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提升治理腐敗效能——
張家界 磨快“利劍” 扎緊“籠子”
近日,張家界廉政網公布3名黨員干部被處理的消息,展現張家界市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去年來,該市紀委監委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不鬆懈,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治理腐敗效能不斷提升。
從嚴查處,高壓反腐有力度
面對疫情影響,張家界市紀委監委堅持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對於違紀問題嚴肅查處。
聚焦“關鍵少數”,突出“重點領域”,緊盯“重點崗位”,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嚴肅查處了張家界經開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張某,桑植縣醫保局原黨組書記、局長向某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
在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突出問題專項整治中,該市壓實行政監管部門責任,強化標前標中標后監管,加大違紀違法案件查辦力度,查處項目招投標領域相關責任人26人,追繳違紀違法資金980余萬元,公開通報典型案例9起,帶動了營商環境優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工作作風轉變。同時,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工作,全部辦結涉黑涉惡和“保護傘”問題線索。
去年,該市共立案766件,涉及縣處級干部20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709人,處置問題線索2158件,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31人,主動投案和主動交代問題100人。
跟進監督,以案促改有深度
為扎實做好以案促改“后半篇文章”,張家界市紀委監委出台指導意見,把案件剖析與對地方、單位的政治生態分析緊密結合,全市共發出紀律監察建議書93份。
就查處的法院系統領導干部嚴重違紀違法問題,張家界市紀委監委從6個方面向市法院發出紀檢建議。隨后該院明確了17項整改措施,編發《全市法院警示教育案例選編》,進一步嚴格執行《贓款、贓物及其他涉案款物管理暫行辦法》等。
張家界市國資委針對該系統發生的系列腐敗案進行深刻反省,建立完善以案促改工作台賬,梳理產權管理、項目建設、融資投資等廉潔風險點,修改完善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企業領導人員管理補充規定等各項制度。
一年來,張家界市紀委監委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處理2004人次,同比增加20.65%,其中第一、二種形態佔93.7%,結構更趨合理。
以案示警,警示教育有溫度
被黑惡團伙拉攏腐蝕的原經偵支隊長,被糖衣炮彈步步擊退的基層公安單位原負責人,被特權思想沖昏頭腦的交警……近日,在慈利縣公安局召開的一場“廉政主題沙龍”上,一個個鮮活的案例,給坐在台下的公安民警敲響了警鐘。
張家界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充分發揮查辦案件的“治本作用”,以“身邊案”教育“身邊人”,以“不敢腐”的成果促進廣大黨員干部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線。選取黨員領導干部嚴重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拍攝了警示教育片《背叛的代價》,並組織各級各部門觀看。
參觀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召開座談會、撰寫體會文章……查處一案、警示一片、規范一方。同時,對受到黨紀政務處分、現仍在職在崗的53人,張家界市開展回訪教育,幫助他們提高認識、改正錯誤,重新煥發干事創業熱情。(記者 寧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