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4月14日電 “‘二師兄’也有自己的芯片身份証,僅一周時間,3000頭活豬能貸3000萬!想都不敢想豬還能抵押!建行真是幫了大忙。”湖南百宜牧業負責人晏總激動地說。
開春,懷化鶴城區黃金坳仇家養豬廠獲得了170萬元“生豬貸”,一下子就把養豬規模擴大3倍。總經理楊小明望著第一批即將出欄的200多頭生豬,連聲稱贊道:“這下養豬再不用愁錢了。”
“豬糧安天下”,湖南是畜牧水產大省,對國家肩負著穩產保供的重任。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關於金融支持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部署安排,解決生豬產業企業融資難問題,建行湖南省分行主動作為,推出一系列工作方案及舉措大力重點支持生豬產業發展。
產品創新緩解“融資難”
老話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這是生豬養殖企業普遍面臨的抵押物不合規、不足值等大問題。在金融業內看來,生豬活體抵押貸款存在評估難、管理難、防疫難三大難點。一是評估難,豬肉的價格波動很大,而且豬的類型有很多,比如二元豬、三元豬等等,對豬的價格進行評估很難﹔二是管理難,豬一旦從豬圈裡出來,貸后管理難以証明這隻豬是誰的﹔三是防疫難,遇到豬瘟,豬圈裡的豬全部都要扑殺,風險較大。
長期以來,除了養殖行業的上市公司、國有企業以外,其他民營生豬養殖企業基本沒有融資渠道,存在融資難。近年來,建行在金融如何支持生豬行業融資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創新。
2020年,湖南建行與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湖南省養豬協會、廣州碼上服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四方共建“生豬活體抵押綜合服務平台”,給生豬打上二維碼耳標,實現對生豬全生命周期價值傳遞和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鏈條閉環監管,解決養殖場戶生豬活體資產難以評估、確權、抵押和監管等問題。
12月17日,湖南建行與省農業農村廳聯合舉辦“生豬活體抵押貸款助推生豬穩產保供與轉型升級專場推介會”,向14個市州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40個重點縣區,全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進行重點推介。為湖南生豬穩產保供提供了堅實支撐,更為湖南生豬產業的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踢出了“臨門一腳”。目前,“裕農生豬貸”已授信4.08億,余額1.68億。
多方聯動筑牢風險防線
抓住關鍵,抓住要害。在農業部門、生豬行業協會、金融機構、數據管理機構的四方參與下,生豬產業資產與風險管理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
目前,平安產險等公司推出了針對生豬養殖風險的保險產品。這類產品可以提供給銀行做保單質押,受益人為銀行。一旦發生大災風險,保險公司即啟動賠付,替養殖戶償還銀行貸款。
而農業部門的聯動參與,解決了生豬銷售授權問題。生豬出欄要開檢疫票。如果生豬處於質押狀態,農業部門不會開檢疫票,生豬企業就無法私自銷售,從而保証了質押品的安全﹔企業要銷售生豬,需獲得保險受益人(銀行)的同意,而且賣豬銷售回款需到指定賬戶。
通過技術手段,銀行可以遠程動態掌握養殖戶存欄數、出欄數、防疫數量、無害化處理數量等生產經營情況數據,有效防止養殖戶私自處置“生豬”等抵押物的風險,解除銀行對於抵押物失控顧慮。
產業鏈推動良性互動
目前,湖南建行還面向6萬多戶裕農通業主推出“裕農通業主快貸”,為生豬產業鏈的小微企業提供了一種純信用貸款解決方案﹔在永州雙牌試點,創新推出“鄉村四權貸”,為擁有鄉村“四權”的生豬養殖戶拓寬了融資渠道。
佳和農牧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南省年出欄量最大的規模化生豬生態養殖企業,擁有全國領先的自繁自養育種技術以及豐富的生態養殖經驗,近年來響應政策號召,致力將高產養殖管理技術及生態循環養殖系統普及到更多農場農戶。建行長沙河西支行正與佳和農牧進一步深化合作,探索以核心企業為主,向產業鏈上游農戶提供資金支持,充分調動生豬產業鏈客戶積極性,形成“銀、企、農”互動的良好局面。
湖南建行從創新擔保方式和合作模式、簡化辦貸流程、降低融資成本、強化風險防控等方面,打出了支持生豬產業發展的“組合拳”。截至3月底,已有76家生豬養殖、屠宰等產業上下游企業得到了建行信貸支持,貸款余額合計10.41億元。(龔茵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