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火宮殿人頭攢動。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鄒麟 攝
華燈初上,黃興南路步行商業街漸漸熱鬧起來,人頭攢動。街頭藝人撥弄琴弦亮出歌喉,餐飲店裡長沙特色美食飄香,解放西路一家家酒吧越夜越精彩,歌舞劇院和書店裡迎來一批批忠實的“粉絲”打卡……這是專屬於長沙夜經濟的獨特魅力。
繁華背后,有著無數人的堅守,有著“保姆式”的貼心服務。越夜越繁華、越美麗、越精彩的夜長沙,更是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的生動體現。近日,記者在長沙市優化營商環境協調事務中心組織的“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採訪中,切實感受到了夜經濟騰飛中的“長沙作為”。
“以前覺得政府服務很遠,現在覺得政府提供的‘保姆式’服務很近。企業的發展與政府服務分不開。”說到營商環境這個話題,文和友辦公室負責人葉鑫感觸頗深。作為長沙“網紅打卡地”之一的超級文和友,每到節假日期間總是人氣爆棚。“2019年國慶假期期間,每天都有數千桌客人,產生大量廚余垃圾。如果這些垃圾不及時清運,我們將無法繼續接待客人。”葉鑫介紹,正當他們一籌莫展時,天心區夜間經濟服務中心協調城管、環衛部門,派來一輛輛餐廚垃圾清運車,為企業解決了燃眉之急。
“天心區一直助力文和友打造上市企業,區委統戰部協調稅務部門和銀行、証券等專業機構與我們對接,指導企業上市﹔區市場監管局熱忱服務,高效率協助超級文和友內的個體戶辦理公司相關手續﹔長沙市和天心區文旅部門也大力支持超級文和友申報4A級旅游景區。”葉鑫介紹,超級文和友一年吸引300多萬人次前來打卡,這與各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分不開。
晚上8時,繁華的黃興廣場上人來人往,品美食、賞夜景、逛商場、看演出的市民游客絡繹不絕,熱情絲毫不受寒冷天氣影響。而此時,湖南首個“夜間經濟服務中心”——天心區夜間經濟服務中心開始工作,工作人員要一直忙到次日凌晨2時。
“為打造‘安全、方便、溫暖、時尚’的最美‘不夜天心’品牌,營造‘四最’(最方便、最賺錢、最安全、最親清)營商環境,持續推進天心夜間經濟繁榮發展,從2019年9月起,每晚8時至次日凌晨2時,天心區夜間經濟服務中心採用駐點辦公與巡查辦公兩種工作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設立‘夜間管家’,部門輪班駐點、多方協調聯動機制確保夜間經濟工作服務到位。”天心區委常委、區委統戰部部長劉向介紹,近年來,天心區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開放包容”的原則,大力營造活躍有序的夜間經濟環境。
日前,攜程旅行網旅游大數據研究院專家發布的《長沙文旅夜經濟大數據報告》顯示,長沙目前位列國內夜游人氣目的地城市第四。近年來,“新一線”城市長沙的夜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正在趕超一線城市。吃湘菜、看演出、聽音樂、逛酒吧等娛樂休閑成為長沙夜經濟的特色品牌。各部門創新服務,完善配套,加強治安防范,“保姆式”的貼心服務,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正在不斷打造夜經濟的“升級版”,為繁榮的夜長沙護航。(記者 劉琦 朱炎皇 鄧艷紅 通訊員 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