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人民日報看湖南

楊意紅:“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農民收成更好”

本報記者 顧仲陽
2022年02月22日14:1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60年培育300多個辣椒新品種,楊意紅——

“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農民收成更好”(講述·一輩子一件事)

楊意紅在查看辣椒生長情況。彭紅霞攝

1985年,高校老師在參觀楊意紅(右一)的試驗田。資料照片

人物小傳

楊意紅,1941年出生,湖南瀏陽人,曾當選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1986年獲得“全國農村科技致富能手”稱號,2006年獲得“星火科技二傳手”稱號。他先后培育出300多個辣椒新品種,其中30多個品種在全國廣泛種植。

這兩天,湖南省瀏陽市葛家鎮楊意紅的辣椒育苗大棚裡,一排排辣椒苗正茁壯生長。“今年我們單獨辟了兩塊地,開展虫媒授粉代替人工授粉的試驗。”除了育苗和技術攻關試驗,楊意紅還擔任技術顧問,幫助建設辣椒基地,提升產量和品質。

和辣椒打了60年交道,先后培育出300多個新品種,培訓雜交育種技術人員1000多人次、豐產栽培能手5000多人……辣椒是楊意紅一輩子的事業,如今81歲的他,仍然堅守在辣椒育種一線。

“培育新品種辣椒帶動農民增收,是我做研究的最大動力”

“我是農民的兒子,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農民收成更好。”愛鑽研、敢闖敢試,1956年,年僅15歲的楊意紅便成了一家青年農業化工廠的負責人。然而他卻帶領一群年輕人搞起了蔬菜育種試驗。

1961年,楊意紅擔任鄉裡的農業技術員。雖然隻有小學文化,但他干勁十足,向書本學、向能人學,還經常去敲大學與農科院專家的門。憑著一股子鑽勁,他成了當地有名的農技能手。

1982年分田到戶后,楊意紅回到家中務農。他包制種、包技術、包銷售,帶領150多戶農民種西瓜,1986年還創辦了一個民間果蔬實用技術研究所。在他的帶動下,瀏陽涌現出了好幾個蔬菜種植大戶,楊意紅也被評為“全國農村科技致富能手”,並當選為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

當地農民一直有種長線椒的習慣,並自發形成了一個小型辣椒市場。可當地辣椒產量不高、上市時間短,椒農要想增收,必須突破品種瓶頸。

“培育新品種辣椒帶動農民增收,是我做研究的最大動力。”楊意紅從農戶家中找到了幾百棵合適的單株,開始了辣椒育種事業。隨著辣椒品種越來越好,楊意紅的辣椒育種事業也越做越大了。

1987年的初冬,楊意紅帶著30多名老鄉,到海南三亞去做辣椒育種,並逐年擴大了育種規模。后來,瀏陽農民在海南種植辣椒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每年運回湖南的辣椒就達10多萬噸。

“我們培育的多個新品種不僅在湖南推廣,還被引入到廣東、廣西、雲南、陝西等省份,得到了農民的廣泛好評。”楊意紅說。

“多做試驗比匆忙入市好,新品種要經得起考驗”

品種改良,創新無止境。怎樣才能讓辣椒抗高溫、更高產?2011年,70歲的楊意紅著手攻克這個難題——用從外地引進的辣椒做父本、本地辣椒為母本做雜交試驗。

楊意紅不記得自己翻閱了多少資料、跑了多少趟省城求助專家。2014年,雜交試驗終於獲得了成功,一棵3米多高的辣椒樹,成了大棚裡一道亮麗的風景。

“當時,本地辣椒一般是一年生,而這棵辣椒樹第一年基本沒挂果,第二年非但沒枯死,還長滿了紅辣椒,樹頂則持續開花、結果,高產期持續了3年。”楊意紅說,新品種能實現畝產辣椒6000斤以上。

更讓楊意紅滿意的是這棵辣椒樹的抗溫性——一般氣溫到了35攝氏度本地辣椒就不挂果了,而這棵辣椒樹在氣溫達到40攝氏度以上時還能結果。此外,它產出的辣椒適合干鮮兩用,辣度也高,從中提取的紅色素、辣椒素質量也很好。

這麼好的新品種,楊意紅卻不急於推廣,他有自己的考慮:“多做試驗比匆忙入市好,新品種要經得起考驗。試種效果好,再去推廣。”秉持著對農民和消費者高度負責的態度,楊意紅研發的30多個辣椒新品種通過審定后在全國廣泛種植,每年種植面積超過20萬畝。

“有一絲成功的希望,我就要去嘗試”

楊意紅先后培育出多個辣椒新品種。不少人夸贊他,楊意紅心知這是大家對他的肯定,更是一種激勵:“在培育新品種的路上,99%都是失敗的﹔有一絲成功的希望,我就要去嘗試。”

2016年,湖南湘陰的樟樹港辣椒遇到了急需提純的問題,很多技術人員攻關都未成功。最終,這個任務交到了楊意紅手中。

楊意紅專門將種子帶到海南去選育,一開始效果也不理想。反復遇挫后,他又精挑細選了1300多株試驗苗進行選育,最終挑出幾棵最好的,移栽到瀏陽。經過多年的努力,樟樹港辣椒提純難題終於得到解決。

“我希望培育出來的新品種能讓市場滿意、椒農開心。”這些年,最讓楊意紅驕傲的是,為老家培育的葛家“雞腸子辣椒”獲評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2018年7月,葛家“雞腸子辣椒”正式上市,同時作為重要的產業扶貧產品,從葛家鎮走向全國。在河南南陽,以“雞腸子辣椒”作為母本的“辣豐3號”辣椒種植面積超過1萬畝。

專注助農,不求回報。談到下一步打算,楊意紅表示,隻要自己還干得動,就會一直干下去,“我希望能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記者手記

勤奮好學

做出不凡事業

楊意紅是個農民,卻能鑽研出不少種植技術,靠的就是愛學習、肯鑽研。

楊意紅的辦公室裡,除了幾台連接大棚物聯網的電腦,幾個大書架最為顯眼。書架上的書,經過多次翻閱,很多都已泛黃、卷邊﹔一本本密密麻麻的筆記,更是記錄了他的勤奮與好學。

“勤學習,多思考,技術才能緊跟時代跑!”這些年,楊意紅向書本學、向互聯網學、向能人學、向專家學,培育出一個個辣椒新品種。如今年過八旬的他,仍然每天早上5點起床,天一亮就扎進大棚忙活,得空便在辦公室裡看報、看書……他用自己的勤奮好學,做出了不凡的事業,也啟示我們:堅持學習,勇於實踐,不斷成就更好的自己,就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貢獻更大的價值。

《人民日報》( 2022年02月22日 第 06 版)

(責編:李淑靜、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