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腦電實驗融入工傷預防培訓,針對性強效果好

同一企業、同一班組、教育水平相同、培訓成績相似的員工,發生工傷的概率卻不盡相同,這些是否能有理論支撐?能否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工傷預防培訓,有效地提升個體風險認知能力,進一步精細化做好工傷預防工作?11月4日,長沙市工傷保險服務中心聯合中南大學成立的安全與風險研究課題組,在線上啟動了一場“特殊”的工傷預防培訓。
“這是湖南首次將腦電實驗應用於工傷預防培訓。這也意味著課題組調研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市工傷保險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當天,作為課題組調研、實驗與成果驗証單位的中建五局,1000余名安全生產管理者和一線建筑工人參與培訓。
此次的培訓對象主要是企業管理人員。與以往不同,此次培訓課程是通過前期腦電實驗獲得的員工風險認知能力的弱項及其影響因素等數據,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課上,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副院長、湖南省安全生產專家黃銳,中南大學特聘教授王秉圍繞安全管理思維、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企業常見且常忽視的安全風險及管控方法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解讀。
“安全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全員有責’。”中建五局中南分公司安全部部門經理張雄在項目分會場參加培訓,感悟頗深,“安全法規是從血的教訓和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是安全執法的依據、力量源泉和強大的后盾,作為安全執法人員必須依法、依規,嚴格執法,才能震懾、減少和消除違法行為,才能用法律武器保護他人、保護自己、保護企業。”
據了解,此次安全培訓課程中,還設計了“加強對高處墜落、觸電、物體打擊等6類主要風險的解讀”以及“6類主要風險的案例分析、對策和建議”等課程,旨在促使工傷預防培訓從“通用性培訓”向“針對性培訓”轉變,從“灌輸式培訓”向“沉浸式培訓”轉變,以實現良好的培訓和工傷預防效果。
此次培訓11月4日啟動后,將在11月7日至11日持續開展。每天開設三個課程,從多個方面、不同角度,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提升企業和職工工傷預防意識和能力。培訓課程同步對外開放,該項目外的企業或員工均可通過騰訊會議參與線上聽課。(記者 謝璐 通訊員 梁露 劉孟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