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了訂單穩人心 湖南園區高奏復工復產“交響曲”

【查看原圖】
長沙經開區企業生產車間。黃姿攝
長沙經開區企業生產車間。黃姿攝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2020年03月02日15:43

人民網長沙3月2日 雨水之后,萬物萌動,春天已經在路上。馬路上的私家車漸漸多了起來,安靜的園區又響起了機器轟鳴的聲音,寫字樓裡有了晚上加班的燈光和敲擊鍵盤聲響春回。三湘大地,生機勃勃!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步恢復產能,搶佔廣闊市場……

近日隨著企業陸續復工,“復工率”一時成了衡量各地經濟社會秩序恢復情況的風向標。應對“復工潮”,湖南各大園區正有力有序有效地開展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

長沙經開區:全力戰“疫”復產有力

2月底,在長沙經開區的三一18號智能車間,鋼花四濺、機床轟鳴,一副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生產線上,“全副武裝”的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全神貫注地操作著各種機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

三一重工長沙園區已嚴格按照要求,提前部署了復工安全檢查。泵車裝配班班長蒲明俊介紹,進廠前要測體溫,進廠后要佩戴防護,廠區內每天殺毒消毒,還提供中藥飲品,確保萬無一失。

每年3月是混凝土設備的銷售旺季,部分產品的訂單已經排到了年中。但受突發疫情的影響,放眼望去,到崗工人比往年少了很多。

三一只是該園區在復工復產上的“冰山”一角。

在促復工復產上,長沙經開區積極引導影響力大、帶動力強、輻射力廣的產業鏈頭部領軍型企業率先復工,以上游帶下游、以龍頭帶配套,全面加快企業復工復產。重點聚焦用工密集型企業,全面筑牢防控屏障,做到外防輸入“關龍頭”、內防感染“斷源頭”、嚴防擴散“清裡頭”,確保復工一家、安全一家、成功一家。

全程派駐聯絡員開展“一對一”精准服務,與企業黨組織一道,認真履行體測檢查員、藥品領取員、篩查引導員、衛生督檢員、政策宣傳員、問題解決員等角色,緊盯重點部位、關鍵環節,確保企業疫情防控全覆蓋、無死角。

2月28日,長沙經開區還印發《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十二條措施》,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達產達效。根據《措施》,長沙經開區將支持企業疫情防控。疫情防控期間,對規模以上復工復產工業企業、重點建設項目涉疫地區人員、從事防疫一線工作的人員以及重點崗位工作人員(如食堂、門衛等)免費開展核酸檢測﹔園區籌備的相關防疫物資,根據企業的緊缺程度給予免費支持。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項目補貼同一企業最高100萬。

株洲高新區:提供防疫“彈藥” 指導企業“作戰”

連日來,早上8時許,株洲高新區各個復工企業的大門口已是“嚴陣以待”,佩戴口罩、體溫測量、手部消毒、信息登記等工作,是進門必經程序。一些有條件的企業,檢查人員還穿上了工業隔離服,手持體溫槍,噴洒消毒液,不給病毒“可乘之機”。

“打好防疫戰,首先要保障‘彈藥’。”據株洲高新區產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月27日,園區175家規模工業企業(剔除3家因退規和停產企業)已有168家工業企業復工,規模企業復工率達96%。園區提前採購、多方調度,目前已分批次向園區企業提供了42萬多隻口罩、2000多桶消毒液、300余把體溫槍等防疫物資。其中絕大部分為免費發放,全力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后的人員安全。

其次是把好企業人員防疫篩查的關口。目前,株洲高新區已對轄區2萬多名企業復工人員進行摸排篩查、登記在冊,並且“持續追蹤、每日更新”,確保“不留死角、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對湖北籍或疫區返回人員進行臨時隔離觀察,或暫緩返崗﹔對非疫區外地回來的、身體無異狀人員,以自費自願、政府補貼的形式,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指導復工企業“作戰”。企業復工復產前必須落實“七個必須”,復工復產后必須做到“五個嚴禁”。2月12日以來,株洲高新區(天元區)225名副科級以上干部在接受防疫知識培訓后,作為聯絡員陸續進駐企業,“一對一”指導企業復工復產,幫扶企業做好防疫防控。如,人員進門檢查、消毒是否到位,員工用餐是否分餐,辦公、生產、食堂等區域是否按時消毒,所有員工在生產、辦公區域是否全程佩戴口罩等。一旦有人員出現異常情況,衛健部門需在半個小時內上門檢查。

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傾情用心服務 企業開足馬力生產

“對於企業復工復產存在的問題,園區想盡一切辦法解決,我們新員工辦不了健康証,反映不到一個小時就解決了。”瀏陽經開區企業金磨坊食品公司董事長羅光輝為園區駐企聯絡員的服務點贊。疫情防控期間,瀏陽經開區幫助或協助92家(次)企業,解決了產品和原材料物流、消殺物資手續辦理、防疫物資採購、外地人員出入、武漢物資運輸等方面的問題。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園區企業正開足馬力加緊生產:惠科金楊綁定線項目的兩條自動化生產線開工后,日產超過4000塊液晶顯示屏;鹽津鋪子的產能已經達到80噸/天;湖南歐亞藥業貸款1000萬元,投入兩條生產線生產75%酒精消毒液,生產能力已達30噸/天。春光九匯300余名員工全部到崗,每月能生產中藥超微飲片1200-1500萬袋。

面對企業復工復產,瀏陽經開區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秩序恢復”,對於企業復工復產存在的各方面問題,園區傾情用心服務,全力支持和推動企業全面復工復產。

走進位於瀏陽高新區的長沙博大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戴著口罩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該公司主營汽車零部件壓鑄、模具設計與制造、機械加工、零部件裝配等相關業務,目前公司已廣泛與世界500強汽車零部件企業展開合作,作為大眾、博世、索恩格等客戶的全球供應商,出口業務佔整體比重25%。

“疫情防護要做好,訂單也不能耽誤,我們正加快節奏生產,公司和宿舍都實行封閉式管理,食堂、廠區、辦公樓每天進行2次以上清潔消毒,食堂實行分餐、分段、隔位方式,集中為員工熬制發配防疫中藥……“該公司人力資源總監趙美華趙美華介紹,目前公司正在消化年前的訂單,新的訂單也在源源不斷地到來,產能已經接近飽和。

博大科工這幾天已經通過海運往法國和德國發送了一批產品﹔而省內的下游廠家,包括位於長沙經開區的博世汽車部件(長沙)有限公司和索恩格汽車部件(中國)有限公司,則是用自己的物流來廠區拉貨。

“即使在行情欠佳的2019年,公司仍逆市增長,業務增長超過15%。”趙美華表示,因為疫情的緣故,公司的訂單多多少少減少了一些,但影響並不是很大,“接下來,我們將與企業上下游合作伙伴積極溝通、互相支持,繼續推動企業與產業的轉型升級。”

衡陽高新區:項目現場忙起來 復產率均達到100%

一天三次測體溫、排隊進車間、戴口罩上崗、分時段就餐……近段時間,衡陽高新區各規上企業的職工正以“戰時”狀態有條不紊開展生產。工地車間裡機聲轟鳴,為這個冷峻的初春平添了幾分暖意。

位於陸家新區的衡陽杉杉奧特萊斯廣場項目,已是一派繁忙施工的景象。現場施工的工人和各類管理人員總數達到600多人。受疫情影響,全國口罩緊缺,衡陽高新區第一家口罩廠泓坤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在抓緊生產后,第二家口罩廠安華醫療科技公司也在緊鑼密鼓地加快建設中。目前,衡陽高新區重點項目復工和規上工業企業復產率均達到100%,員工到崗率達到97%,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陸續開展。

為企業復工做好網上服務,衡陽高新區全面推行收件、出件、審批線上一網辦,已為復工企業在網上辦理各類証件、材料55件。對按規定確需提交紙質材料原件的,除特殊情況外,一律待疫情結束后補交紙質材料原件。

產業強則園區強,產業興則園區興。作為推動湖南省經濟發展的強引擎,項目建設的主陣地,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湖南各大園區一派“開局即決戰、起步就沖刺”的昂揚氣象。其目標所指,正是進一步增強湖南的吸引力、創造力和競爭力,推動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劉一西)

分享到:
(責編:何萌、唐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