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5月27日電 參差紅紫熟方好,一縷清甜心底溶。如今已是桑果的黃金採摘季,晴好的天氣催熟了一棵棵桑葚樹。在益陽市赫山區泥江口鎮橫堤村的桑葚採摘園,一眼望去,一串串、一簇簇絳紫油亮的桑葚果,悠閑地挂滿了枝頭。三五成群的游客手提籃筐,穿梭在郁郁蔥蔥的桑樹間,精心挑選每一顆桑葚果,邊品嘗邊享受愜意的美好時光。
近年來,橫堤村積極探索農業發展新模式,大力發展桑葚種植,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家門口的就業崗位。以採摘桑葚為例,每天需要20人以上,貧困戶優先,一天下來,一個人能賺到180元左右。此外,採摘桑葉、產品加工,都需要不少勞力。小小的桑葚已成為助力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新動能。
今年五一期間,來此採摘桑葚的人絡繹不絕。游客自己動手摘的果子,每斤收18元,開園當天摘下的量就超過了1噸。截至目前,園裡摘下的鮮果接近12噸。
“今年桑葚園畝產量在1200斤左右,兩年后,產量還將翻一番。”據桑葚園負責人董啟明介紹,他和另外兩名合伙人,於2019年投資150萬元建成了這片280畝的桑園,並成立赫山區啟明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明明是產桑葚果,為什麼冠名中藥材呢?原來,桑葚渾身是寶,不僅桑葚果多而甜,桑樹的枝葉根莖也可入藥。今年董啟明和另外兩名合伙人又投資了200多萬元,准備在干果加工和有藥用價值的桑茶制作上發展。
董啟明希望通過合作社的發展,慢慢地把當地經濟帶動起來,這也是他卸任村支書后的一種特殊情感。目前,合作社採取“公司+農戶+土地”的模式,每年按280塊一畝的土地租金價格支付給農戶,開始盈利以后,租金照常支付,而且還將三七分紅,每畝地的收入,農民得30%,合作社得70%,讓大家都成為股東。
董啟明表示:“下一步,我們合作社准備進一步擴大桑葚種植規模,豐富種植品種,解決更多貧困群眾的就業問題,帶動他們共同致富。”(王新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