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在北京落成並正式開館,首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同時開幕。2600余幅圖片、3500多件(套)文物實物,將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的不懈奮斗史、不怕犧牲史、理論探索史、為民造福史、自身建設史濃縮定格。
踏入這座新建成的紅色地標,參觀這些承載百年黨史的圖片、文物實物,你會發現,其中有不少載入史冊的長沙印記,更有不少熠熠生輝的湖南元素。
長沙故事
“農村包圍城市”的光輝起點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的首展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設計了“建立中國共產黨 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行改革開放 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4個部分。
“毛澤東,湖南湘潭人,長沙代表﹔何叔衡,湖南寧鄉人,長沙代表。”中共一大無疑是此次展覽中重要內容之一,牆上展示著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人員名單及照片。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一座典型的石庫門建筑內開幕。毛澤東、何叔衡代表長沙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參加大會,參與並見証了這“開天辟地”的歷史時刻。
展廳裡不但復原了石庫門建筑牆體模樣及中共一大召開時的場景,還通過展覽布局的巧妙設計拉近了“石庫門”與“紅船”的時空距離。參觀者推開“石庫門”,眼前便出現了嘉興南湖上的“紅船”,帶領觀眾回到百年前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時刻。
參觀者們來到秋收起義的展覽內容前時,人民軍隊第一面軍旗——“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旗幟赫然映入眼帘,下方就是秋收起義會師舊址瀏陽文家市裡仁學校的照片,旁邊還擺放著秋收起義部隊用過的手槍、鳥銃等。
1927年,以毛澤東為書記的中共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領導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發動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並在圖片中的裡仁學校召開前敵委員會,決定放棄攻打長沙,向敵人統治薄弱的農村進軍,由此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正確之路,這也成為了革命道路上的一個光輝起點。
長沙人物
“斷腸明志”油畫讓參觀者深受觸動
“向雷鋒同志學習。”毛澤東題寫的這句話,中國幾代人都耳熟能詳,這句話同樣出現在此次展覽之中,展廳裡還專門擺放著雷鋒的雕塑。
1940年,雷鋒出生於長沙的一戶貧苦農民家庭,后來成為全國人民熟知的共產主義戰士。就在雷鋒雕塑旁,還展示著周恩來的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斗志。”如今,雷鋒精神仍然影響著一代代中國人。
“長沙籍紅軍將領陳樹湘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會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砥礪奮進。”在參觀關於長征的內容時,參觀者劉女士對一幅描繪陳樹湘“斷腸明志”的油畫印象極為深刻。
這幅油畫背后,是一個壯烈的革命故事。在關系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湘江戰役中,為阻擊敵人,紅34師在師長陳樹湘率領下浴血苦戰,幾乎全部戰死沙場,陳樹湘也因傷重不幸被俘。陳樹湘寧死不肯讓敵人陰謀得逞,趁敵不備用手從自己腹部傷口處絞斷了腸子,壯烈犧牲,年僅29歲。
參觀者在油畫前駐足,因這名共產黨員、紅軍將領“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后一滴血”的視死如歸壯舉而深受觸動。
湖南元素
十八洞村被“搬”入
除了長沙的紅色故事、紅色人物,展覽之中還有不少熠熠生輝的湖南元素。比如,郴州沙洲村“半條被子”的故事讓人真切地感受到軍民魚水情深,也更讓人懂得,“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這句話中蘊含著群眾對中國共產黨深深的認同感。
展覽館中,開國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依然鮮紅,和五星紅旗一同展出的還有毛澤東出席開國大典時穿過的衣服、典禮上使用的話筒、中央人民政府木牌等。伴隨著開國大典錄像的循環播放,毛澤東濃濃的“湘音”,讓參觀者再次感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激動與自豪。
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中國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發展也在各類資料、實物之中呈現出來。比如,一張藍天碧水的長沙橘子洲航拍照片,展現著中部地區對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推進與成效。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也被“搬”進了展廳,以1:50比例還原的模型,被屏幕營造的青山綠水所環繞。在十八洞村,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精准扶貧”,從此,中國脫貧攻堅的航船進入“精准扶貧”新時代。
據悉,為了豐富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湖南黨史陳列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湖南省博物館、長沙博物館等省內20余家博物館、紀念館紛紛拿出“看家寶貝”,湖南各地共選送了70余件(套)文物參加此次展覽,更充分地展現著百年征程中湖南的擔當與奉獻。
一場展覽鐫刻下革命精神的鮮明標識,串聯起百年大黨的光輝足跡。
有參觀者觀展之后在留言本上寫道:“中國共產黨這一百年,確實很不容易,是一個奮斗的歷史。我們作為黨員很有共情。要繼承和發揚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奮斗!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記者 聶映榮 實習生 沈姣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