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政治建設十年:大道向前闊步行

旗幟鮮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過程人民民主煥發勃勃生機,法治湖南建設邁向更高水平,三湘大地,一幅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新畫卷徐徐鋪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湖南省委、省政府始終把牢正確政治方向,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為全面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鑄就堅強保障。
堅持黨的領導,為建設現代化新湖南提供根本保証
“做好湖南各項工作,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在湖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上,張慶偉同志代表中共湖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作報告,報告明確指出,辦好湖南的事情,關鍵在黨。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歷史和實踐反復証明,創造中國奇跡的核心密碼,就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持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定政治信仰、提升政治能力、涵養政治生態,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確保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在湖南落地生根,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証。
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不斷完善常態化學習機制,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武裝不斷走深走心走實。持續推動黨內集中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環環相扣、高潮迭起……全省黨員在學思踐悟篤行中補足精神之鈣、筑牢信仰之基、把穩思想之舵。
不斷提升政治能力,保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先進性。湖南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政治建設考察並推動全覆蓋,持續推動政治建設考察往基層延伸、向縱深發展,形成長效機制。堅持以政治建設考察統領換屆考察和日常干部考察,切實在干部選任中突出政治標准、把好政治關。
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深挖徹查洞庭湖“下塞湖”非法矮圍、衡南社保資金等案件,集中整治“打牌子”“提籃子”“拉款子”等問題,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和清廉湖南建設,持續涵養向上向好的政治生態。去年黨委集中換屆和今年選舉出席黨的二十大代表風清氣正,黨風政風氣象更新。
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扛牢“精准扶貧”首倡地政治責任,黨員干部奮戰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最前沿﹔逆行出征、沖鋒在前,黨旗在疫情防控、抗洪抗旱第一線高高飄揚……十年來,一次次大戰大考讓三湘兒女真切感受到,中國共產黨是風雨來襲時最可靠的主心骨。正是有了黨的堅強領導,我們才能夠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贏得一切偉大勝利。
堅持人民當家作主,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生動實踐
2021年,湖南順利完成換屆選舉,全省4959.41萬選民分別直接選舉產生3.16萬名縣級人大代表和10.57萬名鄉鎮人大代表,選民參選率較上輪分別提高4.8和2.5個百分點,縣鄉兩級人大代表佔到全省代表總數的95%以上,充分彰顯了選舉的廣泛性、真實性,有力保証人民當家作主。
人民當家作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不變的鮮明底色。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生動實踐和必由之路。近年來,湖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論述,積極探索新路徑新方式,推動內容更廣泛、層次更豐富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
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提供更加可靠的制度保障。湖南省人大推行民生實事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推動政府決策由“為民做主”變為“由民作主”,全省鄉鎮共票決民生實事3158件,投入資金158.32億元﹔縣市區本級人大共票決民生實事218件,投入資金126.91億元。創新開展全省五級人大代表“聯系群眾辦實事”主題活動,代表們深入基層一線,廣泛聽民聲、察民情,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持續完善代表建議“大督辦”機制,堅持主任會議成員牽頭督辦和專門委員會對口督辦、“一府一委兩院”領導領辦和相關部門承辦。組織省人大代表對代表建議辦理工作進行評議,做到現場評議、現場回應、現場打分、現場公布評議結果。不斷推進民主立法,充分發揮座談會、論証會、聽証會、基層立法聯系點等機制制度優勢,讓“高大上”立法走進尋常百姓家。近十年來,共審議通過省本級法規53件,修改173件,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才能找到“最大公約數”。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愛國統一戰線鞏固發展。
省政協積極探索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新形式新方法,建設“互聯網+政協”,打造政協雲平台,努力探索協商民主新渠道,打造“永不落幕”的政協會議。遠程協商會打破了空間限制,進一步實現了公民的有序政治參與﹔建成線下線上委員工作室3400余家,入駐委員3.2萬余名,成為政協委員聯系服務界別群眾的重要紐帶,開展基層協商民主的重要平台。
新型政黨制度效能不斷提升。每年制定落實省委政黨協商年度計劃,支持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等圍繞制定實施我省“十四五”規劃,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等重大工作建言獻策,配合民主黨派中央並受省委委托開展脫貧攻堅和長江(湖南段)、湘江、洞庭湖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有力助推湖南高質量發展。
堅持依法治省,守護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法治湖南、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立足實際統籌抓好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工作,把法治貫徹到每一個環節,踐行到每一個細微處,切實守護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有制”才能“有治”,“善制”方能“善治”。制定《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從立法層面助力“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制定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條例,推動設立自貿試驗區和知識產權法庭,修訂湘江保護條例,出台中小學校幼兒園規劃建設條例……一件件服務“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反映人民群眾需求的法規相繼出台,推動依法治省有力有序開展。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黨對人民的庄嚴承諾。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全面深化以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新一輪司法體制改革,進一步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
全省法院全面實行立案登記制,實行行政訴訟集中管轄,推進三級法院審級職能定位改革,不斷建立健全公正司法體制機制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法院共收案731萬件,結案718萬件,審判質效走在全國法院前列。在全國率先出台《關於深化平安湖南建設的意見》,依法嚴厲打擊刑事犯罪。全省公安機關構建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2021年全省刑事案件發案量比2012年下降29.7%,依法打掉涉黑組織、涉惡犯罪集團和團伙2101個,辦理了一批大案要案、打掉了一批“保護傘”,廣大群眾拍手稱快。 全省檢察機關堅決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2021年,依法批捕各類刑事犯罪3.9萬人、起訴7萬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守護好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5年來共立案公益訴訟3.8萬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和公告3萬件,提起公益訴訟1363件。
依法行政是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線。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堅持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不斷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放管服”改革,用法治樹起“邊界線”、托起“公平秤”,人民群眾收獲滿滿。
分批推出300項“一件事一次辦”服務事項,實現跨域通辦、跨層聯辦、全省通辦,大力推進“跨省通辦”﹔制定鄉鎮(街道)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向基層放權賦能﹔出台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33條舉措,讓民營企業家吃上“定心丸”……湖南各級各部門下大力氣打破信息“孤島”、突破利益“藩籬”,讓簡政放權激活三湘“春水”,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深入開展《民法典》等法治宣傳,“七五”普法圓滿收官、“八五”普法深入推進,普法如春風化雨般滋潤三湘大地,基層群眾自覺普法學法,全民守法漸成自覺。
一組組扎實有力的數字、一個個平穩安寧的日子,是法治湖南建設成效的最好証明,是高質量發展的保障所在,也是人民群眾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的底氣來源。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三湘兒女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昂首邁向新征程。(記者 蘇莉 孫敏堅 劉笑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