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社會

傷心事暖心辦 長沙這個新政策真貼心

2022年10月09日15:08 | 來源:紅網時刻
小字號

  談及殯葬移風易俗,長沙市開福區四方坪街道絲茅沖社區居民紛紛豎起大拇指,“經濟壓力減輕了,把百姓的傷心事辦成暖心事,心裡頭舒坦,這才是真正的減負。”

  自新的《長沙市殯葬管理條例》9月1日實施以來,綠色、文明、生態殯葬理念更加深入人心,9月1日-10月7日,全市共發放節地生態安葬獎勵18.8萬元,惠及群眾116人,其中選擇入葬農村公益性公墓95人,壁葬3人,骨灰拋撒18人。而在《條例》實施前,一年選擇骨灰拋撒的不超過10人。

  據測算,僅僅是建立基本殯葬服務費用免除制度這一項政策,就可以每年為長沙老百姓節約8000萬元左右的治喪支出。

  負擔輕了,一條熱線架起民心橋

  9月20日,長沙市開福區四方坪街道絲茅沖社區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謝信。來信者是一位年輕的男子,他在信中說道:“感謝政府出台的新惠民政策,感謝殯儀館工作人員的熱情服務,更想重點表揚一下這支車隊和司機,真正是為人民服務,為老百姓分憂。”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9月6日,這名年輕男子的父親因肝癌不幸去世,身為獨生子的他悲痛萬分,面對父親的身后事也顯得一籌莫展。這時周邊鄰居給他介紹了“殯葬一條龍服務”並談好了8000元的包干價。隨后這名男子到社區開父親的死亡証明,才知道了96321殯葬服務專線,社區工作人員給他講解了最新的免除新政。

  長沙市殯葬事務中心依法對殯葬專用車輛辦理了注冊登記,並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技術標准和衛生健康要求對殯葬專用車輛進行了統一編號、統一噴涂專用標識、統一調度、統一管理。

  對於並不富裕的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雪中送炭的消息。“我當即退掉了一條龍服務,並撥打了96321專線,殯儀館的遺體接運車輛很快就上門了,從開完追悼會到父親入土為安,隻花了2486元。”男子在感謝信中說道。

  據統計,9月1至10月7日,在市明陽山殯儀館辦理免除項目1666個,使用惠民衛生紙棺1491個,使用率89.5%(新《條例》實施前為25%左右)﹔惠民骨灰容器972個,使用率58.34%(新《條例》實施前為20%左右)。自9月1日以來,全市范圍內遺體接運基本都是通過撥打96321調度殯儀館的殯葬專用車輛負責接運。

  一直以來,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生者為了表達對逝者的敬意,往往“厚葬久喪”,隨之產生的“天價”墓地、中介公司接運遺體、太平間捆綁消費等侵害群眾利益的亂象時有出現。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喪事,恭敬地祭祀遠代祖先,就能使民心歸向淳厚了。隨著《長沙市殯葬管理條例》2022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一股喪事新風正吹拂著星城大地。《條例》規定了96321號碼為全市唯一的遺體接運服務專線,居民隻要撥打此電話,殯儀館的遺體接運車輛就能快速上門服務,服務質量由市殯葬事務中心全面監督,可以說是打通了喪事簡辦的“最后一公裡”。

  “96321就像一座橋、一根線,打破了‘信息孤島’,實現了市、縣(區)、鄉(鎮)數據共享,在此基礎上進行的喪事簡辦可以說是好風憑借力。”長沙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負責人表示。

  風氣清了,綠色生態殯葬描繪幸福底色

  隨著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綠色殯葬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和踐行,成為感念和祭奠先人的一種最好方式。在長沙,以草坪葬、樹葬、花壇葬等為代表的生態安葬,也在悄悄地“生根發芽”。

  “我們家裡人都很開明的,我母親去世后,我和家裡的親人商量決定選擇節地生態安葬,隻要心裡始終記著她,她就永遠在我們的身邊,沒有離開。”9月8日,家住雨花區左家塘街道60歲的厲爺爺向街道遞交了長沙市節地生態安葬獎勵申請審批表,他84歲的老母親於近日去世,他選擇了以骨灰拋散等不保留骨灰、不留標識、不單獨留名的方式生態安葬母親。他表示,節地生態安葬是近年來提倡的新型安葬方式,為子孫多保留土地,更能夠造福后人。

  小葬於墓,大葬於心,無論是生態安葬還是入土為安,中華兒女慎終追遠的文化肌理始終如一。作為雨花區第一位選擇以不保留骨灰的生態安葬方式安葬親人的居民,厲爺爺表示,如今全市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自己只是選擇了更文明的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悼念之情。

  無獨有偶,9月2日,望城首例骨灰撒散安葬在茶亭鎮戴公橋村進行,樹立了殯葬新風的榜樣,拉開了新理念節地生態安葬的序幕。這也是望城落實新《長沙市殯葬管理條例》以來,首次以生態葬方式安葬的逝者。

  在這背后是政府部門的久久為功,善作善成。《長沙市殯葬管理條例》《長沙市節地生態安葬獎勵辦法》明確:對採取樹葬、花葬、草坪葬以及骨灰撒散等不佔土地、不保留骨灰方式進行生態安葬的,市、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給予一定獎勵。節地生態安葬獎勵項目和標准為:入葬本轄區內農村公益性公墓的獎勵1000元﹔壁葬和在骨灰樓、堂、塔永久安放的獎勵1000元﹔花壇葬、樹葬、草坪葬等不建墓基、墓碑和墓穴的獎勵2000元﹔骨灰撒散等不保留骨灰、不留標識、不單獨留名的獎勵5000元。

  從2004年率先全省提出生態安葬,經過不斷倡導、推廣、優化和創新,長沙先后推出了十余種生態節地葬式,並在明陽山福壽苑陵園開發建設佔地30畝的生態示范園區(春夏秋冬園)。

  為了讓各項收費做到公開透明,長沙市殯葬事務中心在金陵墓園、明陽山福壽苑服務大廳和骨灰寄存樓更換和補充了《長沙市節地生態安葬獎勵辦法》《長沙市基本殯葬服務費用免除辦法》的上牆公示﹔園區主要通道和服務接待廳均通過橫幅和電子顯示屏的形式進行新政宣傳,提前讓民眾知曉生態安葬獎補的辦理、審核、審批等程序。同時,市民還可以通過“我的長沙”APP、長沙民政、明陽山公眾號線上辦理殯葬服務,快捷又方便。

  “在新《條例》正式施行前,我們召集了各街鎮相關負責人研討宣傳方案。”望城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各街鎮積極響應,紛紛成立工作小組,動員專干和紅白理事會,以“村村響”廣播、橫幅、電子屏、傳單等形式,進行常態化宣傳,讓越來越多的群眾了解新《條例》政策。

  讓平凡的工作自帶“煙火氣”,把百姓的傷心事辦成暖心事,長沙堅持以新發展理念推動殯葬改革,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讓綠色、生態、文明殯葬理念飛入尋常百姓家,為幸福長沙描繪了溫暖底色。(記者 賀衛玲)

(責編:李淑靜、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