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市州縣域

湖南株洲:順勢而上 打造“北斗產業名城”

2022年12月09日19:52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近日,2022北斗規模應用高峰論壇在湖南長沙舉行。高峰論壇上,株洲市副市長王庭愷關於株洲北斗產業園建設的發言,讓株洲衛星制造產業鏈規劃進入人們的視野。

株洲,因工而立、因工而盛。扎根北斗,是推動株洲高質量發展的難得機遇,也是株洲承擔湖南省內乃至全國工業升級的時代使命。

“星發展”應用空間廣闊

歷經30余年的發展,中國北斗“插旗”世界科技高峰,成為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行業標杆,在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測報、救災減災、公共安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株洲作為全國制造業40強城市,中國北斗在株洲應用空間廣闊。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株洲年產20萬輛新能源汽車、公交車、物流車均裝有北斗系統。

在軌道交通領域,企業自主研發的基於北斗系統的防冒進裝置、車地無線通信裝置、自動調車防控裝置、自動作業鋪軌機等已在鐵路領域廣泛應用﹔中車株機正聯合科研院所研制基於北斗定位的自動過分相系統,實現依靠車載設備在隧道內精確定位﹔株洲北站“5G+北斗”列車智慧編組系統加快建設,將打造南方最大的智慧編組站樣板。

在通用航空領域,株洲正在推進“5G+ADS-B+北斗”低空空域監視通信專網建設,著力解決通航飛行“看不見、聯不上、喊不應”等安全問題。

在社會治理領域,株洲將用3年時間在森林防火、海綿城市、應急救援、智能環衛、城市治理等領域,重點打造12個北斗示范應用場景。

結合軌道交通、通用航空等產業優勢,株洲正加快推進北斗系統在各領域的應用,賦能各行各業取得新發展。

“星建設”涵蓋全鏈條布局

株洲北斗產業園位於長株潭融城核心——株洲經開區。園區規劃面積達9252畝,將分兩期建設,一期規劃面積1407畝,已於今年2月正式開工,同步完成路、水、電、氣、通信等基礎配套建設。

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園區已簽約落地賽德雷特衛星工廠、橢圓時空衛星測控中心以及應用基地、太空星際混合inSAR衛星星座等項目13個,儲備航天宏圖無人機規模生產基地、北斗3號高精度等項目30多個,涵蓋芯片研發、整星制造到衛星營運,基本構建起衛星制造產業鏈。

據悉,株洲北斗產業園還將打造“1+2+3+N”體系,即成立一個北斗信息技術研究院,打造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和應用孵化創新中心“兩個中心”,建設“芯片生產制造基地、北斗產品測試基地、北斗產業人才培養基地”三個基地,實施“N”個產業化示范亮點工程。

“星規劃”彰顯智造力量

株洲北斗產業園將緊扣“中部領先、國內一流”的目標定位,在兩個方面重點發力:一是以場景應用為牽引,推動北斗技術在株洲孵化、應用、推廣,建設北斗規模應用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綜合示范區﹔二是以衛星制造為基礎,加快衛星“通導遙”全產業鏈招引,打造全國商業衛星制造、數據服務重要基地。

預計至2025年,園區基本建成,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完備,核心關鍵技術自主可控,成果轉化路徑日益通暢,規模化應用水平大幅提升,“北斗+”“+北斗”產業加快融合發展,實現北斗規模應用的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

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園區衛星制造產業規模突破100億元、北斗衛星應用終端和運營服務產業規模達200億元、“通導遙”數據綜合應用及配套產業規模達200億元、全產業鏈總規模達500億元。

篤行實干,久久為功。站在歷史新起點上,株洲將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加快推進北斗產業園建設,為新時代株洲工業產業發展謀篇布局,擦亮株洲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金字招牌”。(廖智勇 黃展艷)

(責編:唐李晗、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