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稅務

緩繳稅費再延期助中小微企業“溫暖過冬”

2022年12月22日19:08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市場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支持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發展,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發布《關於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繼續延緩繳納部分稅費有關事項的公告》,明確自2022年9月1日起,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緩繳的所得稅等“五稅兩費”在緩繳期限屆滿后繼續延長4個月。

長沙市稅務局為企業送政策、解難題、添磚瓦,不折不扣落實好“再加碼”稅費優惠政策,助力中小微企業“溫暖過冬”。

靠前服務,為企業“精准滴灌”

“感謝國家政策給我們送來的‘第二次驚喜’!128.4萬元稅費可以繼續延緩極大地緩解了企業現金流緊張的情況。”長沙宇建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張連祥開心地說。

據介紹,長沙宇建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瀝青混凝土生產的制造業企業,在購進原材料時需提前支付八至九成的貨款才能發貨,因此企業對現金流有著巨大需求。長沙市岳麓區稅務局通過稅收大數據篩選對比、精准定位,實行“點對點”精准推送,“手把手”輔導企業申報繼續延長緩繳4個月。

介紹中,張連祥提到第一次緩繳的291.4萬元國內增值稅幫助企業順利完成了長沙市直機關大院道路綜合提質改造、銀杉路提質改造、銀星路拓改等重點項目的建設。而此次繼續延緩繳納的稅費,將用於員工工資發放、社會保險費繳納等方面。

從事醫療器械技術開發,醫療器械清洗包裝、滅菌和管理的湖南優尼納申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也有著享受國家稅費優惠政策紅利的幸福感。

“我們公司是小型微利企業,稅務部門的同志還上門宣講政策,讓我享受到了16000余元的國家政策‘紅包’。”湖南優尼納申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財務人員侯美秀在稅企座談會上說。

長沙市天心區稅務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政策出台后,該局第一時間強化內培外宣,聚焦納稅人需求,及時落實緩繳稅費新政策。此外,該局組織稅收服務專家團隊,靠前服務,通過稅企座談會、走訪調研、宣講政策等方式及時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為中小微企業現場咨詢答疑,確保稅費優惠政策落地生根。

紓困解難,為企業“活血生肌”

在瀏陽,湖南民合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交聯劑TAIC和阻燃劑TBC產品研究、開發、生產及銷售的生產企業,產品銷售遍及日本、韓國、美國、德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稅務部門了解到該企業每月原材料採購資金達2000萬余元,陷入資金困境后,立即安排專人主動宣傳解讀稅費優惠政策,輔導企業財務人員申報,為該企業緩解了營運資金壓力,減少了銀行貸款並加速了流動資金周轉,為其創造企業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湖南民合化工有限公司負責人陳鬆庚表示:“面對越發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公司不僅每月原材料採購資金需求多,研發投入需求也較大,此次延緩繳納3300萬余元稅費,減輕了我們的資金周轉壓力,使我們更有底氣保持國際競爭力。”

緩繳稅費相當於國家為企業提供了一筆“無息貸款”,緩繳期限再次延長,能有效為企業“活血”“送暖”。

“感謝稅務部門幫助我們企業渡過難關,緩繳了20余萬元,解決了資金周轉問題。”湖南亞大制藥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海武回想起今年受疫情影響貨物無法發出,導致銷售受阻時感慨地說道。

有著同樣感受的長沙桔洲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由於疫情影響,導致採購材料不能及時到貨,生產受阻,訂單也受到一定沖擊呈下降趨勢。該企業財務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享受增值稅及其附加稅費緩繳共計28萬余元,其中最早的稅款繳款期限在2023年1月19日,為企業運轉爭取了更多的流動資金,對企業產生的經營沖擊總體可控。

提振信心,為企業“添磚加瓦”

除了為企業送政策、解難題以外,針對國家工信部認定的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稅務部門向企業“問需送計”,幫助“小巨人們”在謀求創新發展的路上行穩致遠。

“公司能快速投資設立新廠,離不開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大力支持。特別是我們可以再次延緩繳納221.39萬元稅費,盤活了企業資金流,我對公司未來發展規劃很有信心!”長宇科技董事長王新華對企業未來發展信心滿滿。

據了解,湖南長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各向同性石墨研究、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高科技民營企業,今年在貴州投資設立新廠,需購買地皮、單體爐等設備,且與長沙理工大學簽訂重大項目研發協議,科研投入較大,資金流較為緊張。

寧鄉市稅務局建立了“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常態化的聯絡制度,快速響應企業涉稅需求,為該企業提供更優質、更高效地稅費政策服務,有效助力了該企業擴能“增氧”。

一筆筆緩繳稅費為企業帶來持續且有力的紅利支持,為處在發展關鍵時期的制造業中小微企業注入了成長壯大的信心和后勁。長沙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羅旻表示,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在解決就業、保障民生和促進創新方面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階段將充分發揮稅務職能作用,持續幫助市場主體克服生產經營中遇到的暫時困難,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助力企業行穩致遠,贏得未來。(朱艷)

(責編:唐李晗、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