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海利:大股東無償獲得“亞洲最大釩礦”兩宗探礦權

人民網長沙1月6日電 (記者 林洛頫) 1月5日,湖南海利高新技術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海利集團)官網消息稱,近日收到《湖南省國資委關於湖南發展集團礦業開發有限公司釩礦探礦權無償劃轉有關事項的通知》(湘國資產權〔2022〕259號)文件,同意將該公司持有“亞洲最大釩礦”的兩宗釩礦探礦權無償劃轉至海利集團,此舉為上市公司的新材料板塊布局和發展拓展了想象空間。
雖然該消息並未披露兩宗探礦權的詳細信息,但據了解,事涉“亞洲最大釩礦”——湖南省湘西州古丈縣岩頭寨釩礦。經查,湖南發展集團礦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全資控股股東為湖南發展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湖南發展集團)。湖南發展集團同時也是上市公司湖南發展的大股東。
2022年5月,時任湖南發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建華一行曾赴湘西州古丈縣考察礦業公司所屬岩頭寨釩礦資源及開發情況,並與古丈縣領導座談交流,謀劃岩頭寨釩礦資源開發利用事宜。
相關資料顯示,岩頭寨釩礦已探明五氧化二釩資源量超過300萬t,為亞洲最大釩礦。為合理利用資源,根據湘西自治州礦業權設置規劃,岩頭寨釩礦分立為三宗探礦權。湖南發展集團礦業開發有限公司獲得了其中兩宗——岩頭寨礦區土溪—岩頭寨礦段(39-44線)、岩頭寨礦區岩頭寨礦段(44-64線)。
海利集團表示,目前正在積極與相關政府部門溝通,依法依規按程序辦理探礦權劃轉及權屬變更手續,確保國有資產安全及企業生產經營穩定。公司將在前期市場調研和論証的基礎上,結合企業發展需要,進一步跟蹤釩產業發展趨勢,與相關標的企業加強對接合作,分步構建釩產業鏈。
其實,海利集團早已布局進軍釩產業鏈,此次無償獲得兩宗釩礦探礦權無疑是錦上添花。早在2022年12月21日,湖南海利就曾透露,控股股東海利集團已成立工作專班,正在對釩電池行業進行前期調研工作,充分論証釩電池產業前景、供求分析和競爭格局。
釩電池是釩產業鏈目前最新、最熱門的應用場景。釩電池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最接近產業化的高效可逆燃料電池,具有功率大、容量大、效率高、成本低、壽命長、綠色環保等一系列獨特優點,在風力發電、光伏發電、電網調峰、分布電站、軍用蓄電、交通市政、通訊基站、UPS電源等廣闊領域有著極其良好的應用前景。
大股東打算分步構建釩產業鏈,無疑將給上市公司湖南海利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作為全球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的龍頭企業,湖南海利通過一系列投資並購,已於2021年初步構建了“農化+種業+化工新材料”三大主業並舉的格局。
其中,化學農藥板塊目前是湖南海利經營發展的壓艙石,也是公司最主要的盈利來源。在持續加碼農化業務的同時,湖南海利亦在大力拓展化工新材料業務,市場普遍對此高度關注並寄予厚望。
2021年末,湖南海利將海利鋰電納入旗下。海利鋰電是國內知名錳酸鋰正極材料生產企業,國內市場佔有率一直位居前十,產品廣泛應用於動力鋰電池、3C數碼鋰電池和儲能鋰電池等領域。
數據顯示,湖南海利2022上半年營收14.13億元,同比增長17.11%,淨利潤1.91億元,同比增長37.01%。其中,上半年海利鋰電業績並表,實現營收2.49億元,淨利潤821.7萬元。
2022年以來,湖南海利在化工新材料領域的拓展步伐加速。湖南海利公告稱,擬以全資子公司海利鋰電為實施主體,投資建設10000t/a鋰電池正極材料技術改造二期項目,總投資約2.71億元。二期項目建成后,海利鋰電規模化效應將得到加強,進一步提升公司在該行業中競爭力,成為公司后期發展利潤增長點。
而此次釩礦探礦權的無償劃轉,有利於增強海利集團在新能源領域延產業鏈整合能力,優化其化工新材料業務布局,也將為湖南海利的化工新材料板塊創造更多的想象空間。一旦時機成熟,海利集團將初步成型的釩產業鏈資產裝入上市公司。
早在2020年底,海利集團就制定《海利集團主業資產整體上市方案》,“一企一策”穩步推進實施。至2021年底,湖南海利先后完成對海利集團旗下工程咨詢公司、安科公司、興蔬公司、鋰電公司等四家子企業全部股權的收購,海利集團資產証券化率已提升至93%以上。如果按照這一整體上市思路,海利集團的釩產業鏈業務進入上市公司體系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