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聯重科黨委書記、董事長詹純新(受訪者供圖) |
人民網長沙3月7日電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制造業成本也在上升,國家近年來發布了多項政策支持制造業轉型升級,希望能夠打造智能制造產業生態圈,提升智能制造國際競爭力。
全國政協委員、中聯重科黨委書記、董事長詹純新在今年兩會上建議:用工業思維做工業互聯網,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
作為來自工業制造企業的委員詹純新表示,工業制造當前正處於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依托工業互聯網發展工業,是實現工業強國目標的關鍵。
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一方面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但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沿用消費互聯網的思維和模式,對工業互聯網的屬性體現不足,在專注、專業、專家等方面存在差距,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工業的轉型和升級。
對此,詹純新認為,工業屬性是工業互聯網的本質屬性,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根本在於發展工業,打造工業產品。但目前工業互聯網還被普遍認為是處於風口的相對獨立的行業,追求流量和跨行業全覆蓋,有消費互聯網發展模式的傾向。
同時,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在部分領域已取得一定成績,但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底層核心技術還存在一定差距。並且與制造工藝、產線設計、企業管理結合不緊。如何加快將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互聯、5G、大數據等底層技術應用於產品和產線之中,是當前發展工業互聯網亟待突破的專業瓶頸。
“總體來看,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具備獨特的優勢和潛力,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龐大的工業企業,領先的互聯網生態。但互聯網科技人才多集中在消費互聯網領域,少有既懂互聯網又懂工業制造、工藝和產品的專家人才。”詹純新表示:目前,除少數制造龍頭企業針對業務場景進行專門的投入和“原生”的人才培育、研究外,很多企業隻能以“嫁接”的方式利用互聯網企業的通用平台,在工業互聯方面的專家人才缺乏。
結合多年在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實踐與思考,詹純新認為工業互聯要強化“專注、專業、專家”的工業思維,基於工業制造的全流程、全產業鏈去運用互聯技術,從底層往上,從產業端做起,從產品做起,從車間做起,以新技術疊加工業思維,推動工業互聯網的發展。
詹純新建議:發展工業互聯網要強化工業思維,要注重從具備工業底蘊的工業企業中培育優秀的工業互聯網公司,加大對其的扶持力度,以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林洛頫 張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