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解“麻團” 新風吹落“貧困帽”

李芳森

2021年03月16日08:25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新田嶺村航拍圖。北湖區委宣傳部供圖

新田嶺村是個好地方。

地處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安和街道,距離城區僅20公裡,區位優勢明顯﹔五嶺山脈物產豐富,多種原生瓜果資源長滿山頭,產業發展有著天然基礎﹔同心河支流毗鄰村落,四季水旱無憂,引用灌溉都不愁……

有水引不出、有路走不了、扶貧資金也進不了村,2014年戴上省級“貧困帽”,也是這個“好地方”的“履歷”。

究其原因,在於老村不通“新風”,世代流傳的偏見與利己思想,堵住了發展的路徑,讓貧困在村落裡蔓延。而這如“一團亂麻”般的村落,在兩任扶貧隊的接力下,上演出一幕“人心齊、泰山移”的扶貧大戲。

新田嶺村梯田風光。北湖區委宣傳部供圖

一紙“千年債”的亂麻

低矮的住房裡,光線昏暗,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坐在一堆水桶中間。仔細一看,筒壁竟長著青苔。而在大大小小的20多個桶裡,裝著的是在外務工的兒子,每個月回村給母親准備的一個月生活用水。

“那幕場景實在讓人忘不了。”安和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黃飛仙回憶起在新田嶺村走訪調研的場景,至今難以忘懷。“我從那時候開始,便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清水引進每家每戶。”

想通水,談何容易。

新田嶺村,由山上的禮家洞村和山下的原新田嶺村合並而成。同心河雖從山上向北流過,卻不流到東邊的原新田嶺村。看似接條管道就能解決的事情,背后卻是兩村之間的“千年”矛盾:

由於缺水,原新田嶺村的外孫向禮家洞村的舅舅借水,寫了一個借條,借條上寫明借水十年,當年限快到之時,將借條上的“十”字加了一撇成了“千”字。

故事的真實性已無法考証,但因飲水問題引發的兩村之間的矛盾,確實存在已久。致使兩村之間老死不相往來,不通婚、不通水、不通路。

山上的水不下來,原新田嶺村村民隻能干著急﹔產業發展較好的禮家洞村,種養的稻米、瓜果、家禽也照樣出不去。原因在於兩村出山的道路,還是多年前修建的狹窄車道,貨車根本無法通行。原新田嶺村的村民們卡著這條出村的“經濟命脈”,不允許擴寬。

山上山下,原本應該親近的兩村人,矛盾不斷激化,共同陷入貧困的深淵。

海拔八百多米的高山上,新田嶺村的茶園迎來採摘期。北湖區委宣傳部供圖

兩任扶貧隊的接力

“來村裡前,我就做好了心理准備,但沒想到場面根本無法控制。”2017年3月,駐村扶貧隊員曾洪平接過前任扶貧隊的擔子,進入新田嶺村。

工作交接、貧困戶摸底、產業調查……前期的一切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直至7月份,一場干旱的到來,讓這個平日裡隱藏的火藥桶,險些爆炸。

“我從來沒在村裡看到過這麼多年輕人,山上山下兩撥人,拿著鋤頭、扁擔,隨時都有可能打起來。”曾洪平回憶,干旱讓山下的原新田嶺村無水可用,在外的數百名青壯年勞力通通回到村裡,准備用武力來爭奪水源。

其實,這並不是扶貧工作隊首次碰到的“硬釘子”。早在2016年,第一支扶貧工作隊進駐后,積極申請了扶貧資金60萬元用於修建飲水工程。但是,山上沒有一戶人家肯簽字,申請到的資金又退回去了。

扶貧工作如何開展?脫貧任務如何完成?問題既然出在人身上,那脫貧的路子,也自然隻能在人身上找。

讓曾洪平沒想到的是,脫貧的契機,也正是在這場“爭水”的矛盾中產生。

新田嶺村如今暢通的盤山公路。北湖區委宣傳部供圖

山上山下村的“移山”

“當時兩村發生沖突,其實兩邊都有‘帶頭人’。”曾洪平從中想出了兩村和睦的方法:抓住“關鍵少數”,一舉解決矛盾。

曾洪平所說“關鍵少數”,一是村裡的黨員們,一是兩邊的“帶頭人”,即山上的胡三民和山下的陳陶兵。

“黨員覺悟高,讓他們去幫忙做親朋好友的工作,把通水修路盡快提上日程。”曾洪平說,胡三民和陳陶兵如何“握手言和”,著實下了場功夫。

經過了解,曾洪平發現兩人私下裡並沒有矛盾,而且是“同行”——都從外地回村發展瓜果產業。“藝壓當行人,這就好辦了。”

扶貧隊和村委會在得知陳陶兵想發展八月瓜產業,就由村干部領著陳陶兵來到胡三民的種植基地學習,看著“老對手”挂滿瓜果的基地,陳陶兵心悅誠服。2018年,陳陶兵種植的150多畝八月瓜售罄。

得知胡三民計劃開發山下的古村,村干部就勸說陳陶兵做好村民們的工作,積極配合協助胡三民。2021年初,村子被正式授牌為第五批中國傳統古村落。胡三民也索性把合作社的辦公室搬到了山下。

矛盾消除了,通水、修路工作也迅速完成。如今,兩個村不僅共用著一股清泉、一條通途,還有一個村名。

“人心齊,泰山移,鄰裡和睦才是脫貧的關鍵。”採訪過程中,胡三民和陳陶兵都有這樣的感悟。在這股文明新風的吹拂下,新田嶺村2017年底成功退出貧困序列,55戶137人全部實現脫貧。

(責編:唐李晗、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