建設。這條高速公路將穿越南山國家公園,直達廣西。“城龍高速將是一條生態路和致富路,有利於南山國家公園建設和管理,有利於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蘇海說。(記者 鄭丹枚 通訊員 陽望春)

(責編:李淑靜、彭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