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韶山1月21日電 (記者 林洛頫)“近期,我們輸送負荷最大為4500MW,日輸送電量近1億千瓦時,是湖南外來電能的主力軍。”20日,國網湖南檢修公司韶山換流站黨支部書記蔣久鬆站在中央調度室內,指著顯示屏上的實時畫面說道。
±800千伏祁韶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簡稱“祁韶特高壓”), 是世界上首個以輸送新能源電力為主的特高壓直流工程,也是我國特高壓輸電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成果,對缺煤無油少氣的湖南而言,祁韶特高壓起到緩解電力供需矛盾,推動大氣污染防治的作用。
祁韶特高壓入湘,為湖南帶來低價“外來電”,不僅有效減輕了企業用電負擔、進一步促進湖南省電力需求增長,而且對企業提升產品競爭力,擴大經營規模,也具有重大意義。
佔地300畝的祁韶直流特高壓輸電工程±800kV韶山換流站坐落在湘潭縣的山坳中,作為湖南首個特高壓換流站,能大規模輸送風電、火電打捆清潔能源,日均輸送電量佔湖南電力總負荷近五分之一,是保障湖南電力供應的“生命線”。
國網湖南檢修公司韶山換流站副經理毛志平介紹:“截至2020年12月31日,祁韶直流自投運以來,累計輸送電量達621.2億度。2020年全年送電量215.62億度,2019年全年送電量171.52億度,同比增長達25.71%,送電負荷水平逐漸攀升。”
為確保大負荷運行期間祁韶特高壓穩定運行,國網湖南電力檢修公司展開大負荷專項設備特巡,加強核心設備狀態在線監測和帶電檢測,排查治理各類設備隱患和缺陷並進行故障應急演練,強化動態安全管控。
韶山換流站的設備超過1400台,巡視全站設備可不是個簡單差事,不但要做好隔離措施,確保人員和設備安全﹔還要把好運維質量關,嚴格按照換流站運維相關規定,做好監盤、巡視和日常維護工作,確保運行設備穩定可靠。
“我們通過運用無人機、機器人巡視消除人工巡視的盲點,通過照片審核比對,發現人工巡視無法查看到的缺陷隱患,有效降低一線員工的工作強度,讓電網重點、難點區域巡視工作更加科學、准確、高效。”蔣久鬆對比站內近幾年相關數據后,感嘆科技的便利和強大。
祁韶特高壓在彌補湖南省用電缺口的同時,將替換排放高、污染大的火電,大幅提升湖南全省的清潔能源佔比,可以說是實實在在收獲到一筆生態“紅利”。
據統計,祁韶特高壓建成三年多以來,相當於減少2千萬噸煤燃燒后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輸電規模相當於8個中規模火電廠發電量,為湖南顯著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有效改善湖南整體環境做出了顯著貢獻,送來的清潔能源成為湖南電網電力供應重要支撐點。
蔣久鬆表示:“隨著特高壓技術的不斷創新,相關設備國產化率也在不斷提高,特高壓部門也將在‘十四五’期間保障湖南‘三高四新’戰略實施,為地方產業、居民用電、社會用電提供穩定電力能源支持,為湖南省安全用電提供更加堅強的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