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金鑰匙”引來“金鳳凰” 株洲市2022年新簽約“三類500強”企業投資項目39個

日前,記者從株洲市商務局獲悉,2022年,株洲市新簽約“三類500強”企業投資項目39個,新注冊“三類500強”項目19個。
支持湘商“鳳還巢”
隨著改革開放浪潮翻涌,湘商已然成為一張享譽世界的名片。支持湘商“鳳還巢”是我市招商引資的重要方向。
2022年4月,在招商人員的大力推動下,曾在株洲工作近20年的李建光帶著對株洲的情誼,將原本設在深圳、東莞、昆山的環保設備生產項目帶回株洲,開啟了新一輪創業。
李建光的故事只是一個縮影。2022年,我市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全市“湘商回歸”工作方案,並制定重點工作清單、重點工作任務及湘商回歸投資任務分解表,發至各相關單位和各縣市區、園區和商會。
通過對村組(社區)、鄉鎮(街道)、縣市區逐級摸排,我市進一步完善了株洲籍在外企業家、商協會的信息庫,建立完善的聯絡渠道,組織編印了《株洲商協會通訊錄》。
我市還與北京株洲企業商會、上海株洲商會、廣東省株洲商會、深圳湖南株洲商會等20余家商協會就湘商回歸工作進行深入對接,聯建湘商總部,開展一系列“湘商故鄉行”活動。
去年8月在深圳舉辦的株洲·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懇談會和醴陵(深圳)招商推介會上,市商務局指導17家在粵株洲商會成立“粵港澳商會聯盟”,促進信息共享、資源倍增、項目落地。同時委派優秀干部到8家異地株洲商會挂職,開展跟班招商,駐外聯絡處促成簽約湘商項目15個。去年在株洲舉行的全球湘商大會上,我市簽約湘商項目32個,總投資額449億元,為歷屆承辦地之最。
創新思路來招商
招商方式上,我市突破傳統方式,積極創新,開辟了眾多新思路。
領導帶隊上門招商。市委書記曹慧泉多次赴北京、深圳、長沙等地,拜訪中國五礦集團、中車集團、北汽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全力尋求合作機會,推動“大項目頂天立地,小項目鋪天蓋地”。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恢清多次赴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地考察,走訪中國國家鐵路集團總公司、華為集團、潤澤科技等知名企業,吸引更多大項目、好項目落戶株洲。
在資本招商方面,我市創新設立了先進產業集群發展母基金,首期規模50億元,簽約落地42.15億元湖南省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和10億元株洲財信高分子新材料產業基金,投資本地項目17個,引進了力合厚浦、港華能源等一批重點項目。
我市還圍繞13條新興優勢產業鏈“兩圖兩庫兩池兩報告”,推進產業鏈精准招商。同時強化平台招商,利用湘粵非鐵海聯運、銅塘灣B保中心等平台吸引相關項目引進,促成了康寧玻璃等合作項目。
各縣市區也加大招商創新力度,充分發揮主力優勢。株洲高新區赴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開展“夏季攻勢”“秋季攻勢”集中招商﹔醴陵市出台招商引資中介人獎勵辦法,聘請26名招商特使開展精准招商﹔荷塘區組建農業、工業、商貿、“三資”四個招商小組,開展“秋季行動”“冬季決戰”等招商攻堅行動﹔株洲經開區圍繞北斗產業園,全力打造服務招商引資、園區發展、產業建設、營商環境的“北斗模式”。
搭建平台精准招商
“2023年我局將進一步加大招商力度,為大力培育制造名城、加快建設幸福株洲助力。”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圍繞優勢產業鏈的斷點、堵點、卡脖子點,依托產業鏈“兩圖兩庫兩池兩報告”,整合縣市區、園區、產業鏈辦公室、平台公司等多方資源力量,充分發揮主機企業標杆和引領作用,瞄准“三類500強”企業、上市公司、行業龍頭、“專精特新”等企業開展產業鏈精准招商。
同時加強與粵港澳、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區株洲商協會的溝通聯系,充分發揮異地商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在省一級(重要城市)設立異地株洲商協會或聯絡機構,有針對性地組織在外湘商回株考察、洽談合作項目,引導商會抱團回歸,引導湘商將企業總部或功能總部整體搬遷回歸。發揮株洲“粵港澳商會聯盟”作用,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搭建湘商信息交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抱團回歸的平台。
“2023年將舉行‘港洽周’‘京洽周’‘廈洽會’‘中博會’和異地商協會年會等系列重要活動,並依托這些活動開展專題招商推介和項目對接活動,激發企業來株投資熱情﹔組織各重點區域客商株洲行活動,及時向他們傳遞株洲經濟社會發展的動態信息和招商政策,增強客商投資意願和信心,推動更多項目落戶株洲。”上述負責人表示。(記者/任遠 通訊員/鄒育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