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公安深入踐行“做雷鋒精神傳人,當人民滿意警察”

2021年06月29日09:12  來源:長沙晚報
 
原標題: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望城公安舉行集體宣誓。圖片均由望城公安分局提供

望城公安舉行集體宣誓。圖片均由望城公安分局提供

  望城公安進行集中退贓活動。

望城公安進行集中退贓活動。

攢了一輩子的5.5萬元錢被盜,3天時間就追回來了。在望城區喬口鎮,8旬老人劉爹爹走進派出所,直夸民警:破案真快!“現在街上每天有警察巡邏,有他們在,我感覺很安全。”劉爹爹說。

這是許多望城居民共同的感受。近年來,望城區平安建設持續發力,在社會公眾安全感與隊伍滿意度測評中,均排名前列。

守護好望城這片好人故裡,讓平安之根愈扎愈深,讓群眾滿意度越來越高。這是望城公安為警一方的使命。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主動適應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新期待。”望城區副區長、公安分局局長凌澤民說。

自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開展以來,望城公安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聽民聲,解難題,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期待,推出了“溫暖愛民”系列舉措數十項“我為群眾辦實事”事項,將各項實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有力提升了轄區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讓群眾安心——打造“治安高地”解群眾之愁

6月16日,望城公安舉行“我為群眾辦實事”集中退贓挽損活動,為50余名受害群眾返還價值46萬余元的涉案財物,群眾拿回被盜財物喜笑顏開,將一面面鮮紅錦旗送到民警手中。“沒想到那麼快就破案了。”喬口鎮居民楊先生說。6月5日17時許,楊先生因一時疏忽沒關車門,車上1萬元現金被盜。接到報警后,喬口派出所副所長梁鐵柱立即帶領民輔警進行勘查和走訪,僅僅用了兩個小時,就將躲在湛水村一橋下的嫌疑人抓獲,成功追回1萬元現金。

平安,是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基本要求。望城公安始終以“守護雷鋒故裡平安,服務一方百姓”為己任。

針對群眾痛恨的侵財犯罪,望城警方長期堅持“破小案,保民生”的工作理念,提高了小案偵破率,並實現良性循環。通過努力打創“治安高地、平安綠洲”,發案越來越少了,治安環境越來越好了,人民群眾紛紛反映生產和生活更安心了。

為織密平安防控網,望城公安嚴格落實“大巡防、大管控、大整治”三大舉措,破解維護平安的種種雜症。

6月15日,望城公安分局為期20天的“平安一號”行動拉開序幕。由凌澤民帶隊,各個警種深入轄區,用步巡、車巡和武裝巡邏編織網格,以點、線、面結合方式,全域打造巡邏防控網。

警燈閃爍在大街小巷,也閃爍在護學路上。在全區306個護學崗上,每天都有500余名民輔警在堅守,為了8.6萬名學生的安全,他們一年要巡邏值守1000余小時。

讓群眾放心——“反詐宣講團”解群眾之盼

為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今年以來,望城警方積極通過民心宣講解群眾之盼,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爭分奪秒與騙子展開較量,對正被網絡詐騙的受害人發出預警,勸阻攔截受害人轉賬匯款,遏制了案件高發態勢。

4月21日16時許,望城反詐中心接到預警,高塘嶺街道居民楊女士正遭遇網絡貸款詐騙。反詐中心工作人員肖卓第一時間用反詐騙專用號碼0731-96110撥通了楊女士的電話。

原來,楊女士正在咨詢一網絡貸款平台,並提供了自己的個人信息和聯系方式,准備申請貸款8萬元。在肖卓的勸阻下,楊女士才知道自己遇到騙子。事后,楊女士心有余悸地說:“還好有民警提醒,不然我的錢可能就打水漂了。”

預警勸阻是攔截挽損、壓控發案的最有效途徑之一。今年以來,望城反詐中心開展預警勸阻3120余條,全力守護了轄區群眾的財產安全。

全民動員,全民反詐!今年5月10日,望城區召開部署會,決定在2021年5月至8月開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集中百日宣傳活動。為有效增強轄區群眾對詐騙的防范意識,開展精准宣傳,望城公安分局推出反電詐“十項舉措”,成立“反詐宣講團”,走進校園、企業、社區進行精准宣傳。

“這堂反詐課太有用了,你說的這些被騙方法我基本上都碰到過,以前我還是懵的,現在終於明白為什麼我們容易被騙了……”一位企業人員在聽了“反詐宣講團”課后說道。

除此之外,望城公安還積極開展交通安全、禁毒知識、消防知識、法律政策宣傳,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

讓群眾舒心——盤活停車資源解群眾之難

“以前去一些機關辦事,半天都找不到一個車位,這裡有群眾辦事專用車位,停車很方便。”在望城公安分局辦事的易女士感慨說。

原來,為了解決前來望城公安分局辦事群眾停車難的問題,望城警方在機關大院推出10個“群眾辦事專用車位”。在上班時間,這些車位僅供辦事群眾使用。

停車難是城市發展普遍面臨的問題。為解決難題,望城交警大隊按照“應排盡排,能設盡設”的原則增設停車位,最大限度地滿足停車需求。今年以來,交警大隊對轄區主、次干道路內停車位進行優化,共合理設置8848個停車位。

民有所呼,警有所動。“群眾反映哪裡停車問題最突出,我們就重點整治哪裡。”望城交警大隊相關負責人說。在前期摸排中群眾反映突出的交通違停重點區域,分別是文源中路和電子街,交警大隊便將其確定為兩年行動的治理重點。“在這兩個區域,我們通過新建、改建方式科學增加21個路內停車位,開放了177個公共停車位。”

另外,望城交警大隊堅持向科技借力,打破對“人海戰術”的依賴,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深度應用,在全區11處違停電警抓拍基礎上,自籌150余萬元在8處亂停現象突出路段安裝電子抓拍設備,有效改變無序停車現狀。為滿足小區業主夜間停車需要,交警大隊在晚10時至早7時對小區周邊不影響交通通行的車輛不予處罰,通過暖心利民措施,讓群眾養成自覺規范停車的好習慣。

讓群眾暖心——愛心預約解群眾之急

今年5月底,家住高塘嶺街道的高三學生小曾忙著准備考試,卻忘了自己的身份証6月7日到期,眼看高考即將來臨,一家人急得團團轉。5月30日,一家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打電話向望城公安分局人境大隊求助。窗口民警立即聯系市公安局開通“綠色通道”,為小曾加急辦理。“太感謝你們啦,為我們解決了燃眉之急!”小曾家人領取了新身份証后說。

其實,這是望城公安“溫馨護航”高考學子的其中一項舉措。望城公安分局人境大隊副大隊長肖湘介紹,隻要是三考(高考、中考、學考)學子,因緊急情況需要加急辦理身份証,都可以開辟“綠色通道”。

為進一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解決部分群眾工作日辦証不便的問題,人境大隊自6月起,實行休息日“愛心預約”制,群眾若因上班、上學等原因無法在工作日來辦理二代身份証,可提前撥打大隊身份証窗口預約電話,節假日按照預約時間前來大廳辦理即可。

“休息日也可以辦証,這對我們學生來說真的是太方便了。”高塘嶺的小李二代身份証丟失,因上學無法在工作日補辦,於是預約周末辦理,6月12日,小李來到大廳順利辦理了証件,滿意而歸。

除此之外,人境大隊還在雷鋒政務超市安裝了一台身份証自助照相受理一體機,實現“24小時辦証不打烊”。針對行動不便、精神疾病等特殊人員,望城公安還推出了上門辦証服務。

主動上門有時還有“意外收獲”。去年,民警在上門過程中發現轄區一名聾啞人沒有身份信息,后經過人境大隊、刑偵大隊、茶亭派出所民警的持續努力,今年端午節,這名和家人離散21年的聾啞人終於成功和家人團圓。(鄧艷紅 胡凌志 覃亞林)

(責編:唐李晗、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