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邑添新顏 楚溈兒女增幸福——寧鄉市全力推進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綜述

![]() |
亮月湖公園一角。受訪單位供圖 |
秋高氣爽時節,走在寧鄉城區的大街小巷,處處綠樹成蔭、滿目蔥蘢、鮮花綻放……不論是外地來寧的過客,還是久居於此的市民,都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城區環境更優美、空氣更清新、城市更宜居。
寧鄉是出土四羊方尊的南中國青銅之鄉,是劉少奇、何叔衡的故鄉,是全國百強縣、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自寧鄉市提出創建國家園林城市以來,城市綠地面積大幅增長,城市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市民身邊的綠色景觀愈發精致,一幅秀美的生態文明長卷在楚溈大地徐徐展開。
謀篇布局 高位推進國家園林城市創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多次將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納入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的鮮明主題,並明確提出2023年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目標。”市園林綠化維護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自寧鄉市明確提出創建國家園林城市以來,成立了專門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加強頂層設計,做到全市創建“一盤棋”,構建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創國園責任體系。對照國家園林城市創建的標准要求,寧鄉市頒發了一系列園林綠化行業的規范性文件,健全了該市城市園林綠化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的規章制度、政策和標准,使我市園林綠化行業管理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
當前,寧鄉市城市園林綠化相關規章制度、政策和標准較為健全﹔城市綠化主管部門明確,職能職責基本清晰,人員穩定,園林綠化管理規范﹔各項專業規劃已基本編制完成並有效實施到位,《國家園林城市申報與評選管理辦法》中所規定的七項申報條件我市均達到要求。
今年6月15日,市長辦公會審議通過了創建工作方案和領導小組設置,並明確了創建組織機構和各成員單位的責任分工,為全市下一步開展創建工作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7月20日,寧鄉市又組織召開創園工作推進會,將創園工作進一步作了具體安排部署。各相關單位、部門對照差距排任務,抓緊時間搞建設,工作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目前,寧鄉市創園申報工作已完成,其他各項工作均按計劃順利推進,並取得初步成效。
通過最新遙感調查,目前寧鄉市建成區綠地率達40.33%,綠化覆蓋率41.8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33平方米/人,都已超過國家園林城市新標准的要求,其他各項主要指標也基本符合國家園林城市標准,為寧鄉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打下了堅實基礎。
因地制宜 社區公園提升市民生活品質
“這裡之前是一塊比較臟亂的閑置地,現在建成了美麗的社區公園,給我們周邊群眾及學校提供了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也讓家長在接送孩子的時候有了一個美好的等候點。”溈東中學旁的銀河社區公園內,正在公園健身的王女士說道。
銀河社區公園位於歷經鋪街道長郡溈東中學北側319國道旁,建設面積4100平方米。原為長郡溈東中學停車場周邊閑置地,長滿了雜樹雜草,形象破敗。寧鄉市投入50多萬元按照社區公園的標准在場地內規劃游步道、戶外健身活動場地和健身器材等基礎設施,設置兩座仿古木結構六角亭和一個木結構的長廊﹔沿游步道布置休憩坐凳,栽植遮蔭效果和觀賞效果俱佳的欒樹,並配置多種花灌木,為周邊市民和臨近學校的學生、家長營造一個視野開闊,景觀優美,林蔭舒適的綠色宜人空間。
出門步行可及的社區公園是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的重要節點。為有效增加公園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確保大部分市民出門能就近有公園活動場地,自寧鄉市提出創建國家園林城市以來,著力完善社區公園建設,提升公園服務設施,在原有八一山社區公園等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新建、改建銀河社區公園、兆山路社區公園、園林新苑社區公園、文體中心社區公園、白龍路社區公園、合安社區公園等社區公園。在扮靚城市的同時,社區公園成為市民就近活動的好去處,讓市民的生活品質不斷提升。
見縫插針 “口袋公園”增添市民袖珍之美
“感謝黨和政府將這裡建設成‘口袋公園’,為周邊居民提供了一個舒適漂亮的綠化環境,也讓我們出門就有一個休閑健身的好去處。”在文體南路朝霞苑“口袋公園”,住在附近的吳先生說道。
朝霞苑“口袋公園”位於一環路與文體南路交叉口西北側,朝霞苑南邊,總面積1300平方米,開發前為大禾醫院旁邊一裸露黃土的小丘,場地西側有一株冠大蔭濃的大樟樹。周邊有大禾醫院、朝霞苑、304老居住小區和一環路周邊的自建房,人口密度較大,周邊綠地率較低,周邊居民戶外活動空間有限。
此處按照創建惠民的理念進行“口袋公園”建設,規劃了游步道、戶外健身活動場地、坐凳等基礎設施﹔並充分利用場地原有的大樟樹設計了一座六角亭,整個小丘上計劃栽植冠大蔭濃的遮陰喬木和花灌木,為周邊居民營造一個景觀優美、小巧精致、便捷舒適的戶外活動空間,目前已完成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在11月份完成綠化建設。
據悉,寧鄉市積極推動國家園林城市創建,以滿足市民的實際需求為落腳點,利用城區街邊“邊角料”區域,新建、改建了朝霞苑“口袋公園”、振寧路“口袋公園”、塘灣小游園、金鳳小游園、正農古街小游園、民生路“口袋公園”、廟坡路“口袋公園”、319廣場街角花園、向前小游園、金葉小游園、龍溪路小游園、泊心雅境小游園、和德“口袋公園”、和諧“口袋公園”和華都麗景“口袋公園”等15處實用性強、貼近群眾生活的“口袋公園”,目前部分已投入使用,部分還在進行綠化建設,預計今年11月底全部完成建設。
“口袋公園”建設主要實施增花添彩、栽植彩葉植物、投入健身設施,建設休閑庭院、休息長椅等配套設施,這15處“口袋公園”全部建成后,能極大地方便市民就近休閑游玩和鍛煉,讓廣大市民“開窗見綠、出門進園”,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多層發展 立體綠化營造舒適城市空間
“以前我在一中這裡經過,圍牆為透視牆,沿圍牆花壇內有較多建筑垃圾。現在,搞了立體綠化以后,經過這裡時灰塵更少,空氣更好,我們散步也更舒服了。”二環路一中段家住嘉誠花園小區的居民李女士表示。
一中圍牆立體綠化項目位於二環路寧鄉一中段人行道旁側,建設前南邊為透視圍牆,東邊和北邊為裸露擋土牆,沿圍牆花壇內積水嚴重,土壤內夾雜了較多建筑垃圾。項目實施中清除了原來的垃圾土,鋪設300多米排水管排除積水,回填種植營養土160立方米,栽植意大利絡石629.7米,同時在花壇內增植時令鮮花16800盆,大大提升了該段景觀效果。
市園林綠化維護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立體綠化是城市綠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豐富城市綠化景觀重要而有效的方式。發展立體綠化,可以增加城市綠量,緩解熱島效應,滯塵、減少噪聲和有害氣體污染,營造和改善城區生態環境﹔還能保溫隔熱,節約能源﹔還可以滯留雨水,緩解城市內澇壓力。同時,立體綠化能豐富城區園林綠化的空間結構層次和城市立體景觀藝術效果,是城市發展的生態補償方式。
為打造立體綠化示范路段,美化城市立體空間,市園林綠化維護中心對照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要求,計劃在全市20多個點位進行高標准的立體綠化建設。包括立交橋、道路和廣場邊坡、圍牆、山體邊坡等處,目前,寧鄉一中、人民醫院、合安小學等處圍牆,文體南路等道路和廣場邊坡、春城北路與學府路立交橋等15處節點立體綠化建設已全部完成,極大地提升了城市形象,形成了較好的景觀效果,為市民營造了健康舒適的多樣化城市空間。
與此同時,寧鄉市始終注重市民出行、活動和休閑游憩環境的建設與提升,高標准完成了金洲大道、寧鄉大道等多條城市主次干道和支路的綠化提質工作,通過栽植冠大蔭濃的高大喬木,構建了城市道路林蔭體系﹔完善提質了中心城區13條、57.2公裡城市綠道,將中心城區各類綠地串聯,構建了園林綠化活動空間網絡﹔加強居住小區和單位庭院綠化建設,認真推進園林式單位居住小區創建,目前省級園林式單位、小區42家,市級園林式單位、小區83家。
齊頭並進 生態保護地域特色亮點紛呈
“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涉及面廣量大,並非一個部門或幾個部門參與就能做好的。自我市明確提出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后,便在全市動員、全民參與,勠力同心,全力以赴,深化對標創建標准,持續推進各項創建工作,目前各項創建工作齊頭並進,亮點紛呈,2023年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步伐鏗鏘有力。”市園林綠化維護中心書記、主任黃獻文說道。
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寧鄉市堅持生態立市,高標准推進城市生態建設,有力保護城市自然山水骨架,構建了三條城市生態廊道﹔科學編制了《寧鄉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城市濕地資源保護規劃》《湖南寧鄉金洲湖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2019-2025)》及其實施方案,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有力﹔城市濕地得到有效保護。金洲湖國家濕地公園已呈現“蘆葦蕩漾、四季花香、百鳥飛翔”的濕地景觀,成為“城市之腎”。
城市安全韌性方面,我市積極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打造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韌性城市﹔全面推進防災避險綠地設施建設,在各類公園設置應急避險場所,完善應急供水、應急醫療等設施,現已完成設置各級公園避難場所57處,城市安全韌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挖掘地域文化、塑造地方特色方面,寧鄉市編制了《寧鄉市城市歷史風貌保護規劃(2020-2035)》,並根據規劃指導城市建設,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傳承寧鄉歷史文化精髓,重點開展“增綠提質”“街美景靚”“街淨巷潔”“治亂拆違”等專項行動,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品質。結合城市山水格局,塑造了樓台山-珍洲、天馬山-官橋河、黃沙嶺-曾家河、八家灣-香爐山、溈水灣5個山水洲城特色區,突出城市景觀特色,彰顯山洲城獨特魅力。
寧鄉市還高度重視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出台《寧鄉市古樹名木和后備資源保護管理辦法》,對古樹名木及后備資源實施GPS定位、建檔、挂牌等一系列保護措施,建成區32株見証著滄桑歷史的百年古樹依舊生機勃勃、枝繁葉茂。依寧鄉十景之樓台曉色建設的樓台山公園、依玉潭環秀建設的沿江風光帶以及紀念抗日烈士的八一山公園列入具有歷史價值公園保護名錄,並得到有力地保護。
雨淨輕塵添綠意,千年古邑煥新生。抬頭遠望,是明媚的“天空藍”,放眼四周,是怡人的“生態綠”。今日的寧鄉,正攜千年歷史風情,朝著天更藍、水更清、城更綠,生態更優良、人民更幸福的國家園林城市邁進!未來的寧鄉,將會更加動人、更加美好。(孫新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