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桃花源白鱗洲村: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 打造“向往的生活”

山綠水清、阡陌交通,土牆柴扉、籬笆菜隴,雲林小屋、雞犬相聞……行走於常德桃花源旅游管理區白鱗洲村的田野間,目之所及的旖旎田園風情令人流連忘返,一座座如詩如畫的農家村落、一張張充滿幸福的朴實笑臉,讓這片大地煥發出勃勃生機。
近年來,白鱗洲村圍繞“科學規劃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增效增收生活美、鄉風文明素質美、社會發展和諧美”的“五美”建設目標,搭乘農旅融合發展東風,圍繞“全域景區化”決策部署,充分發揮生態環境、旅游資源、鄉土文化等特有優勢,同時針對發展過程中的社會治理難題,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多措並舉,探索出一條“白鱗洲式”基層治理新模式,傾力打造“向往的生活”。
黨員行動亮身份
政策宣傳到戶、清冊編制到戶、張榜公示到戶、“一折(卡)通”發放到戶、資金兌付到戶,結合“五個到戶”工作,白鱗洲村發揮黨員在鄉村振興、基層治理中的“領頭雁”作用,搭建黨群“連心橋”,著力打通服務基層“最后一公裡”。
白麟洲村村支兩委黨員干部、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員、工作隊后盾單位黨員干部以及35名本村60歲以下黨員,每人聯系3戶群眾,每戶發放“黨員聯系卡”,廣泛接受社會監督。聯系黨員結合日常工作和入戶走訪,做到紅白喜事必訪、生病住院必訪、家庭變故必訪、矛盾糾紛必訪、意外災害必訪,生活困難必記、致富難題必記、鄰裡糾紛必記、意見建議必記、信訪問題必記,用心精准服務群眾,做群眾的知心人。通過“五必訪、五必記”行動,黨員身份逐步亮起來。
村民之間發生矛盾糾紛后,聯系黨員第一時間上門協調,通過協調雙方尚未達成一致意見的,按程序報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防止矛盾激化升級。
基層黨員干部走出機關大院,走出辦公室,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面對面服務群眾。群眾有“急難愁盼”事,基層黨員干部第一時間了解掌握,第一時間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群眾有疑難問題,黨員干部能及時走到他們身邊,和他們同坐小板凳,同喝大碗茶,大家敞開心扉,交心談心,把道理給群眾講清,把情況給群眾說明。今年來,村裡成功調解矛盾糾紛7起,大大減少了矛盾外溢上行。
組織調動活治理
春節剛過,白麟洲村黨支部書記黃愛馥就忙著組織村干部、組長、村民代表、黨員代表等開會,商量今年要做的四件大事。“保潔”“春耕”“修路”“規劃”,大家熱烈討論著,各抒己見,會場氣氛十分熱烈。
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白鱗洲村堅持“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全村6個小組均組建了居民協商議事會,通過小事簡議、急事快議、難事眾議的分級協商方式,有效解決了土地征收、鄉村振興、耕地拋荒整治等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17件,有力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公信力和凝聚力。此外,白麟洲村還通過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大力選樹和獎勵遵紀守法、孝老愛親、樂於助人、致富帶富等方面涌現出的模范黨員和群眾,充分調動廣大黨員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積極性。
多元聯動強服務
白鱗洲村總面積4.5平方公裡,是沅水流域最大的江心洲,四面環水,擁有獨特的“三日同輝”自然景觀,是古瀟湘八景之一“漁村夕照”的原型地。其世外桃源般的美景也很受湖南衛視的青睞,成為熱門綜藝《向往的生活第五季》實拍地,將白麟洲村鄉村旅游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遠近游客紛至沓來。
為此,村裡組建了一支由村干部、在家創業的年輕人、假期學生群體為主體的旅游服務小隊,作為化解村民之間、村民游客之間、游客和游客之間矛盾糾紛的主力軍,僅第一季度就調解了大小糾紛30余起。
此外,隨著鄉村旅游和特色種植業的發展,土地流轉、征地拆遷、勞務糾紛突出,非警務類矛盾糾紛急劇上升。白鱗洲村積極探索糾紛多元化解新方式。在原有的旅游服務志願者小隊的基礎上,通過吸納一部分民宿、餐飲經營主、鮮達農業部分員工,組建了一批責任心強、熟悉村情和治安狀況的企業員工調解小隊,重點突出調解小隊在涉及產業發展項目上調解工作的主體地位,有效提高了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能人帶動富村民
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近年來,白鱗洲村依靠江心洲得天獨厚的天然條件,由黨員探路,走出了一條村民共同致富路。
島內親農庄由村民黃中華、鄢雲麗夫婦用自家房屋改建而成,目前已具備100人的接待能力,家庭年收入穩步提升。小陶家民宿由村民王國武閑置15年的平房改造而成,既可品茗洽談,又可售賣展示當地農產品,日接待游客高峰期過千人。陶樂林是流轉村裡廢棄的10畝樹林打造而成的,可燒烤、採摘、攀爬等,是親子游和團建的好場所。
看到自己的夢想在一點點變成現實,湖南鮮達農業公司負責人、36歲的劉強十分感慨。當年辭去高薪,從沿海毅然回到家鄉創業的他,多年來一直堅守著最初的信念:通過自己的努力,形成一方產業,發展一方農村,富裕一方群眾。讓更多的年輕人回到家鄉,讓兒童不再留守,老人不再空巢。
3年前,劉強在朋友引薦下,來到白鱗洲考察,這裡天然無污染的自然環境讓他為之心動,隨后他按照“合作社+公司+農戶”經營模式,在當地流轉土地100多畝,帶領19名村民,共同打造了綠色有機蔬菜種植基地。目前,基地日均出產精品蔬菜1-2噸,穩定供應常德市40余家門店,還吸納不少當地村民到基地務工。此外,還配套開發了島內親農庄、小陶家民宿、陶樂林、白麟洲油榨坊等多種旅游消費業態,形成了完整的鄉村旅游產業鏈條。2021年,白鱗洲村成功獲評“湖南省五星級鄉村旅游點”。(孟琴 張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