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市州縣域

湖南湘陰:“四亮”活動激活鄉村振興“紅色引擎”

2022年04月06日20:48 | 來源:  
小字號

圖為湘陰藠頭生態輪作示范基地上,藠農們正在田間勞作。單位供圖
圖為湘陰藠頭生態輪作示范基地上,藠農們正在田間勞作。單位供圖

“我是黨員我帶頭!”連日來,湖南省湘陰縣靜河鎮針對當前嚴峻復雜的疫情形勢,組建10支黨員先鋒隊全力開展“掃樓敲門”、執勤值班、監測預警等防疫工作。同時組織140名黨員下沉47個網格,通過“五包一”模式,讓黨員包片、包戶、包人。

“這還只是全縣廣大黨員以實干展擔當的一個縮影。”湘陰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徐春光介紹,湘陰當前正以“四亮”主題活動為抓手,組織全縣各級黨組織以“清單”促“踐諾”,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優勢,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發展優勢和強勁動力,激活鄉村振興“紅色引擎”。

黨支部亮旗幟,樹“紅色標杆”

“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近年來,湘陰縣按照“黨建引、部門助、村企聯、結對幫”模式,統籌企業和農村兩個主體,組織動員黨建強、發展強的企業黨組織結對幫扶村級黨組織,探索建立聯合黨組織。通過“一企幫一村”“多企幫一村”“一企幫多村”,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安上“助推器”。今年3月份,在縣委兩新工委的牽線搭橋下,國家級龍頭企業湖南海日食品黨支部與三塘鎮等5個鄉鎮、3個村集體經濟組織、21個合作社組織(家庭農場)簽訂訂單,力爭通過村企共建,5年內所有村集體年收入超10萬元目標。

為錘煉一支過硬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該縣還將實行選拔、培育、考核、管理“四位一體”鏈式管理機制,組織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崗位練兵、擂台比武”,錘煉基層“主心骨”。

組織生活亮規矩,聚“紅色力量”

“如何進一步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如何深化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和強化精准幫扶的成色?如何有效確保糧食安全的底線?”……在各鄉鎮“干部夜校”的課堂上,“鄉村振興”是鄉鎮干部們時時挂在口頭、放在心上的課題,高標准的組織生活為鄉村振興充電蓄能。

為提質增效完成重點任務,湘陰縣印發了《鄉鎮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重點任務清單》《湘陰縣“巴陵先鋒十項行動”任務清單》《湘陰縣“五到五促”任務清單》,建立和完善基層黨建工作“四制”,即月清單制、日常督導制、半年度核查制和年度綜合考評制,堅持日常管理與年度考核相結合,年度綜合考核結果作為鄉村黨組織評先評優、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

黨員示范亮身份,展“紅色擔當”

教育系統1700余名黨員教師分別組建志願服務隊、防疫宣傳隊,在“疫”線課堂盡展風採﹔樟樹鎮23名網格長帶領234名黨員志願者,開展網格化排查﹔新泉鎮組織黨員干部落實“五包一”措施,堅持三天兩次核酸採集……3月17日,湘陰縣在外地返鄉人員中發現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輕型),各部門單位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20000余名黨員迅速集結,投身“掃樓敲門”“佩戴口罩、文明勸導”等黨員志願服務行動。

為充分發揮黨員“頭雁”效應,該縣鄉鎮(街道)每年對農村黨員集中輪訓1次以上。探索推行流動黨員“一人一卡”“一人一聯”工作機制,1412名黨員干部聯系服務4809名流動黨員。全面推行“黨建+網格+協會”,依托全縣1234個網格3673名專兼職網格員,健全“五個到戶”聯戶機制,打通鄉村治理“毛細血管”。

黨建陣地亮形象,創“紅色地標”

中共湖南省委舊址、陳毅安烈士紀念館成黨員教育打卡地,黨員志願者線上線下亮牌上崗服務……當前,湘陰立“紅色地標”,亮“紅色身份”,俯拾即是的黨建元素成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該縣充分發揮村(居)民服務中心陣地功能,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打造“志願服務驛站”“愛心中轉站”“老年活動中心”“創業孵化基地”等各類便民服務功能室。充分利用湘陰烈士陵園、湘陰革命烈士紀念塔、中共湖南省委舊址、陳毅安烈士紀念館等本土紅色資源,繪制黨建紅色地圖,精選12個黨員教育打卡地,打造集“英雄人物、紅色經典、鄉村治理”為一體的精品黨員教育研學路線。

在黨建陣地建設中,該縣還持續鞏固提升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建立三級貫通、有效落實的服務格局,推動下沉服務事項150項以上,提高農村、社會、園區“三位一體”全覆蓋質效,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步路”。

春光無限好 農忙正當時。行走湘陰廣大鄉村,處處可見村民們或翻耕農田、或拋種蓋膜、或搶抓水利建設的身影,這是該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組織鎮、村、組黨員干部“包聯跟班,分片負責”,不誤農時搶抓春耕生產的熱鬧場景。今日湘陰,一曲曲黨員帶頭、支部引領、黨建支撐的主旋律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高揚。(易和平 彭柳 羅聰 張盛楠)

來源:湘陰縣委宣傳部

(責編:李淑靜、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