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兒童賦能為鄉村蓄力 瀏陽沙市鎮鄉村振興教育先行

人民網長沙9月13日電 近日來,瀏陽市沙市鎮創新方式方法,凝聚鄉賢力量,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運用最新的理念和模式破解鄉村教育難題,促進鄉風文明,推動鄉村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駐村工作隊開辦美術公益課堂,用藝術點亮孩童夢想
“村民朋友們,桃源村鄉村振興工作隊第一期美術公益課堂在村部正式開班!”9月11日,沙市鎮桃源村鄉村振興工作隊公益美術課堂啟動儀式在該村老村部會議室拉開帷幕,湖南省教科院、湖南省美術館、長沙教育學院、瀏陽市鄉村振興局、沙市鎮政府相關負責人,長沙市中小學美術骨干教師,桃源村部分學生家長共計70余人參與了此次活動。
沙市鎮桃源村面積34.5平方公裡,人口僅1800余人,村上沒有一所學校,孩子上學要到相鄰的赤馬集鎮,教育資源嚴重匱乏。2021年,桃源村被納入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由長沙教育學院、瀏陽市發改局作為聯點單位。
作為沙市鎮桃源村新一任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劉楨,在今年5月份“接棒”駐村任務后,有著資深美術教師經歷的他,就萌發了要利用自己的美術特長繪畫出“最美桃源”的想法。前不久,他充分利用自身美術資源優勢,成功邀請到湖南省、長沙市美術界專家、教師前來桃源村為村民和孩子們免費授課。湖南省美術館還為活動捐贈了價值2萬余元的美術物資。
“美術公益課堂是我村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的一項重要便民舉措,更是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這種以藝術之名、以教學之力,讓城市專家教師走進鄉村,了解學習當地的民俗文化,與當地的村民和孩子進行藝術互動和藝術創造的活動,對鄉村教育和文化傳承有著重要意義。”桃源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辜強說。
活動的開展,不僅培養了學生、村民的美術興趣,涵養了文明鄉風,還為這些偏遠地區的鄉民尤其青少年埋下了“美”的種子,有了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后期,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公益課堂還將增加音樂、表演、演講與口才等課程。
愛心企業家回鄉開展捐資助學,情暖鄉村師生心
9月10日,正值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湖南友誼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海岸和公司團隊到沙市鎮敦睦村敦睦小學開展捐資助學活動。回到家鄉,張海岸給孩子們帶來關愛和鼓勵,給老師們帶來節日問候。
敦睦小學建校至今已有70余載,近幾年來,在上級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湖南友誼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的愛心幫助下,學校各方面條件不斷改善,教學質量也逐步提升。截至去年年末,該公司為學校捐資捐物14余萬元。今年公司又捐資5萬元,用於獎勵學校優秀教職工和學生。
“感謝各位每年不辭辛苦來到敦睦村,還給我們帶來許多禮物,非常感謝他們的幫助,我們一定更加努力地學習,將來以優異的成績回報家鄉,回饋社會。”敦睦小學優秀學生代表龍珍妮在台上激動地說。
近年來,沙市鎮通過招商引資、校地合作、基地建設、公益幫扶等多方式提升鄉村教育質量,成立“一村一品”村級教育品牌,多次開展各類文化和技術培訓,進一步助力鎮村學校提升辦學品質,為兒童賦能,為鄉村蓄力,為繁榮鄉村文化、涵養村民“精氣神”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李純慧 石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