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金融

建行湖南省分行:以新金融之筆書寫為民答卷

2022年01月02日21:07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建行通過“裕農學堂”為農戶們培訓。企業供圖
建行通過“裕農學堂”為農戶們培訓。企業供圖

人民網長沙1月2日電 建行湖南省分行立足瀟湘紅色熱土,以支持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2021年新增貸款830多億元,累計投放貸款近5000億元,發放涉農貸款1370億元,創歷史新高,以實實在在的成效讓群眾分享高質量發展成果,共享高品質的幸福生活。

新生態 “裕農活水”助力鄉村振興

“在家門口就能交社保,這是以前做夢也想不到的。”魚市鎮晏家村的老村支書說。

這個距湖南省新晃縣城25公裡的村落,離最近的銀行網點約20公裡,曾經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金融鴻溝”。不過,隨著湖南建行將普惠服務點開設到了村部,村民們不用再走一兩個小時去鎮裡,在家門口的“裕農通-金湘通”服務點,用二維碼掃碼就能辦理交電費、交養老保險等各種業務。

像這樣下沉到村一級的“裕農通-金湘通”服務點,實現了對湖南省14個地州市、87個縣、24099個行政村全覆蓋,可為村民提供19項金融服務和智慧政務、民生繳費等多種非金融服務,還支持受理他行銀行卡辦理業務。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建行湖南分行積極拓展“裕農通-金湘通”服務點的民生服務場景,提供了社保醫保、電費、水費、話費、黨費、交通罰沒等高頻民生繳費服務,並率先在服務點實現數字人民幣支付電費、水費繳費,打造村級便民服務中心。

“湖南是農業大省,建行湖南分行生於斯長於斯,理應在鄉村振興的時代大潮中發揮更大作用。我們通過線上線下疊加,形成平台互連、場景互嵌、數據互通、拓客互助的閉環,一體化服務政府、企業、個人的完整服務生態,為農村探索新的金融供給,為鄉村建設闖出金融新路!”建行湖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文愛華表示。

新平台 “智慧政務”搭建數字橋梁

“過去開辦企業要經歷注冊登記、發票申領、印章刻制、社保登記、銀行預約開戶5個環節,交35份材料,全部辦完少則1周、多則1個月,現在隻需在小程序裡提交材料就可申請辦理。”一位剛辦理好注冊登記的企業負責人興奮地說。由建行湖南分行承建的智慧政務移動端自2021年4月份推廣以來,深受三湘群眾喜愛。

從“群眾跑”到“數據跑”,從“來回多次跑”到“一次都不跑”,受湖南省委省政府委托,建行主動承擔國有大行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充分利用自身的金融資源和科技優勢,獨家承建的“一件事一次辦”微信小程序以及“新湘事成”APP,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涵蓋企業、公民“全生命周期”事項體系,集成46個省直部門、14個市州1849項服務,上線公安、稅務、民政、衛健等領域100項高頻服務,提供全省城鄉居民社保、靈活就業保險、水電燃氣等共13類、200項繳費服務,聚焦“好用”目標,打破傳統辦事的條條框框,標准化對接政務服務事項,做到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減跑動次數,實現“預約可辦”“指尖可辦”。僅半年多時間新增注冊用戶超1182萬戶,企業群眾累計訪問1.98億次,累計辦理服務4246萬次﹔統一支付平台累計交易1321萬筆,交易金額達57億元,成為全國一流的智慧政務平台,獲得湖南省委省政府、省政務局、省政務服務中心的高度評價。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以智慧政務構建平台生態,湖南建行充分考慮老年人、大學生、農民工等特殊群體的權益和需求,針對各類客群特點打造綜合化的服務方案,在助力打造省級智慧政務體系中,將政務平台與行內近20類金融服務場景打通,打造醫院挂號繳費、養老機構資金監管等特色場景,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此外,該行重視探索政務數據創新應用,聯合政府開發“惠企貸”等普惠金融信貸產品,作為金融扶持中小企業、助力營商環境提升的重要舉措,通過科技手段賦能於政府,賦能於社會,賦能於民眾。

新理念 “住房租賃”回歸安居本質

紅色瀟湘,勝景無邊。湖南建行堅決貫徹落實國家“房住不炒”“租購並舉”等一系列戰略部署,持續打造住房金融新生態,把“以人民為中心”的新金融理念融入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行動中,讓安居更樂居。

在全國首批16個試點城市中,湖南建行成功搭建並率先上線具有中央財政獎補功能在內的住房租賃監管服務特色平台,作為長沙政府唯一官方平台推進試點,為全市1790家機構、5.3萬筆住房租賃交易提供備案服務﹔為278個試點項目提供了20億元中央財政獎補資金全流程服務﹔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6.7萬套,助力長沙成為全國16個住房租賃試點城市中政策體系最健全的城市之一。

住得安心、住得舒心,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湖南建行在解決產業園區、城市發展重點片區各類人才長租公寓供應問題上發力,提供超20億元信貸資金支持長沙市各產業園區長租房源籌集和提質,向長沙地區的省、市重點建設項目投放貸款127億元。據悉,該行在人才總量超過20萬的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通過“盤活+新建+融資”一體化服務方案,成功將5個保障房小區3500套富余房源改造成為人才公寓,讓閑置房源和土地“活起來”,為園區“筑巢引鳳”。

2021年3月,湖南省住建廳及長沙市住建局委托該行開發的新房交易“一網通辦”服務平台正式運行,開啟了 “一站式”“掌上辦”新模式,不僅新房網簽合同全過程電子網辦,還依托該行終端實現購房款、物業維修資金和契稅一站式繳交。目前,該平台交易近30萬筆,為600億房屋交易資金提供了安全便捷的結算服務,讓數據去跑路,讓群眾少跑路,深受群眾喜愛。

新產品 “精准滴灌”助力小微企業

小微企業經常面臨著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的困境。在探索如何破解這三大“硬骨頭”問題上,湖南建行打出了一套“組合拳”:瀟湘惠企貸、商戶雲貸、“金湘通”業主快貸、湘葉雲貸、善新貸等創新產品相繼推出﹔從“五化三一”全流程在線融資模式的打造,到“標准化、集約化、一站式”的長沙地區普惠中心的設立,全面滿足小微企業“短、頻、急”的融資需求。

“夏經理,150萬‘善新貸’資金到賬了,利率低還可以靈活支用。” 2021年10月14日,湖南如虹制藥有限公司成為了該行岳陽市分行首筆“善新貸”的受益者,“我們公司今年進入湖南省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擁有8項專利。這筆科創專項貸款真是及時雨,增加了我們對科技創新和公司成長的信心! ”公司主要負責人夏釗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湖南建行加強內外部數據資源的整合和應用,形成普惠金融推進合力,截至2021年12月末,該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超795億元,較年初新增超188億,惠及9.5萬戶小微企業,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沒想到會這麼快!”2021年5月,湖南某文化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魯總冒雨來到建行長沙地區普惠金融服務中心,送上了一面“廉潔高效、普惠為民”的錦旗。原來,公司急需一筆資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找到了建行欲申請一筆抵押貸款。原以為至少要半個月,沒想到不到兩個工作日就完成了貸款申請到支用的全流程。

“以前客戶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要在銀行和不動產登記中心來回跑,耗時耗力,一筆抵押貸款從申請到放款至少需要10個工作日。”該行長沙普惠金融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現在,企業帶上所需資料直接來中心即可實現合同面簽、抵押登記等“一站式”服務,“在服務中心,一筆抵押快貸從申請到發放隻要不到4個工作日。”從10到4的“常態”不僅是銀政數據的互通,還來自“標准化服務、集約化處理、流水線作業”的全流程要求,有效解決融資慢問題。

成立於1998年的郴州市東塘電氣設備有限公司,依靠建行為其投放的多筆貸款,充分享受到了建行減費讓利的優惠政策,如今已發展成為湖南省的“高新技術企業”、“小巨人”計劃企業及“中國電力行業AAA級信用企業”。

近年,湖南建行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累計下降超150個BPS,解決小微企業融資貴問題。新冠疫情常態化后,該行為6393筆38.45億元貸款提供了延期服務﹔為9237戶82.89億元貸款辦理無還本續貸,免去了小微企業的后顧之憂,共渡疫情難關。

新科技 “建行智慧”點亮美好生活

“今年是個豐收年,好日子要來了!”望著挂滿枝頭的蜜桔,湖南省懷化市蘆荻坪村果農張大爺高興地說。今年靠著建行15萬元“果業貸”,老張家果園一派豐收景象,遠在岔頭鄉杉木田村的親戚楊凱也在建行20萬元“裕農福湘貸”扶持下,承包上百畝稻田。可面對豐產豐收,一家人卻為銷路發了愁。

學史力行,實干為民。湖南建行與新型互聯網企業建立合作機制,在建總行“善融商務”網購平台上搭建“裕農優品”專區,幫助農產品出村、出山、進城。同時在“金湘通•裕農通”服務點開辦“裕農學堂”直播間,專門聘請金牌導師和鄉村網紅進行直播帶貨,實現全省51個貧困縣全覆蓋, 上架扶貧商品近萬款,完成扶貧興農交易7.6億元,開辟了農產品走出大山的新渠道。

針對老年人、視障等特殊群體看不見、聽不清的問題,該行加強手機銀行“大字版”“智能語音”等專項信息無障礙服務的推廣,通過“建行湖南”微信公眾號推出3期相關專題,幫助老年人緊跟數字化金融時代“不掉隊”。

“沒想到通過建行的平台參加了中非經貿博覽會,讓我與非洲客商線上洽談,預計提升了5%的營業額!” 邵陽陽光發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永祥興奮地說道。

在第二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上,湖南建行與省商務廳共建了“湘企出海+”綜合服務平台,聚焦湖南特色優勢產品,進行“數字會展”“雲洽談”,為來自非洲和全國各地100余家企業搭建雲端合作橋梁,達成跨境合作意向金額3500余萬美元,解決了疫情期間企業拓展市場的難點問題。(趙李 王承)

(責編:李淑靜、唐李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