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比“網紅”更“紅”的城市

2021年05月03日08:59  來源:湖南日報
 

  湘潭高新區已成為創新創業的一片沃土。 通訊員 攝

  4月15日,韶山毛澤東廣場游人如織。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李健 攝

  2020年8月3日,藍天白雲下的湘鄉市水府廟水庫,水清岸綠景色美。 通訊員 攝

  沿京港澳高速從長沙雨花收費站往南行駛約30公裡,便到達偉人故裡湘潭。

  湘潭,一座比“網紅”還要“紅”的城市,一代偉人毛澤東從這裡走出,彭德懷、黃公略、陳賡、譚政等將帥彪炳史冊。

  這裡文化巨匠雲集,群星璀璨。“國學大師”王闿運、世界文化名人齊白石、文化家族“黎氏八駿”、著名作曲家呂驥……他們的作品,被視作國家級“瑰寶”。

  “湘中靈秀千秋水,天下英雄一郡多。”豐富的紅色資源,深厚的人文底蘊,成就了湘潭“紅色旅游聖地”的美名。“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紅色旅游國際合作創建區”等一系列國家級榮譽紛紛加冕,湘潭在邁向世界級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進程中步履鏗鏘。

  紅色聖地,精神家園

  來湘潭旅游必到韶山。

  4月30日,記者沿京港澳高速經殷家坳互通轉滬昆高速,再上韶山高速,行駛70余公裡,便到達韶山。

  1893年,毛澤東出生在山水相依的韶山沖,這裡風光俊秀,但貧苦閉塞。

  1951年,毛澤東同志故居正式對外開放。由於山高路遠、泥濘難行,對於不少人而言,這座令人神往的“聖地”隻存在於報紙和畫冊中。

  1967年,隨著韶山鐵路開通,一曲《火車向著韶山跑》紅遍大江南北。全國各地的游客終於可以近距離瞻仰毛澤東同志故居。

  2008年12月24日,韶山高速開通,來韶山瞻仰毛澤東同志故居更加便捷。

  2014年12月16日,滬昆高鐵韶山南站通車運營,韶山旅游跨入“高鐵時代”。

  道路交通不斷優化,韶山旅游日益紅火。

  每逢節假日,毛澤東同志故居、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預約名額“一票難求”,毛澤東廣場、滴水洞景區游人如織,毛澤東紀念園、韶山烈士陵園游人如織……據統計,自1951年以來,韶山接待國內外游客逾億人次。

  坐擁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韶山不斷深挖紅色文化,推動觀光旅游向體驗型、參與型轉變。

  近年來,韶山打造了大型實景演出《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建成毛澤東“求學、求索”之路,引進“最憶韶山沖”文旅綜合體、棠佳閣文化旅游體驗園等,游客身臨其境,感受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

  預計今年6月開通的韶山至井岡山紅色旅游客運專線,將串起湘贛紅色文化走廊景區、景點,使韶山—井岡山紅色游成為熱門線路。

  文旅紅利,致富一方

  游完韶山,從韶山高速經楠竹山互通中轉,一路南行,1小時車程便可到達開國元帥彭德懷的故鄉——湘潭縣烏石鎮。

  巍巍烏石峰,高聳入雲。“五一”長假第一天,坐落在山腳下,由陶瓷坊、面條坊、豆腐坊、酒坊組成的烏石峰村“鄉村三十六坊”門庭若市,成為各地游客爭相打卡的“網紅”景點。

  烏石鎮黨委書記龔健康介紹,運用“彭總故裡”紅色旅游資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項目——烏石峰村“鄉村三十六坊”,53戶農家成為農耕文化體驗接待實踐基地,發展研學游、親子游,游客紛至沓來。今年1至3月,“鄉村三十六坊”實現經營收入25萬余元。

  走進烏石峰村,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做農家活、看農家景,成為旅游新時尚。湘潭縣依托彭德懷紀念館、周小舟故居、齊白石故居等紅色旅游資源的輻射帶動,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不斷優化湘之坊生態農庄、石潭農藝園、花石天馬農業示范園、梅林農業示范園等基礎設施,舉辦排頭鄉鳶尾花節、石鼓油菜花節、花石荷花節等,拉動旅游消費。

  湘潭市文旅廣體局局長張湘漢介紹,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湘潭市推出景區帶村、能人帶戶、“公司+農戶”及“合作社+農戶”等多種旅游扶貧模式,幫助貧困戶穩定脫貧增收。

  與時俱進,創新業態

  為保持鄉村旅游的新鮮度,湘潭市不斷探索推出旅游新業態、新產品。

  一輛輛白色房車燈火通明,一幢幢特色小木屋掩映在綠蔭中,一條條游道曲徑通幽……位於昭山鎮玉屏村的途居昭山國際房車露營地,規劃總佔地約700畝,集游客接待服務中心、房車營位、自駕車營位、輕奢帳篷營位、生態木屋樹屋及運動、休閑、餐飲、培訓等多種功能配套於一體。這一復合型國際房車露營公園,受到大批年輕人青睞。

  “瀟湘八景”之一的昭山風景區,京港澳高速、滬昆高速、長株高速穿境而過,是長株潭三市的幾何中心,也是三市“綠心”所在。景區森林覆蓋率近70%,有“三湘客廳”和“天然氧吧”的美譽。

  昭山文化產業園圍繞“文化立園、旅游興園、產業強園”,將昭山風景區打造成一流的文化旅游休閑目的地。園區建成並投入運營盤龍大觀園、昭山城市海景水上樂園、途居昭山國際房車露營地、恆大·養生谷四大園、白石生態藝術園、昭山古寺、觀音寺等旅游板塊。2020年,該園區成為全省唯一獲評國家級文化產業發展示范園區的單位。

  湘潭,已進入全域旅游時代。湘潭經濟因全域旅游更興旺,城鄉因全域旅游更美麗,百姓生活因全域旅游更富足。(記者 徐榮 蔣睿 通訊員 虞檳宇)

(責編:李淑靜、唐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