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5月6日電 黃政是中建五局第一批從事盾構機械維保操作的優秀青年員工,2013年進入中建五局,7年間先后在長沙、重慶、南寧、深圳等地參與地鐵盾構施工,盾構機維護保養累計達14台。
“地鐵虎將”“技術能手”“優秀工程師”......優異的工作成績,讓他獲得無數贊譽,然而他最愛的還是“盾構小神醫”這個稱號,一手拿著黃油槍,一手提著黃油桶,每天像老中醫一樣對盾構機進行“望、聞、問、切”,為機械“揉腿捶背”,無論是高溫日晒、還是泥土旁身,隻要能為盾構機“把脈治病”,他就覺得日子過得踏實。
“沒有披星戴月,哪來旭日陽光”
2016年9月,長沙地鐵4號線溁灣鎮站作為控制性工點,全線施工“命脈”,進入到盾構始發前緊鑼密鼓的籌備階段,“盾構小神醫”黃政帶領機電團隊日夜堅守在一線崗位,為盾構機快速掘進保駕護航。
盾構機拆卸吊裝是盾構施工重大風險源,連日來的暴雨,為當時的安全施工帶來了不小的壓力。轉場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但不能一味追求施工進度而忽視安全,為了確保盾構機安全順利始發,黃政24小時全程旁站,隱患隨時發現,隨時上報,隨時解決。通宵達旦、夜以繼日,就是為了在每道工序中擠出時間,拉緊節點,提前始發。
維保人員配置緊張、物資設備緊缺、現場臨電布置任務繁重……面對種種困難,黃政咬牙堅持著。經過一個月的連續奮戰,9月25日,溁灣鎮站左線盾構如期始發,但這其中的苦與樂,笑與淚,隻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懂。就像黃政經常說的那樣“沒有披星戴月,哪來旭日陽光。”
“這個泥漿浴洗得值了”
長沙的夏天悶熱難耐。盾構施工現場,雖遠離地面,但盾構機運轉產生的高溫卻比地面溫度要高上10度,普通人就是站一會兒,不出1分鐘,衣服將會完全濕透。黃政每天卻要高強度井下作業達12小時,每當問他累不累時,他總是憨憨地笑著說,“在工作中找到樂趣,你就不會累了”。
2017年8月,一個悶熱的午后,黃政所在項目的盾構機污水抽排隔膜泵出現故障,導致隧道內污水無法正常抽排,必須將隔膜泵單獨拆卸維修,然而隔膜泵是安裝在盾體內一個狹小的空間裡,泥漿充斥其中,操作空間小,施工環境惡劣,拆卸工作十分艱巨。
看著隧道內漸漸上涌的水位,黃政心裡十分著急,周圍的同事看到“盾構小神醫”也緊張了,心裡都捏了一把汗。而此時的黃政,沒有時間顧慮了,他迅速地拿起手邊的扳手,一腳跳進泥漿裡,扑下身子爬進盾體內,泥漿瞬間糊滿全身。
他找准故障位置,發現是膜片損壞后,將膜片快速更換,雙手扛起隔膜泵安裝回指定位置,隧道內的泥水漸漸褪去了。滿身泥水的“小神醫”,這才安心地爬了出來,看到圍上來的同事們,他憨憨地笑道,“大熱天的,這個泥漿浴洗得值了”。
失聯12小時后,他哭了
由於盾構機需要每天24小時持續掘進,盾構機維保管理人員必須隨時待命。“一顆心都拴在設備上,睡覺都不敢睡太沉,就怕臨時有狀況。”對黃政來說,凌晨在睡夢中被叫醒,晝夜顛倒早已是家常便飯。
盾構操作、維保人員是12小時工作制,30米深處的隧道內沒有信號,與外界處於“失聯”狀態,經常與家人不能正常聯系,隻有出洞了才能給爸媽打個電話。記得有一次媽媽生病住院,要做手術,當時他在隧道內值班,爸爸聯系不上他,當下班后,他才知道媽媽手術已經做完了,電話那頭媽媽的一聲“兒子,不要擔心,好好工作!”他的眼淚再也止不住了!
這就是打洞人的真實寫照,在地底堅守了7年的“盾構小神醫”黃政,用行動詮釋了“三牛精神”,用青春和汗水書寫著他的“盾構人生”,他秉承敬畏之心對設備進行精心呵護,為盾構機施工掘進保駕護航。
長沙地鐵6號線6項目是黃政參與建設的第四個項目,項目部全體員工艱苦奮斗、攻堅克難,實現了安全施工、品質保障,按計劃完成雙線“貫通”,長沙地鐵6號線將於2021年底實現試運營。(林洛頫 王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