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70后”老兵:退伍不褪色 公益救援、培訓傳遞溫暖

人民網長沙11月1日電 “同學們,我們出現緊急情況下如何自救?”“假期去游泳時要注意什麼?”……9月開學以來,湖南寧鄉楚溈之家志願者協會會長張德強的身影就出現在各個學校講台上,他通過現場模擬溺水情景演練,讓同學們了解私自下河游泳的危險。
張德強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防溺水的安全知識,教育學生們不要獨自下水游泳、玩耍、釣魚等活動,以及遇到別人溺水時,不盲目救人,希望培訓能有效提高學生們預防溺水的自覺性和識別險情、緊急避險、遇險逃生的能力,從而避免出現意外對學生造成傷害。
“70后”的退伍老兵張德強因小時候受到村民們的幫助,讓他常懷一顆感恩之心。來到部隊張德強練就一身本領,也留下了他人生中最值得回憶的經歷﹔因為目睹過生離死別,他格外珍惜現在的生活,轉業后隻要看到別人需要幫助,他一定會第一個挺身而出。
“應急救援技能在關鍵時刻真的太重要了,汶川地震的發生讓我深受震撼,當時我特別想去現場參與救援,但因缺乏專業的救援知識,想做的都做不了。”2008年發生在四川的地震,讓張德強感受到了一種無力,也促使他對應急救援有了深層次的了解。
身為雷厲風行的行動派,張德強隨即開始鑽研緊急救援知識,並陸續考取相關專業証件,日常生活中他便積極參與到寧鄉及周邊地區的應急救援事件中,這讓居民們都知道了當地有個身手敏捷的退伍老兵,隻要發生緊急事件大家都會第一時間想到張德強。
經過6年的積累與籌備,2014年張德強在寧鄉民政局注冊登記寧鄉楚溈之家志願者協會,協會主要從事困難學生幫扶、公益緊急救援,依靠他在寧鄉當地的口碑,短時間內就有100多人加入,大家一起在協會的大家庭中共同為社會做有意義的事。
“起初我和我老婆都在廣州工作,結婚以后一起回到寧鄉,去過公司上班、自己做淘寶店主,但日常時間都受到一定限制,沒辦法從事公益救援行動。”張德強當時覺得如果自己的人生不能給社會帶來點什麼,老了以后一定會有遺憾。
就在寧鄉楚溈之家志願者協會成立后,為了能更好地投身公益緊急救援事業,張德強和老婆決定放棄原來的工作,自己當老板開超市做百貨商行,但沒想到“隔行如隔山”,店鋪在經營面臨困境,小家庭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單憑“熱心”難免也力不從心。
為了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現狀,張德強與寧鄉煙草的客戶經理進行多次交流,通過參加職業化培訓、加盟湘匯636,在自己店內開辟出了一塊品茶的小天地,再把“楚溈之家志願者協會”主會場搬到店裡聚人氣,接著打出“明碼標價、假一罰十”的承諾攢信用,幾套組合拳下來,店子順利盤活,顧客越來越多。
正當生活和事業逐步明朗起來時,2017年寧鄉突發洪災,張德強接到求救電話,第一時間奔赴現場,和協會會員一起用沖鋒舟在白馬街道附近救援出數十名群眾,卻不料妻兒和自己的店鋪也都在受災區。
“我救完別人回到家才發現家裡也受災了,老婆帶著孩子轉移的時候,幸虧遇到好心人互相扶幫,最后才脫離危險,我很感謝老婆的理解,是她成就了我。”張德強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心裡依然很后怕。
有了這次突發洪災的經歷,張德強內心萌生了在協會內成立緊急救援隊的想法,以此來應對各種突發的事故。2018年初,由32人組成的救援隊順利搭建“上線”,大家都在短時間內經過各項考核,拿取了相關專業救援資質証書。
為了讓救援隊有較好的搜救設備,能在關鍵時刻發揮出大作用。張德強常常自費採購相關設備,救援用的聲吶系統、沖鋒舟、高速馬達逐步到位,店鋪掙到的錢大部分都被他用在了救援設備上。
“寧鄉受災得到八方支援,當年你們救了我們,今天我們來了……”2018年株洲醴陵發生洪災,張德強帶領5名救援隊員支援醴陵洪災,連續奮戰一天一夜,救援出數十名群眾,並給受災的部分群眾送去救生衣、食物、水等救援物資,幫助他們在家中順利度過洪峰。
張德強和隊友們在經歷多次救援后,發現在水上救援的案例中,很多危險其實可以提前規避。能不能通過開展緊急救援培訓來進行預防呢?帶著這一想法張德強決定將緊急救援的重心從事后救援轉移到事前培訓。
由此他便開始轉型為“張老師”,帶領協會成員自費為寧鄉眾多中小學校及特殊人群開展義務培訓,普及防溺水、防拐騙、火災自救等知識,30多所中小學的近三萬多名在校學生參加,場景模擬、寓教於樂的形式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去年我和隊友們開展防災減災講課有70場,今年到10月底已經有80場了,每隔一兩周我們還會進行小范圍的急救培訓,為的就是提高大家的應急能力。”張德強說起自己培訓效果興奮不已。
今年上半年,張德強發起“生命呵護圈”項目,在寧鄉容易發生溺水的河段岸邊安裝救生圈箱,希望能在發生溺水事故時普通人也能對水中被困人員進行幫助、救援,經過緊張的前期籌備、採購、選點,首批60多個“生命呵護圈”趕在學生放暑假前全部安裝到位。
“生命呵護圈”項目后續每年都將逐步進行採購、安裝救生圈箱,希望用幾年時間在寧鄉境內的河流實現布點全覆蓋。“今年寧鄉夏季的溺水事故大幅減少,這離不開學生整體防范意識的提升,以及救生圈箱的防護作用,看到自己和隊友們做的工作有明顯效果,我心裡特別開心。”張德強笑著說道。
長沙市優秀退役軍人、長沙市優秀志願者、寧鄉好青年、寧鄉市支持青少年公益事業愛心人士、美國心臟協會AHA會員、國家緊急救援考評員……店鋪內滿牆的榮譽和張德強身上因義無反顧奔赴救援現場而留下的傷痕互相為証,記錄著這位退伍軍人的崢嶸歲月。
如今,張德強和他的隊友們依然奔波在義務培訓講課、緊急救援的一線,軍人身上的使命感一直沒有離開過張德強。他說:“這兩年寧鄉楚溈之家志願者協會開展培訓,很多會員都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參與,越來越多的‘楚溈之家’二代投身到公益事業中,這讓我感覺救援公益事業后繼有人。”(林洛頫、黃雨露)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