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發展沃土 建設產業森林——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在踐行“三高四新”戰略中彰顯擔當作為

2020年12月14日17:44  來源:華聲在線
 

湖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明確提出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方向決定出路,戰略引領未來。作為打造“三個高地”的前沿陣地,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對標雄安新區,建設金陽新城,積極發揮兩園合並的疊加優勢,著力打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臨空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區、生態宜居智慧城市建設標杆區,在踐行“三高四新”戰略中彰顯園區擔當作為。

固本強基 以先進制造業挺起發展硬脊梁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當今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雲涌,搶佔制造業制高點就會贏得發展主動權。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在行動!

近年來,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全力聚焦主業,深化“三主兩特四鏈”產業格局,推動主特產業固鏈強基,連續三年榮獲湖南省級園區綜合評價第一名。

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智能裝備制造三大主導產業,以及健康產業、再制造兩大特色產業集結成鏈。顯示功能器件、生物醫藥(基因技術)、環境治理技術及應用和碳基材料四大產業鏈向高端邁進。1700余家企業構建起日益茂盛的“產業森林”,一批高端制造“燈塔工廠”生根開花。

藍思科技成為全球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外觀防護零部件行業的開拓者和領先者,是湖南最大出口額的企業,安排就業人員6.5萬人。豪恩聲學今年6月正式投產,將打造國內聲學產品行業領軍企業。華域視覺在園區建成中南地區最大智能車燈生產基地,其智能化水平達到行業領先。歐智通集成芯片暢銷全球,啟泰傳感建成國內首條金屬基壓敏芯片產業化生產線。

“惠科速度”成為各大媒體報道的高頻詞。項目於去年9月12日簽約,9月27日開工建設,11月26日啟動樁基工程,今年7月22日主體廠房封頂,10月9日第一台設備進場,每一個節點都是一場攻堅戰。

長沙惠科為何如此熱度不減?筆者在建設現場看到,雖然大雪已至,但這裡卻熱火朝天,總建筑面積達64萬平方米的“巨無霸”主廠房區已然矗立,數千施工人員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工作,將於明年2月上旬點亮投產。

長沙惠科第8.6代超高清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鳥瞰圖。

項目負責人介紹,長沙惠科項目是湖南近年投資最大的產業項目,也是園區打造先進制造業的一個典范。該項目總投資320億元,其主體廠房是全球最大的工業單體廠房,目前已進入設備安裝高峰期,主要生產8K超高清顯示面板,達產后將實現年產值150億元以上、稅收13億元以上,安排就業3500余人,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填補湖南顯示屏制造領域空白,成為全球領先的大尺寸面板生產基地。

泰科天潤功率芯片生產項目是碳基材料產業鏈企業,該項目總投資7億元,由國內首家專注於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硅功率芯片制造的領軍企業泰科天潤投資,建設年產6萬片6英寸碳化硅功率芯片量產線。目前,項目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和調試。投產后,將填補國內產業空白,實現國產功率半導體的自主可控,並帶動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光伏、軌道交通、船舶航空等下游產業。

泰科天潤效果圖。

3月26日,湖南南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成功登陸上海交易所科創板,園區累計實現7家A股上市企業,市值達2062億元。新三板挂牌企業5家,納入長沙市擬上市(挂牌)后備庫的企業有34家,納入湖南省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的企業有21家。上市企業總數居全省國家級園區第二,也讓瀏陽市上市企業總數穩居全省縣(市)排名第一。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生產力。今年以來,瀏陽經開區(高新區)牢牢抓住項目這個“牛鼻子”,共鋪排產業項目144個。截至目前,80個長沙市級重大項目完成總投資304億元,佔年度計劃的130%。25個項目實現投產,26個改擴建項目完成改造,10個項目完成建設,一大批高質量產業項目將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園區獲評2019年度全省產業高質量發展園區榜首,並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再制造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國家綠色工業園區。

獨木不成林,要想壯大發展,必須從“一枝獨秀”變成“產業森林”。園區將進一步放大藍思科技、惠科光電龍頭核心引領力,瞄准玻璃基板、偏光片等產業鏈上下游關鍵環節招大引強,加快打造顯示功能器件千億產業集群。依托爾康制藥、九典制藥等一批上市藥企,潛心培育天地恆一、安邦制藥等一批骨干藥企,打造百億級醫藥企業方陣。鼓勵藍思智能、宇環數控等優勢工程機械企業開展協同創新合作,持續壯大智能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提升產業間耦合度,推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大健康、智能裝備制造等產業融合發展,壯大發展能級,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筑牢實體經濟根基,以先進制造業挺起發展的“脊梁”。

藍思智能:自主創新技術打破國外同行壟斷。

智造引領 以科技創新催生發展新動能

樹高葉茂,系於根深,自主創新是園區構建“產業森林”的奮斗基點,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瀏陽經開區(高新區)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從系統思維的高度營造科技創新生態,建立以國內外科研機構、重點高校、龍頭企業為主力的產學研多層次創新體系。現擁有博士后工作站5個,建成國家級科研平台7個,省級科研平台49個,長沙市級科研平台46個。今年園區首家新藥藥效與安全性評價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授牌。九典制藥獲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天地恆一獲批建設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宇環數控與華中數控合作共建智能控制技術聯合實驗室。

園區出台《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政府引導扶持力度,對企業發放科技創新獎5075萬元。園區全力支持科研院所、高校與企業融通創新,以科技項目為推手,促進企業科技成果培育和轉化。今年共組織企業申報各類科技型項目522個,爭取項目資金支持7000余萬元。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將達17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值比重和結構優化程度在湖南省各園區中名列前茅。2020年,園區申請專利1060件,其中發明專利240件,專利授權880件。35家企業成功獲批省、市級小巨人。新增4家省級、55家市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車間)。

與此同時,園區大力推進創新載體建設,打造多層次、多類別雙創空間,現有3家國家級、2家省級眾創空間和孵化器,2家市級眾創空間,共有200余家小微企業入駐。

以智慧賦能產業,對標國際“燈塔工廠”,瀏陽經開區(高新區)打造了一批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智能制造“標杆企業”,助推“世界屏”“中國芯”“創新藥”“智造夢”等硬核產業強勢崛起。園區智能制造示范企業(車間)佔長沙市總數的18%。

啟泰傳感是科研成果轉化項目,談及其直徑不過五六毫米的芯片,公司董事長王國秋格外自豪:“它們的作用是完成力信號採集,非常精確地把壓力數據轉化為電子信號,傳送到接收處理終端。長期以來,這類核心技術和高端傳感器市場基本上被國外企業佔據。想要打破壟斷,就要敢於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

走進泰科天潤的辦公大樓,讓人驚訝這個來自北京中關村的創業團隊如此專業敬業,據公司董事長陳彤介紹,為了盡快讓項目投產,他們一邊組織辦公樓的裝修,一邊安裝設備調試,每天都在攻堅,他希望通過項目的量產,解決中國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功率芯片“卡脖子”的問題。

藍思智能的車間是一個高度保密的車間,隻見一排排機器人來回穿梭,該公司主要從事工業機器人制造、計算機軟件及智能化技術研發等,多項技術打破國外壟斷。

爾康制藥木薯澱粉膠囊開創世界植物澱粉膠囊量產先河,九典制藥外用貼劑技術研發能力領先全國,天地恆一依靠科技創新贏得市場,實現了逆勢上揚。“與原有生產車間相比,智能化車間產能提升了10倍,產品生產周期及能源消耗均有所縮短或降低,關鍵生產工序數控化率達95%。”天地恆一車間主管劉鋒介紹。

龍頭帶頭,園區輻射,園區創新型企業和項目奔流涌現。

—— 鹽津鋪子與金蝶軟件合作打造食品智能制造業的數字化標杆企業。

——菁益醫療創新產品“等離子”手術設備獲批上市;永和陽光研制的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抗體檢測試劑盒被全球創新診斷基金會向全世界推薦;永清環保攻克鍋爐氮氧化物超低排放關鍵技術。

——金陽烯碳與中南大學、天地恆一與湖南中醫藥大學、匯湘軒生物與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產學研項目合作及技術成果轉化。

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堅定不移推進科技興業、科技強園,持續推進“工廠革命”,以長沙惠科、豪恩聲學、華域視覺等為示范,打造一批國內頂尖高水平智慧工廠、無人車間、“燈塔工廠”。培育、壯大智能制造企業集群,實施倍增計劃。推動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應用技術在企業技改中的應用,打造新技術的“試驗場”、新模式的“練兵場”、新業態的“培育場”,著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開放融通 以先行示范鑄就競爭新優勢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對標區域發展戰略,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准,深入對接中部崛起、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

主動融入湖南自貿區、長沙臨空經濟港,精准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搶抓T3航站樓東拓、磁懸浮東延等一批大交通設施落地建設機遇,提速融入長沙主城區,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產城融合發展。

鼓勵商貿物流、電子商務、供應鏈外貿企業拓展貿易空間,推進建設物流作業、生產辦公、公共配套等基礎設施及“大通關”基地信息服務平台。

對標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理念,高質量編制金陽新城空間利用規劃,推進交通、產業、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以“葡萄串”式的組團對產業和城市進行布局,使山水與產城共融,著力完善生態設施建設;前瞻謀劃新基建項目,著力把金陽新城打造成為數字經濟無障礙、全融通的新高地。做好臨空經濟文章,在打造承載臨空產業示范區的重要片區、航空偏好型產業的集聚區上不斷加力。

在產業開放度上,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始終堅持開放包容,不斷提高“引進來”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競爭力。以投資者的眼光遴選項目、以合作者的標准運營項目、以收益者的態度服務項目,園區以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人才鏈、政策鏈融合為抓手精准招商,做實強鏈、延鏈、補鏈文章,推動形成上下游互聯互動、互通有無、協作有序的產業鏈。今年已引進產業項目73個,合同引資185億元。其中投資30億元項目1個,5至20億元項目13個、1至5億元項目24個。

向生“二胎”“三胎”發力是園區近年來新興招商模式。今年迪諾制藥、開元醫藥、天地恆一等7個“二胎”項目簽約,其中投資10億元項目1個,5億元項目4個,3億元項目1個。

舞動龍頭帶動龍身,園區充分發揮藍思科技、長沙惠科等顯示功能器件產業鏈龍頭企業“磁吸效應”,引進總投資30億元的顯示玻璃基板、總投資5億元的致德化學等一大批項目。

同時鼓勵企業“走出去”,與國內外著名科研機構合作實施協同創新,攻克科研難題。支持企業“兩條腿走路”,在穩住國內市場的情況下,積極開拓國外市場,實現國際國內雙循環。

厚植“發展沃土”,建設“產業森林”。園區堅持“筑巢引鳳”完善配套服務設施,確保項目快落快建快投。

“以企業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一直是瀏陽經開區(高新區)不變宗旨,從項目引進、落地建設到后續培育,招商合作局、行政審批局、產業促進局、經濟運行局、社會事業協調中心等核心部門全程護航,高效協同服務成為項目投產、企業發展的強力支撐。

依托市“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台的建設,將園區443項政務服務事項集中在一體機上自助查詢、辦理,實現24小時不打烊政務服務。在全省率先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先建后驗”改革試點,審批資料由169項減少到78項。園區今年還被納入湖南省相對集中行政審批權改革試點,權限下放將進一步提速審批效率。

“4個工作日就為我們辦好3項規劃手續,我們原計劃是8月15日前封頂,但現在我們封頂的時間反而提前了20多天!”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智勇說,“這裡的營商環境好,親商政策擲地有聲、惠企服務深得人心”。

如果說審批服務有章可循,那麼年初那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很多人措手不及。在這場與疫情決戰、與時間賽跑的攻堅戰裡,瀏陽經開區(高新區)思路清晰、准備充分、措施精准、管控到位,實施聯防聯控,園區規模工業企業3月初實現100%復工,確保了園區疫情“零發生”。

特別是在組織長沙惠科光電項目復工和藍思科技復產過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難和阻力,長沙惠科光電項目於2月10日正式復工,這是惠科在全國最早復工的基地,也為后期工程進度創造了條件。藍思科技到3月初復工人數達到5萬多人,為公司今年創下良好業績奠定了良好基礎。如今回想年初那場戰“疫”,感動了我們身邊很多人。

藍思科技總部大樓。圖片均由瀏陽經開區(高新區)提供

“瀏陽是一方干事創業的熱土,它未來的發展必定如同今夜的煙花一般絢爛,而我堅信,大家隻要深入接觸了解這裡,一定會愛上這裡。”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群飛曾如是說。

瀏陽經開區(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談文昌表示,園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站在“用戶體驗”的角度,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同時積極學習借鑒自貿區在審批、監管、商事、投融資等領域先進經驗,建立高效運作的服務模式,著力在優化制度供給、率先制度創新上走在前列,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吸引力的一流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面向“十四五”,園區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對標雄安新區建設理念,爭當踐行“三高四新”戰略的排頭兵,推動園區新一輪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建設金陽新城,為長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再造一個戰略載體、為長沙經濟布局優化再造一片優勢區域、為長沙城市功能升級再造一座現代新城。(李艷玲 唐 璐)

(責編:唐李晗、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