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本網專稿

湖南邵陽市雙清區:不負春光好 春耕備耕忙

劉賓
2022年03月09日10:05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春光無限好,農時貴如金。

萬物復蘇的時節,三湘大地一片繁忙景象:蔬菜大棚裡,剛移栽不久的秧苗在水的滋潤下,把根系扎進泥土深處,伸直了“腰杆”,蹭蹭往上長﹔阡陌良田中,高標准農田建設如火如荼,加速推進﹔農資企業的生產車間內,生產線高速運轉,為農民開展春耕備耕提供充足的農資供應……

地處湘中的邵陽市,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入春以來,該市扎實抓好春耕備耕工作。育種育苗、翻耕土地、籌備農資、檢修農機具……廣袤的田野上,農民用辛勤的勞作播撒希望,為一年的豐產豐收忙碌著。

“勤”字當頭,不負春光搶農時

郭厚龍在連棟智能溫室大棚內使用微耕機耕地。人民網劉賓攝

陽春三月,氣溫回升。湖南邵陽市雙清區渡頭橋鎮新渡村,一個個溫室大棚錯落有致地連成片,在陽光照射下,蔚為壯觀。彎腰走進棚內,一壟壟綠油油的蔬菜苗映入眼帘,分外喜人。

“今年種的蔬菜有7、8個品種,有辣椒、南瓜、絲瓜等。”正在棚內忙著補種南瓜秧苗的58歲村民姚珍虎說,目前,他種了15畝蔬菜,有40個溫室大棚,從育苗、移栽、日常管護再到銷售,全靠自己和妻子兩個人打理。

從事蔬菜種植業已經12年的姚珍虎,不僅種植技術精湛,且吃苦耐勞,是遠近知名的“種菜能手”。為了做好今年的春耕備耕,他提前育了2萬多株蔬菜苗。不料,春節后的一場大雪,導致秧苗損失近半。

“擱往年,3月初就差不多得完成移栽了。今年受雪災影響,延后了一段時間。” 姚珍虎坦言,盡管遭受了一定損失,但他並不氣餒,大雪之后,搶抓時令,重新補育了1萬多株秧苗。眼下,這些新秧苗即將破土而出。

“農時不等人,早春蔬菜市場行情好,更得搶早。現在,栽種的早春茄子已經結蕾,就要開花了,每斤能賣到8塊多,是后上市茄子的2、3倍。”提到蔬菜種植經驗,姚珍虎滔滔不絕,干勁十足。

正午時分,陽光照射下,棚內氣溫漸升,人站在裡面,頓覺濕熱難耐,但姚珍虎毫不在意,他弓下身子,仔細查看著每一株秧苗的長勢,汗水從額頭順著臉頰流下,落入泥土之中。

去年,在他和妻子的辛勤耕耘下,每個蔬菜大棚有5000元左右的淨利潤,全家年收入近20萬元。 目前,雙清區蔬菜種植面積超過1.2萬畝,大棚蔬菜成為當地的特色優勢產業之一。

科技助力,智慧農業“顯身手”

邵陽市雙清區高標准農田旁的機耕道和灌排水渠。周志斌攝

伴著盎然春意,走在窄窄的田埂上,空氣中,扑面而來的是泥土的芬芳。

當新渡村的姚珍虎忙著補種秧苗時,在距離他不遠處的兩塘村,天宇現代農業基地的負責人郭厚龍也在溫室大棚裡忙個不停。

與傳統的溫室大棚不同,作為當地“新型職業農民”的代表,42歲的郭厚龍建成的兩個連棟溫室大棚,能夠實現智能化控制,更具“科技范”。

“咔塔”一聲,按下電啟動按鈕,他手中一台柴油微耕機便“嗡嗡嗡”運轉起來。這是今年他專門為春耕備耕新添置的設備之一。

“別看它個頭小,實用性很強,能把田裡的塊狀有機肥和遺留的菜根打碎,改善土質,讓土壤更肥沃。除了耕地,還能用於起壟,高效又方便。” 郭厚龍一邊操作設備,一邊介紹說:“單個連棟大棚佔地約5畝,場地更開闊,可以輕鬆實現機械化耕作。

連棟溫室大棚的土地利用率也更高。據了解,傳統溫室大棚需要修建一條寬約1.2米的水渠,導致其土地利用率僅有70%左右。而連棟溫室大棚內建有自動灌溉噴淋系統,無需再挖溝建渠,土地利用率可達100%。

“這套噴淋系統能夠實現智能化遠程控制。”郭厚龍指著大棚裡的一個個圓形噴頭說:“打開手機APP,輕點手指,就能精准地調節大棚內的濕度和溫度。還能把肥料溶在水中,實現‘水肥一體化’,更好地滿足不同種類的瓜果蔬菜對肥料的攝入需求。”

此外,連棟溫室大棚還配套建有電動遮陽帘、防虫網等設施,在種植過程中,做到不使用除草劑和農藥,從而生產出綠色無公害的有機蔬菜。

眼下,郭厚龍大棚裡的早春小白菜已經上市,“每斤6塊多,銷售旺得很!”今年,在農業專家的指導下,他還打算探索經營“家庭農庄”,發展觀光農業。

“再過幾年,我要把傳統的蔬菜大棚,全部升級為能夠進行智能化控制的連棟大棚,用科技改變農業,讓種田不再‘面朝黃土背朝天’。”這位“新型職業農民”信心滿滿地說道。

農田“升級”,渠通路暢孕豐年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地處湖南中部丘陵山區的邵陽市雙清區,耕地面積有限,且成塊狀分布,缺少機械化耕作的條件。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資源,深挖糧食生產潛力?抓好高標准農田建設是關鍵。

運送石料、攪拌水泥……在機器的轟鳴聲中,雙清區姚喆村高標准農田建設現場,一支10多人的施工隊伍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漿砌石擋牆施工。隻見新修的灌排水渠與一條長約700米的機耕道,在稻田之間穿過,延伸向遠方。

“3月底建成后,今年種植中、晚稻就能用得上。到時候,各類農機設備可以直接開到田間地頭,日常灌溉、排水也不再犯難,能輻射周邊400多畝耕地!”雙清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譚紅龍介紹道。

受丘陵地形制約,過去,這一片耕地呈“碎片化”分布,農機具運不進來,水稻種植從插秧到收割,全靠村民肩挑手扛。基礎設施跟不上,遇到大的旱澇災害,也束手無策,收成難以得到保障。

“地不好種,有的村民選擇外出打工,有的則在田裡挖池塘養魚。無法機械化耕種,流轉起來也困難。看著耕地撂荒,大家心裡也發慌。”譚紅龍說。

從2015年開始,雙清區啟動了高標准農田建設試點。這幾年,通過大力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一條條灌排水渠和機耕道修建而成,一塊塊普通農田“升級”為良田,讓規模化水稻種植在丘陵山區得以逐步實現,進一步推動了農業生產提質增效,不僅農民種地的積極性提高了,此前土地流轉難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在山區的普通農田種植水稻,畝產隻有800到1000斤。而高標准農田種植的水稻,畝產可達1200多斤。”種糧大戶趙芳說。今年48歲的他,在雙清區金銀村和姚喆村兩個村,一共流轉了2600多畝土地,全部種植雙季稻。他還斥資200多萬元,購置了育秧機、插秧機、收割機等全套農用設備,實現了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

目前,雙清區已建成高標准農田3萬余畝。 “下一步,將繼續加快高標准農田建設以及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掃尾工作,並動員種糧大戶積極進行土地流轉,充分利用現有可耕地,實現雙季稻種植‘應種盡種、宜種盡種’,做到‘不荒一塊地、不閑一片田。’”雙清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責編:李淑靜、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