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湖南要聞

黨代表風採|李志堅:以高質量的科技創新服務引領高質量發展

2021年11月27日21:47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深江1號”海底隧道盾構機。湖南省科技廳供圖
“深江1號”海底隧道盾構機。湖南省科技廳供圖

人民網長沙11月27日電 (李芳森)湖南省人民會堂,隨著中國共產黨湖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的進行,“黨代表通道”也接連開啟。

在首場“黨代表通道”上,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湖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李志堅走上紅毯,圍繞全面提升湖南科技創新的核心競爭力,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回答了記者提問。

李志堅驚喜地發現,此次黨代會報告中特別提到,把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創新引領全面創新,使湖南成為原始創新的重要策源地、關鍵核心技術的重要誕生地、重大創新平台的重要集聚地、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承接地、一流創新人才的重要匯集地。

對於李志堅和湖南全省科技戰線而言,這無疑是為當前和今后五年科技創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任務。

五年實踐 湖南科技創新高速發展

對於湖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的大會主題,李志堅感觸頗深。

在岳陽工作期間,李志堅兼任城陵磯港區工委書記,領頭創建城陵磯綜保區,建設基礎設施、建立運行體制、制定政策體系,服務全省成功申報國家自貿區,城陵磯港區目前已成為湖南省改革開放高地的橋頭堡,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

在工信廳工作期間,李志堅積極配合主要領導大力推進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建設,主抓黨建工作和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人才隊伍建設,為全省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撐﹔

調任省科技廳工作以來,李志堅圍繞科技自立自強,堅持“四個面向”,大力組織實施“七大計劃”,奮力推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

結合五年來的工作實踐,李志堅深刻領會了“三個高地”之間的內在邏輯、豐富內涵: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是目的,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是保障,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是關鍵支撐。三者有機聯系、互為條件、互相促進。

“‘三個高地’彰顯了服務“國之大者”與發揮湖南優勢的緊密結合,對湖南的發展極具重大的戰略意義。”李志堅表示,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十三五”期間,湖南省科技創新高速發展——全社會研發投入總量實現翻番,高新技術企業數增長3.75倍,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6倍。今年,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將雙雙突破萬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將超過萬億元。

五年暢想 勾勒“四高一生態”發展藍圖

李志堅說,未來五年,全省科技系統將按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的決策部署,堅持“四個面向”,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現代化新湖南提供強力支撐。重點抓好“四高一生態”:

搶佔產業制高點。圍繞“3+3+2”產業集群建設,凝練“卡脖子”技術清單,重點實施十大技術攻關項目,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為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提供戰略支撐。布局10大前沿交叉領域領先技術,引領培育新興未來產業。實施10大農業千億產業鏈創新工程,助力鄉村振興。強化碳達峰碳中和、生命健康等領域技術攻關與示范推廣,提升民生福祉。塑造10大技術應用場景,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孵化平台與服務體系,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科技金融發展,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搶佔技術制高點。立足湖南創新資源稟賦和“三超”等優勢特色,在基礎研究和顛覆性前沿技術領域布局開展10項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取得一批“從0到1”的突破性成果,大力推進原創技術的工程化、產品化,引領新興產業發展。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加強基礎學科和交叉前沿學科布局,提升科技創新源頭供給能力。

搶佔人才制高點。深入實施芙蓉人才行動計劃,構建全鏈條、全譜系的人才引培體系,形成結構更為合理、銜接更加緊密、支撐更加有力的高層次人才梯隊成長格局。重點培育一批具有深厚科學素養、長期奮戰在科研第一線,視野開闊,前瞻性判斷力、跨學科理解能力、大兵團作戰組織領導能力強的戰略科學家,在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中遴選一批具有戰略科技人才潛質的科技領軍人才,打造一支能挑大梁、當主角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優化人才服務支撐體系,落實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措施。完善人才評價與激勵機制,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激發人才內生動力。

搶佔平台制高點。創建長株潭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培育岳麓山種業國家實驗室,優化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新型實驗室體系和技術創新中心體系。在生物種業、算力算法、北斗應用、材料、先進制造、生命健康等領域培育建設若干國家級重大創新平台,謀劃建設10大科技基礎設施。

營造一流創新生態。強化科技創新政策支持,推進10項重點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完善創新政策體系,深化科技金融融合,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實施科技型企業“十百千萬”培育工程,加強高校協同創新,改革賦能科研院所,壯大新型研發機構。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深化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創新體系效能。促進創新生態、制造生態、應用生態深度融合,推動創新服務制造,制造服務應用,應用促進制造,制造促進創新,以高質量的科技創新服務引領高質量發展。加強科學普及與推廣,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與創新文化,營造尊重科學、崇尚創新的濃厚創新氛圍。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