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建工小伙行走武漢 疫情中逆行的“正能量”

【查看原圖】
鄭能量在武漢當志願者。湖南建工集團供圖
鄭能量在武漢當志願者。湖南建工集團供圖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2020年02月18日13:39

人民網長沙2月18日電 “知道此行凶險,已抱必死之心,始明不懼之志。如果我命數至此死在了武漢,就把我的骨灰無菌處理后洒在長江裡,讓它漂回湖南。”1月25日,大年初一早上,長沙小伙鄭能量毅然駕車前往已經封城的武漢。

臨行前,他在朋友圈立下這道“生死狀”。

鄭能量,27歲,湖南建工集團華東工程局安徽分公司一名普通工作人員。人如其名,在這次疫情中,為我們傳遞著滿滿的正能量。

沒在武漢求學過、沒在武漢工作過、甚至也沒和武漢姑娘談過戀愛,在此之前,鄭能量和武漢完全沾不上邊……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在這種危情時刻如此奮不顧身?

一次逆行

不知道從什麼開始,鄭建華多了一個習慣,站在自家院子裡向北看。北邊並沒有什麼風景,那是兒子鄭能量所在的方向。“初一下著雨,他在院子裡冒雨站了蠻久,好像在考慮些什麼,然后抱了我一下就走了。”

本以為只是場普通的分別,但鄭建華在看到兒子的“朋友圈”裡“忠孝自古難全”這麼一句,傷心不已。“我隻能囑咐兒子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護,保証身體健康,照顧好家裡,不讓他擔心。”

300多公裡外的武漢,正開車運送患者。“希望能給武漢同胞做些什麼。”

1月25日,大年初一,晚上19:38,鄭能量站在清冷的武漢街頭,望著身邊不時疾馳而過的救護車,默默地在“朋友圈”裡發出了“忠孝自古難全”一段話。

就在當天下午,他從長沙寧鄉家中出發,冒雨開車4個多小時,驅馳300多公裡來到武漢。出發之前,他知道,武漢已經封城﹔他知道,武漢的疫情很嚴重﹔他知道,自己極有可能一去不返。

但是,他還是下定決心,誓去武漢,幫武漢同胞做點什麼。

到達武漢之后,鄭能量趕緊買來防護服和口罩,花了150元。志願做什麼呢?他在“朋友圈”這樣寫到:“我鄭能量志願進入疫區做志願者,志願接受最臟最累的一切任務,哪怕是扛尸,這都是我的選擇,也都是自己的社會責任。”

當時,武漢的公共交通已經停運。鄭能量是開車來的,應該可以幫助那些醫生護士上下班,還可以接送那些有需要的患者。在這過去的17天裡,他穿梭在武漢城內,先后幫助有需要的市民出行、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義務運送醫療物資,甚至協助運送死亡的患者。每天凌晨四五點入睡,早上9點出門,手機保持24小時開機,常常吃著飯就接到求助電話,一接到電話就立馬出發。

“志願服務,免費接送!” 很快,鄭能量就和武漢當地志願接送醫護人員和患者的愛心人士混熟了,迅速加入到了“武漢抗疫公益者聯盟”。團隊的力量顯然比單槍匹馬更大,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物資有保障了。

每天接送需要幫助的人,奮戰十七八個小時,跑四五百公裡路,餓了就吃碗泡面,困了就在車上打個盹,深更半夜把車開到橋洞下,裹一條毯子倒頭就睡。

1月28日,鄭能量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接到電話的一剎那,他習慣性問道:“需要用車嗎?你在哪裡?”對方沉默了幾秒,說明來意:“老哥,我聽說你從湖南來的,現在有地方住嗎?”

原來,這位武漢市民聽說了鄭能量的故事,主動提出要給他安排酒店住宿:“在人們最恐懼最慌亂的時候,有你這樣的人在為大家抱薪逆行,你不應該在寒風中獨自承受……”

那一刻,這個堅強樂觀的小伙子淚目了。

一場報恩

1月28日,鄭能量發了一條“朋友圈”,說救援隊強制讓他休息。

是什麼促使這個90后在讀研究生,來到武漢做一名直面生死的志願者?

鄭能量是這樣回答的:“我就是來報恩的。以前我家裡條件比較困難,在讀大學的5年裡,得到了政府和社區源源不斷的關懷,還有學校的獎學金、助學金。現在,我願意把這些溫暖和真情傳遞給他人。”

鄭能量家庭條件比較困難,母親患病生活不能自理,一度無法繼續學業,是政府和社區源源不斷的關懷給了他鼓舞。特別是在雨花區招生辦王雁虹老師的幫助下,他考上了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16年通過專升本考試考上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

2018年6月,他畢業於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畢業后曾在一所女子專修學院任教﹔2018年12月,到華東工程局安徽分公司安吉項目部工作。

鄭能量女朋友高秋蘭同為湖南建工集團本部華東工程局員工,據她介紹,鄭能量在讀大三之前叫“鄭鄭”。大三那年,他認識到社會應該多一些正能量,於是毅然把名字改為“鄭能量”,他希望自己能給世界帶來更多的正能量。

“他是一個勤奮、善良、有愛心的人。”高秋蘭介紹,鄭能量在大學期間表現很優秀,是因為他十分珍惜學習的機會,而且他很善於思考,很喜歡跟老師同學探討問題、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她說,大學時我們有一個同學意外離世,大家都很心痛,但是也沒再多做什麼。隻有鄭能量輾轉聯系上她的父母親,特意表達了慰問和心意。大學畢業后在專修學校任教時,一個學生的父親生病了,雖然鄭能量自己生活也很困難,但他還是捐了600元錢,我感覺到他很喜歡幫助別人,對那些有困難的人很能明白他們遇到的不易,很願意把關愛傳遞給別人,回饋給社會。

鄭能量此次支援武漢,在高秋蘭看來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她說她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禱,希望他能平安歸來……

“初見鄭能量,感覺人如其名,眼睛炯炯有神,剛毅洒脫,精神干練,上唇留點小胡子,滿滿正能量。”同在華東工程局安徽分公司安吉項目部的同事蘇自文對鄭能量印象十分深刻。

2018年底,鄭能量擔任安吉項目部辦公室主任,平時工作細心,勇挑重擔,不分臟活重活,都無半點怨言帶頭去干,都能圓滿完成項目交辦的一些工作任務,工作能力強。他為人正直,眼中容不得沙子,也以自己的為人與工作標准來要求別人,看不慣有些同事工作無擔當、互相推諉扯皮的態度,其剛毅的性格常常令人不舒服。但大家對他的批評卻是“服氣的”。

2019年1月8日,他在華東工程局微信工作群的自我介紹:鄭能量,我的名字確是好記,家裡人也希望我做人正、做事正,有正能量。同時寫了一首詩闡明心志:“晚生豪情入建工,且隨遠志赴華東。不敢身輕圖重擔,隻願共贏此路通。”

一道保障

2020年春節,這是湖南建工人攜手渡過最堅挺、最溫暖、最齊心協力的春節。因為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的日子,以鄭能量為代表的一大批“湖南建工人”堅守在防控疫情一線最需要的地方,詮釋著“一流、超越、精作、奉獻”的建工精神,讓年味中蘊含更多的責任和擔當。

“你做了一般人不敢做的事,我們以你為榮,為你感到自豪。你一定要注意安全,期待你凱旋歸來。” 鄭能量的安危始終牽動著集團領導的心。

2月10日,冒著瀝瀝細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看望慰問鄭能量家屬,並送上慰問金和慰問物資,表達集團黨委的關懷和祝福。葉新平董事長表示,在這個特殊的春節,鄭能量馳援武漢,舍小我為大家,在大疫面前用行動彰顯了建工人的風貌與“國企人”的擔當,同時也感謝家屬們的理解和支持,讓他能夠全身心地投入疫情防控一線。

同日,受集團黨委委托,華東工程局黨委書記談子林一行人,來到衡陽縣台源鎮柞木村鄭能量女朋友高秋蘭家中,為她及家人送去慰問品及新春問候,並連線鄭能量,了解他在武漢救援工作情況及身體狀況。

“你在武漢支援很不容易,我隻有一句話要叮囑你,一定好好保重身體,我們以你為榮,為你驕傲。”聽到談子林的囑咐,鄭能量十分感動。

“由剛開始的不理解到現在的自豪僅用了15天,15天看似是一個很短的時間、一個簡單的數字。”高秋蘭也表示,這段時間裡明白了很多,明白了鄭能量回報社會、奉獻自己的“報恩”行為,理解其不畏苦、不拒難、不怕死、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在祖國危難之際,你挺身而出,盡自己的力量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支持你!”

鄭能量,一個90后,用自己的善舉,詮釋著一個“湖南建工人”的責任和擔當,贏得了大家的感動和認可。

“逆險而行的你是我心裡最明媚的陽光,隻希望這次疫情能早點結束,你能早日安全回歸,別無所求。”正如高秋蘭的願望,我們期待這場疫情阻擊戰早日結束,期待鄭能量早日凱旋!(岳倩如 何力杰)

分享到:
(責編:唐李晗、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