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政協常委、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讓農業文化遺產潤澤湖湘

2020年01月14日15:06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政協湖南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二次大會上,胡彬彬作了《建立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區,推動湖南經濟文化建設》的發言。楊楊 攝

人民網長沙1月14日電 (湖南兩會報道組)從湖南道縣玉蟾岩上萬年人工栽培稻種出土,到澧縣彭頭山遺址9000年前的稻作農業遺存,再到城頭山遺址7000年前的環濠農業聚落﹔從遍布於三湘大地上的被列入國家名錄的657個“中國傳統村落”,到湘南地區新近發現的傳承千年之久的代頭村“聯排別墅”﹔從雪峰山麓的數十萬畝人工梯田,到沅水之濱的雜交水稻發源地安江農校,不僅証明了湖南農耕文明是長江流域早期文明的基石,更說明了湖南在人類農耕文明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

2014年,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繼列入“第一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之后,又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足以証明湖南在人類農業發展史上的地位。

湖南省政協常委、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介紹,在世界人類文明史上,有關稻作文化最早、最重要的關鍵遺存物証都在湖南。湖南是農業大省,不但農耕文明歷史悠長久遠,而且農業文化遺產遺存遍布三湘。保護農業文化遺產,既有巨大的歷史價值,也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保護好湖南農業文化遺產,就是保護湖湘文化的根。湖南農業文化遺產大量承載著湖湘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信息,既是寶貴的且仍在活態傳承的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更是湖湘乃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根。在漫長的農耕生產過程中,先民在湖南這塊自然條件並不十分優越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通過利用種養結合、循環利用、水旱輪作、使用有機肥等傳統農業耕作技術,保持了土地的可持續性生產,見証了湖湘大地上悠久的稻作文明發展歷程,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湖湘文化。

“湖廣熟,天下足”的民諺,從明朝中后期開始,就成為湖南人最自豪的一句俗語。尤其在以農藥、化肥、機械等為主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的今天,保護與利用好農業文化遺產,就是在守護湖湘文化的根與源。如果湖南能夠率先建立起農業文化連片保護區,並有度有序地利用好,在全國會有著重要的示范作用,也會成為湖南面向世界的另一張舉足輕重的亮麗名片。它所帶來的經濟文化效益,不言而喻。

胡彬彬認為,保護利用好農業文化遺產,能夠推動旅游扶貧、助力鄉村振興。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切實保護好優秀農耕文化遺產,推動優秀農耕文化遺產合理適度利用。”2019年7月,因為代表了中國5000多年前偉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以及杰出的城市文明,良渚古城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不僅五千年的中國文明起源和國家歷史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而且申遺成功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就接待游客超過100萬人次。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與價值,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在於此。

據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的調研顯示,湖南省農業文化遺產很大一部分位於國家扶貧工作的重點縣、重點村。因其生態環境良好、民俗文化多樣、人文景觀豐富,所以也是優質的農業文化遺產資源地區。如果它們能夠得到應有的善待和重視,而且在保護與利用工作上做到位,對於推進湖南農村經濟、文化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旅游扶貧和生態文明建設等都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因此,應充分利用湖南農業文化遺產的資源優勢,將其有度有效地納入湖南的經濟文化建設之中,啟動調查摸底,劃定相關保護區,堅持保護與利用並重並用,發揮農業文化遺產效益,將 “文化資源”變為“文化資本”,進而轉化為“文化紅利”,讓這些農業文化遺產潤澤湖湘。

(責編:唐李晗、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