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黃興鎮:依托瀏陽河岸 建設美麗宜居村庄“湖元風光帶”

從縣道X035拐入長沙縣黃興鎮沿江山村湖元組,鬧市塵囂戛然而止。風揚秋桂,碧草清波,在山水草木間享受秋日清歡。
“今年雨水不潤,要不菊花、美人蕉正是鬧歡的時候。不過月初播種的油菜苔,長勢還行。”從8月份就一門心思扑在項目建設上的湖元組組長李新學,看著項目日漸成型,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懷古惜今 湖元風光“五道灣”
說起湖元組的前世今生,扎根在這片土地的李新學打開了話匣子。
“湖元組在九曲瀏陽河的第五灣,歷來這裡就佔據‘一水相依’‘五龍捧聖’的地理優勢。”
據悉,今年的美麗宜居村庄建設通過串聯田園屋舍、山水風光、歷史文化,進一步升級村組人文環境,滿足當地百姓和城市居民對“田園詩”的向往,也是黃興鎮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對“美麗景色”轉化成“美麗經濟”的實踐。
獨奏變合唱 鄉村振興百花開
一水相依,湖元組戶戶都是“河景房”,爬上堤,腳下就是瀏陽河。
在沿江山村,“美麗”是結伴同行的。沿江山村黨總支書記章昂介紹:“首先是鎮上的特色主導產業——苗木花卉,還有紫霞寺、紫霞山庄等景點,再加上湖元組周邊已經成型的廖家大屋、囚田等美麗宜居村庄示范點,以后黃興鎮的美麗示范點要成為美麗宜居示范帶了。”
“最美湖元”旁邊是村民李新科的苗木基地,數十棵羅漢鬆在秋日裡愈發青綠。“示范點上百多棵苗木,都是村上企業家及農戶半賣半送的,為整個項目的建設省了不少資金。”項目上的每一件事,村黨總支副書記董平都記得清清楚楚。
“我16歲從這裡沿著河走出沿江山,習得一手廚藝。回來后籌資20余萬元開設了湖元休閑農庄,如今餐館年產值可達八九十萬元,是家鄉愈加美麗的環境成就了我的事業。”湖元休閑農庄老板宋金林說,自己不僅實現了在家門口創業的夢想,還帶動了村裡閑置勞動力就業。
沿江山村日趨向好的人居環境吸引了不少熱血游子返鄉追夢,建設特色項目,為家鄉發展提供更多的想象力、創造力與內生動力。
花木為媒 奔赴向往生活
瀏陽河“五道灣”湖元組,是沿江山村未來發展藍圖的起點,也是花木之鄉對園林花木行業的探索。
在“五道灣”的建設中,銀杏、紅梅、柳樹、羅漢鬆、花卉等均來自村組花木企業家的“自產自銷”,不僅節省了資金,也為各企業提供免費“廣告位”。
“現在我們打造的隻有1.5公裡岸線,沿江山村有9公裡的岸線靠著瀏陽河,‘花木+’將是沿江山村在鄉村振興中的獨特優勢。”黃興鎮農業農村辦主任金曠介紹。
在未來的瀏陽河岸線風光帶建設中,黃興鎮將依托現有的園藝苗圃和農戶庭院栽種的花木打造特色景觀﹔在示范點栽種不同花期花卉,舉辦採摘節、賞花節、花展、交易節、文創節等活動,為游客提供四季有花、月月有節的旅游體驗﹔引入園林教學、花農培訓課程,打造沉浸式旅游學習,打造游客花樣旅游、百姓“花養生活”的模式。以全新的鄉村生活方式,開拓與“百裡花木走廊”齊名的花木對外窗口。(易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