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景幻鄉——劉雲藝術展”在北京798國際藝術交流中心開幕

2023年3月15日下午3點,“逸景幻鄉——劉雲藝術展”在北京798國際藝術交流中心開幕。本次藝術展共展出近30件作品,皆是劉雲近年新作,涵蓋了水墨畫、油畫、雕塑作品。
早在20世紀80年代,劉雲就探索將西方油畫語言與中國民族傳統意象相融合,其“月魂”系列作品所呈現出的東方審美意蘊,在當時的美術界產生了很大影響。此次展出的油畫作品,就是他早期的部分代表性作品。后來,他的創作重心聚焦於具有田園風格和奇幻意象的中國山水,並在長年擔任湖南省文聯專職副主席、湖南省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家畫院研究員等職務的日常工作中,將這一藝術思考放置於閎闊的當代中國文化的建構層面,創建了自身獨特的繪畫語匯與藝術風格。在水墨表達與青綠色彩之間,劉雲一面放膽融創,將油畫的光影表現乃至當代媒體的多元圖像與色彩意象融入水墨構成﹔一面沉潛心象,將靜水流深的田園氣象與城市生活的當代體驗相結合。在色墨交疊的重山復水之間,一種氤氳而瑰麗的鄉愁意象,在紙素間扑面而來,直抵觀者的內心。這次展出的新作,實現了從油畫到水墨畫的跨界與造境。
作為一個痴迷於創作的“勞模”,劉雲幾乎天天都在工作室的筆墨硯田中耕耘。自2014年開始,他每一到兩年都會舉辦一次個展:2014長沙·“跨界造境”,2016深圳、濟南、長沙·“雲峰有約”,2017北京·“靈山秀水”,2018年北京“清風掠過”,2019岳陽·“清風掠過”,2020衡陽·“清風掠過”,2021佛山·“風清雲跡”,幾乎每次展覽都會拿出全新作品。本次藝術展展出的近30件作品,其紙本水墨作品幾乎都是劉雲今年的新作。在展廳中將其幾件早期油畫挂出,正好提示觀眾能注意到,劉雲從油畫向水墨畫邁進中的精神一貫性和語言延展度。另外有從其作品中提取出的意象制作出雕塑作品,以及未來將要產生的裝置化作品形態,又是另一種形式表述的探索。
正如詩人諾瓦利斯的名句,“哲學就是帶著鄉愁的沖動,到處尋找家園。”作為一個主題意象,“逸景幻鄉”既是一個承載著濃濃鄉愁的語詞的諧音,又是一種對於失去的風景的烏托邦式的緬懷﹔既寄托於建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人文生態的“逸景”,即和諧的人居環境,又最終根植於每個人夢幻中的安放心靈的“幻鄉”,即理想中的精神田園。也正在這樣一種獨特的融合鏡像中,那種富有普世精神的崇高氣象,與傳統山水情懷的田園意象,在劉雲先生的畫作中自然流淌出來。
據悉,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楊曉陽,著名藝術家劉巨德、杜大愷,北京畫院院長、中國美協策展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吳洪亮,中央電視台數字書畫頻道董事局主席王平,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劉建,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陳鳳新,中國國家畫院油畫所所長趙培智,中國國家畫院培訓部主任邱雷,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易英、趙力,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湖南省美協主席曠小津,著名作家、長沙市文聯名譽主席何立偉,湖南省美協副主席、湖南省畫院院長石綱,湖南省文聯網絡文藝中心主任蔣蒲英,著名藝術家、湖南美術出版社原副社長鄒建平,湖南省美協副主席、湖南省畫院副院長黃禮攸,中南大學教授、藝術家蔣燁,株洲市美術館副館長譚麗,北京當代唐人藝術中心總監鄭林,芒果美術館館長、北京中藝達晨藝術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邱天等嘉賓、藝術家出席展覽活動。
展覽將持續到2023年4月30日,歡迎廣大觀眾免費參觀。
藝術家簡介:
劉雲,湖南岳陽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五、六、七、八屆理事,湖南省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副會長,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長城畫院副院長,中南大學兼職教授,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
創作活動及代表作被收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新中國美術史》《中國現代藝術史》《中國當代美術》《中國當代藝術文獻》《中國美術年鑒》《中國現代美術之路圖鑒》等。
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外重要藝術展並獲獎。部分作品被中國美術館、關山月美術館、濟南市美術館等國內外機構及個人收藏。2008年受外交部邀請創作的21米大型中國畫《靈山秀水•夢江南》永久陳列在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新辦公樓大使宴會廳,2012年受外交部邀請創作的大幅中國畫作品《瀟湘春暉圖》永久陳列在中國駐冰島大使館。國畫作品《夕陽無語山更靜》於2016年被外交部收藏並陳列於駐香港特派員公署。2017年11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靈山秀水——劉雲中國畫展』(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湖南省文聯共同主辦)。
出版有《劉雲作品油畫精選》《劉雲畫集》《山水清音——劉雲畫集》《跨界•造境——劉雲藝術檔案》《雲峰有約——劉雲中國畫作品集》《靈山秀水——劉雲中國畫作品集》《清風掠過——劉雲水墨作品集》《劉雲藝術檔案·2014—2020》等。(周聽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