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社會

湖南:縱深推進總磷攻堅“7+1”行動計劃 有效守護洞庭湖區生態環境安全

2023年01月19日14:30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作為長江之腎,洞庭湖在維護長江中下游生態平衡和江湖關系上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前期工作基礎上,2021年以來,湖南省各級各有關方面共同努力,系統綜合施策,持續精准發力,縱深推進總磷攻堅“7+1”行動計劃,取得“2下降、1改善、2提升”的積極成效,有效守護了洞庭湖生態環境安全。一是湖體總磷濃度持續下降。2022年,洞庭湖總磷濃度下降為0.060毫克/升,其中西洞庭湖連續2年達到III類,南洞庭湖突破性達到III類。二是入湖河流總磷濃度持續下降。湘資沅澧四水入湖總磷平均濃度為0.046毫克/升,華容河、新牆河及汨羅江入湖總磷平均濃度為0.088毫克/升,分別較2020年下降7.04%和12.29%。三是重點內湖水質不斷改善。重點監控的黃蓋湖、南湖、芭蕉湖等內湖水質穩定達到III類,華容東湖、大通湖等內湖水質明顯改善。四是湖區生態質量不斷提升。洞庭湖濕地總體生態良好,並總體趨於穩定,洞庭湖水域(含長江湖南段)2021年監測到的水生生物種類較2018年增加近30種。五是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湖區三市一區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公眾滿意度”連續提升,群眾環境獲得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湖南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洞庭湖保護,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上下堅決扛起“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責任,將洞庭湖總磷攻堅作為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體現。2022年6月,省政府出台《洞庭湖總磷污染控制與削減攻堅行動計劃(2022-2025年)》,對“十四五”總磷攻堅作出詳細部署。一是堅持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明確在控制湖體總磷濃度的同時,要求持續改善湖區內湖(河)生態環境質量,滿足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質量的期待。二是集中重點區域、領域攻堅。根據洞庭湖總磷主要來源及流域總磷時空分布,明確在湖區三市一區、農業農村污染防治以及城鎮生活污染治理等重點區域、領域集中攻堅克難,協同推進污染減排、生態擴容、綠色發展和精細管理。三是明確重點工作任務。以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導向,明確了狠抓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深化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強化工業污染治理、推進入河湖排污口綜合防控、加強城鄉黑臭水體整治、突出生態保護與修復、提升監管能力水平等7項重點任務和1項“禁磷限磷”專項行動,並細化為28項可監測、可考核和可評估的工作任務指標。四是注重工作統籌協調。按照“目標一致、規劃銜接、力量整合、資金集中、措施同步”的要求,將總磷攻堅與長江保護修復、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污染治理“4+1”工程、相關部門“十四五”規劃落實等工作統籌,聚集重點區域、流域同向發力。

圍繞高質量發展,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新時代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落實為抓手,加快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源頭減少污染物產生和排放。一是推進農業綠色生產。結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推進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發展。在華容縣等9個縣市區推進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綠肥種植年覆蓋80萬畝。深入實施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加快推廣示范稻漁綜合種養、“設施養魚”等生態養殖模式。澧縣“創新綠色技術集成 實現化肥減量增效”等入選全國農業綠色發展典型案例。二是推進工業綠色發展。全面落實《湖南省工業綠色“十四五”發展規劃》,積極引導石化、農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等行業開展清潔生產改造。發揮比較優勢,加快發展高端裝備、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建成岳陽綠色化工產業園、常德石門經開區等一批國家級、省級綠色園區。三是推進生活綠色轉型。加強洞庭湖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廣泛開展綠色機關、綠色校園、綠色社區、綠色家庭等創建行動,積極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全面開展洞庭湖流域“禁磷限磷”專項行動,引導湖區居民自覺使用無磷洗滌用品。益陽市設立公布全市禁磷工作舉報電話,推動提高公眾的參與度、知曉度。

將洞庭湖總磷攻堅納入污染防治攻堅戰“夏季攻勢”中統籌,2021年開始,以整治項目為載體,推動地方集中資源、集中時間攻堅克難,加快補齊重點領域治理短板。一是強化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強力推進種植、養殖污染治理,持續在湘陰等9個縣積極實施長江經濟帶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試點縣畜禽糞污資源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累計完成12.6萬畝水產養殖池塘生態化改造。漢壽、沅江等地形成一批“三池兩壩”池塘尾水生態處理的樣板。二是強化城鄉生活污染治理。結合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提質增效,突出抓好污水管網建設,2022年新建污水收集管網432公裡,推動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上升至70.97%,提前達到“十四五”目標要求。積極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2021年以來,湖區累計完成農村環境整治任務村356個。三是強化工業污染整治。湖區28家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全部建成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推動落實園區污染第三方治理。持續鞏固“三磷”企業整治,34家化工企業關閉退出或異地遷建。四是強化入河排污口管控。全面開展重點入河湖排污口排查與溯源,綜合採取控源截污、生態提質、環境擴容等措施,分期分批推進重點入河排污口整治。華容縣長江入河排污口“一地一策”整改措施入選全省第一批入河排污口整治典型案例。

堅持“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的原則,高標准推進洞庭湖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著力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一是加強濕地保護修復。全面完成東洞庭湖國際重要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建設等項目,累計修復受損退化濕地1436余公頃,恢復濕地植被900余公頃。積極穩妥清退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內的歐美黑楊42.03萬畝,修復清理跡地及洲灘、岸線53.72萬畝。二是加強內湖(內河)修復。按照“一湖(河)一策”的原則,強化大通湖、黃蓋湖、珊珀湖、華容河等內湖(河)生態保護修復,突出抓好河湖生態緩沖帶建設、植被修復等。大通湖水生植被恢復超4萬畝,水生植物達17種之多。三是加強黑臭水體治理。結合海綿城市建設等工作,深入推進岳陽東風湖、常德穿紫河等城市黑臭水體綜合整治,並確保“長制久清”。全面推進鄉鎮、農村黑臭水體整治,2021年以來累計整治農村黑臭水體72條。2022年,常德市成功獲批首批中央農村黑臭水體試點城市。四是加強生態用水保障。圍繞引水、蓄水、活水等目標,積極推動洞庭湖生態復蘇工程,持續推進湖區生態水網體系建設,突出抓好河湖連通和清淤疏浚等工作。2022年,洞庭湖北部補水二期工程連通水系41公裡,湖區三市小水源供水能力恢復工程新增蓄水能力921萬方。

按照科學治污、精准治污和依法治污的原則,深化改革創新,夯實工作基礎,不斷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一是強化監測監管。不斷完善洞庭湖水生態環境監測、評價和考核體系,積極推進大通湖、黃蓋湖等重點內湖(內河)專項調查、汛期及枯水期加密監測。加強在線監測、生態遙感等現代技術應用,著力構建“空天地網”一體化生態環境綜合監測體系。二是強化法制保障。全面落實《長江保護法》,頒布實施《湖南省洞庭湖保護條例》、《湖南省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規定》等地方法規,制定出台《湖南省水產養殖尾水污染物排放標准》、《湖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准》等地方標准。三是強化資金投入。研究制定洞庭湖總磷攻堅財政獎補政策,加快推行EOD、PPP、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多渠道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岳陽市引入三峽集團利用PPP項目探索“廠網河湖岸”一體治理模式。四是強化科技支撐。開展《洞庭湖總磷污染來源解析及防控對策》、《洞庭湖入湖河流及洞庭湖水體總磷時空分布》等專題研究,加強生態保護修復、飲用水安全保障等先進適用治理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在湖區三市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組織百名生態環境領域專家,深入基層、一線指導幫扶。

通過努力,近年來,洞庭湖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為保護長江母親河作出了湖南積極貢獻。但作為國家重要糧食種植、畜禽(水產)養殖基地,加上部分領域污染治理欠賬較多、一些區域生態破壞嚴重、枯水期缺水明顯等原因,洞庭湖區域生態環境壓力巨大,總磷污染控制任務艱巨,既要打攻堅戰,也要打持久戰。下一步,湖南將深學篤用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減排與增容並舉的原則,統籌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和水資源保障,堅決打贏打好洞庭湖總磷污染控制與削減攻堅戰,協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與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真正把洞庭湖建設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譚可涵)

(責編:唐李晗、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