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本网专稿

【农信活水润“湘”村】醴陵农商银行:金融引活水 产业添活力

刘宾 实习生 夏晓娜
2021年08月24日09:05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编者按:

在已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信贷管理部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为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金融机构,这对湖南农信的金融扶贫工作给予了最高肯定。如今,我国进入乡村振兴时间,“离农民最近、与百姓最亲”的湖南农信,将继续用智慧与忠诚践行为农服务、助农发展的初心和使命,用金融活水在三湘大地上浇灌出振兴之花。

“陶瓷易碎,但醴陵陶瓷产业不易‘碎’。”醴陵市孙家湾乡,湖南展鹏翔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汤群英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令人颇为好奇。

正要追问时,她道出了缘由。去年以来,该公司新车间建设存在1000万元资金缺口,醴陵农商银行先后两次雪中送炭,帮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并为其申请了利息优惠补贴。“困难之际,金融支持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让我们能稳定发展,所以才有醴陵陶瓷产业‘不易碎’的说法。”汤群英说。

湖南醴陵,与火结缘,因瓷生辉,釉下五彩瓷诞生于此,有“中国瓷都”美誉。在这片热土上,醴陵农商银行犹如一池活水,支持实体经济,浇灌特色产业,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服务能力。

精准服务打通企业发展“血脉”

醴陵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开展走访。醴陵农商银行供图

做图、勾线、涂色……湖南展鹏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彩绘工人灵巧的手指在白色瓷胚上翻飞,栩栩如生的图案便跃然而上。这些素胚经窑火高温煅烧后成为一件件精美瓷器,出口至国外。

“这次过来,主要是看看公司生产和新车间建设顺不顺利,资金上还有什么困难没有。”前去走访的醴陵农商银行孙家湾支行行长丁一军还未落座,便直奔主题,问起企业近况。

“有了前面两笔贷款,现在资金难题解决了,新车间主体结构已经完工,今年11月就能投产。”汤群英接话回答道。

这家成立于2011年的陶瓷企业,现有4个生产车间,日产能约2万件,在当地陶瓷行业中,规模并不大,属于小微企业。

“4个车间都只能做烤花工艺,素胚要从别的厂家购入,成本高,工期也难保障。另外,部分陶瓷产品申请了外观专利,不便委托其他厂家生产。”汤群英坦言,对公司而言,新车间承载着补齐生产链、扩大产能的重要作用。但是,1000万元的建设资金缺口,让企业负责人一筹莫展。

当时,刚调任孙家湾支行不久的丁一军,正在逐一到各家企业上门走访,宣传金融经济政策,寻找信贷资金出路。在与汤群英进行了一番面对面的交流,了解清楚企业面临的困难和资金需求后,及时为其解决了400万元担保性质的贷款,并根据当地相关政策,为他们申请了贷款利息财政补贴50%的优惠。

“通过享受利息补贴,公司直接节省了30多万元资金。”汤群英说,今年,新车间主体结构即将完工的关键时期,孙家湾支行又“雪中送炭”,为其新增了600万元“陶瓷贷”。

据了解,受抵质押品不足等因素影响,陶瓷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2018年,醴陵农商银行创新性地在全市推出了陶瓷产业专属信贷产品——“陶瓷贷”。主要面向先进陶瓷材料产业链企业,通过放宽准入条件,让企业采用集体土地抵押、产业基金担保、陶瓷企业自动生产线质押、订单、应收账款、经营流水、税收等多种方式获得贷款。

“新车间投产后,不仅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大幅缩短工期,可增加160多人就业,公司年产值能提高4000多万元。”资金难题解决后,汤群英感动地说,“对陶瓷产业而言,没有信贷的持续投入,就没有公司的一步步发展壮大。醴陵农商行与我们同舟共济,帮我们渡过了难关。”

丁一军介绍,孙家湾乡现有企业136家。如今,已有106家企业在醴陵农商银行孙家湾支行开立了结算账户,占比86%,单位存款余额3000多万元;80家企业在该支行发生贷款业务往来,占比59%,贷款余额1亿多元。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在醴陵市地方经济中,陶瓷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市陶瓷企业超过750家,年产值约500亿元,产品销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醴陵陶瓷产业事关千家万户就业,更事关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不仅不易‘碎’,也不能‘碎’。”湖南醴陵农商银行董事长谢海龙说,自“陶瓷贷”推出后,已累计发放贷款27.79亿元,全市190多家规模以上陶瓷企业中,有91家企业融资需求得到支撑。

此外,针对疫情中暂时出现困难的中小微企业,该行还通过调整还款付息安排、加强展期续贷衔接、合规简化贷款手续等多种方式帮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并采取设立快贷中心把审批权限下放、贷款手续简化等措施,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金融活水“贷动”乡村特色产业

醴陵农商银行孙家湾支行工作人员向农户宣传金融知识。醴陵农商银行供图

“没想到还能用林权抵押,2天时间就解了我们燃眉之急,感谢醴陵农商银行!”不久前,湖南省丹枫小镇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宋逢林激动地说。

该公司正在开发运营的醴陵枫溪谷是集餐饮住宿、旅游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民宿旅游景区,依山而建,风景优美,获得过“湖南十大民宿”“湖南五星级乡村旅游景点”等称号。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公司营收下降,流动资金不足。但由于缺乏不动产抵押物,导致融资困难。

大走访时,醴陵农商银行客户经理陈煜乾了解到这一情况,将此事进行了上报。该行董事长谢海龙十分重视,带队到现场考察,仔细研究项目情况、相关政策及产品制度,最终3天内为其发放了480万元贷款。

这是醴陵农商银行首笔以林权抵押为担保方式的贷款。

近年来,醴陵农商银行积极创新信贷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助力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以及特色农产品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7月份以来,醴陵市明月镇贺家桥社区农田里,缀满点点红星,椒农们迎来了“玻璃椒”的丰收季。只见农家庭院内,红艳艳的辣椒铺满一地,火辣热烈,煞是喜人。

“玻璃椒”是当地独一无二的辣椒品种,因其形似牛角、通身深红,阳光下,光滑通透如玻璃而得名。凭借辣中带甜、椒香浓郁的口感,醴陵“玻璃椒”备受国内外市场追捧,良好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不少人投身“玻璃椒”产业。醴陵市岩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彭志霞是其中之一。

作为土生土长的醴陵人,为了把家乡的“玻璃椒”打造成优势农业品牌,彭志霞以“公司+合作社+农户”为经营模式,在原先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农业公司,统一种植、收购“玻璃椒”,再将之加工成辣椒粉、剁椒等特色产品,销往国内外。

“多亏了农商行,不然,农户的钱都没法结。”对醴陵农商银行去年8月提供的一次帮助,彭志霞至今记忆犹新。“当时资金周转十分困难,但是公司生产经营许可证还在办理中,暂时无法申请企业贷款,也缺乏有效抵押担保物。”

醴陵农商银行贺家桥支行行长郭颖得知情况后,积极帮她想办法。交谈中,郭颖得知,彭志霞和丈夫都是共产党员,便灵机一动,及时为他们申请了一笔50万元额度的党员“先锋贷”,燃眉之急迎刃而解。“以前我们要到处找贷款,现在他们是把金融服务送上门。”彭志霞说,今年,醴陵农商银行又上门为她办理了200万元信用贷款。这笔资金,将支持她搭建智慧大棚开发二季辣椒以及添置一套全自动生产线。

目前,贺家桥社区“玻璃椒”种植面积从2016年仅有约150亩扩大到3000多亩,5年增长了近20倍。经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评估,如今“醴陵玻璃椒”品牌估值达到1.67亿元。

今年以来,醴陵农商银行已累计发放涉农贷款12948户,总金额25.47亿元,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金融活水。

(责编:李淑静、唐李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