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陽: 6165名高中教師參加“高考

對於邵陽市的高中教師來說,2月12日無疑是個特別的日子。這一天,邵陽市組織全市6165名高中教師統一參加“高考”:通過“高考”的組考方式,接受近十年來“高考真題”的考驗。
本次測試是該市首次在全市范圍內舉行的高中教師“高考真題”業務知識測試。“為了這場考試,我們早在去年就已經開始謀劃。”邵陽市教育局副局長陳代林介紹,高考的“指揮棒”不但指向學生,更指引著教育者,特別是高中教師的教學方向。此次測試以近十年來的湖南高考真題為內容,以此來檢驗高中教師對高考命題方向的把握程度及其學科業務水平的高低。
“通過考試,我不但親身體驗了高考的緊張氛圍,更能夠在考試中發現自己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的不足,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邵陽市四中高中語文教師寧彩虹說。
此次考試結束后,該市教育局將馬上組織人員進行閱卷和數據分析,並召開全市高中校長會議通報各校的整體成績,以便於找出薄弱環節。
高中階段的教育,不但是銜接義務教育與高等教育的橋梁,更是學生們掌握自主學習能力,形成正確學習觀的重要階段。特別是隨著新高考綜合改革的落地,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教育改革發展方向,關乎教育事業的興衰成敗。
為著力提高高中教育質量,去年7月,邵陽市教育局出台了《邵陽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行動計劃(2022-2025)》,以優化教育資源和教師隊伍、強化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深化課程改革和教育科研為主要抓手,推動全市高中提升內涵建設、完善管理機制、創新教學方式、健全評價體系、強化保障機制。
抓實教師隊伍建設,是高中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根本。為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去年暑假,邵陽市教育局組織2085名教師開展了全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培訓,幫助教師准確理解和把握新課程標准要求,促進學科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落地落實,體現教、學、評一體化。
同時,持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樹立師德先進典型,鼓勵在職教師提高學歷層次、提升業務水平,推行“三名”工程(名校長、名班主任、名教師)、“青藍工程”,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教師隊伍整體素養的提升。
各學科發展不均衡,也是高中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必須啃下的“硬骨頭”。去年以來,該市教育局以學科改薄攻堅為抓手,組織專家研究分析全市近十年的高考數據,出具《分析報告》,進一步厘清高考形勢和辦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普通高中教育質量提升的對策。
“提升高中教育教學質量是個系統工程,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邵陽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恆榮介紹,除了組織業務測試,實現以考促學、以學促教、以教促研,提升教師隊伍整體業務水平的同時,還會組織高中階段的教育管理者參加高階培訓等,努力形成高中階段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長效機制,從而全面提升全市高中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李超、陽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