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生活》㉖ 軍人服務社

兵生活作品系列。單位供圖
軍人服務社,系官方稱謂,俗稱小賣部。
部隊駐守在一個小山頭上,三面環山,一條剛剛能通過一輛汽車的沙石公路蜿蜿蜒蜒,離縣城還有十多裡,對戰友們來講,逛一次小賣部不亞於逛一次大商場。
記得剛到部隊不久, 因為開始獨立生活, 加上各項工作一展開,日常生活用品馬上捉襟見肘,缺這少那,便怯生生地請假外出買東西。班長審視半天,確信不是以買東西為名而“開小差”,便安排一名比我早幾天到的新兵帶我到軍人服務社。乍一聽,這名字挺新鮮。到了一看,不大的門頭上白底紅字的牌子上寫著“軍人服務社”,煞是醒目。裡面倒是貨物齊全,琳琅滿目。既有小菜、火腿腸之類,也有臉盆、肥皂等日常用品﹔既有棉衣軍鞋,還有當兵時就夢寐以求的軍衣軍靴,真的一個活脫脫的百貨商店。幾個售貨員正竊竊私語地談論著什麼。見我們進來,便分頭“包抄”過來,我心裡頓時有點緊張,便慌慌地問有沒有香皂。售貨員順手從貨架上拿出三四種,問要哪一種。我順手選了一種,又買了毛巾、臉盆,一並付款,幾乎是逃出服務社的。回來的路上,帶我的兵神秘地對我說,你知道那幾個是什麼人嗎?一問之下,倒把我給問蒙了。他神秘兮兮地說: 告訴你吧, 那可都是咱們團領導的太太。“團領導的太太?!”心裡不覺惴惴。
沒幾天,新兵基本到齊了,連隊又統一為每個新兵配發了一套洗漱用品,是由軍人服務社統一購置的,錢從當月津貼中扣除。雖然“配發”又“扣除”,但大家仍然接受了。
仍然對服務社一往情深,且感情是日漸上升的趨勢。
新兵連的伙食,是典型的油水少。而新戰士剛到部隊不久,活動量大,總是感到肚子餓,有些戰士還有吃零食的習慣,便隔三岔五地到服務社買點香腸、油餅之類的零食吃。雖然班長三番五次強調,但好吃的習慣依然有增無減。一次排裡來了個集體突擊收繳,把我們幾個買的零食一網打盡,心疼得我們幾個直咬牙,心想,權當為服務社做貢獻了吧!
星期天是服務社生意最紅火的時候,尤其是月初剛發津貼的時候,可用 “爆滿”一詞來形容。肚裡缺少油水的新兵們飢餓感十足,貨架上一排排堆滿了五顏六色、油光锃亮的食品,那隻擺在搪瓷盆裡的黑不溜秋的豬耳朵也頗令人垂涎欲滴。這時候戰士們是絕不吝嗇的,個個慷慨解囊。有的買上一包花生米,找個角落就地解決或者站流動哨時慢慢品嘗﹔有的是三五成群,你買點果脯,我買個罐頭,相邀至營區外的小山頭上,來個小型會餐。服務社一時生意興隆,好不熱鬧。
等到第二年,我漸漸由花生米的消費水平上升到干果子的消費水平時,軍人服務社也順應發展,改成了一個小超市,只是白底紅字的牌子依然醒目,兵味十足的店名響亮依舊:兵樂購。(此系英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