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智慧食堂”全覆蓋 1940個攝像頭守護食品安全

學校食品安全工作是關乎師生健康的大事。近日,長沙市教育規劃建設和保障服務工作會議召開,長沙縣教育局作為全市縣區唯一典型代表,結合工作實踐,圍繞“如何保障優質后勤,提升辦學品質”,作典型經驗分享。
長沙縣教育局獲“長沙市教育系統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考核優秀單位”﹔許家園小學、泉塘二小、盼盼二小、春華中學、昌濟小學獲“長沙市教育系統標准化建設與管理食堂”﹔雙華小學、江背鎮中心小學、長沙師范學院附屬春建小學獲“長沙市中小學勞動與實踐教育試點學校”。
全面提質
實現“智慧食堂”全縣覆蓋
近年來,長沙縣教育局大力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和中小學食堂標准化建設,實現“明廚亮灶”和“智慧食堂”全縣覆蓋。
穩步推進校園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強化食安管理基礎。全縣509所學校、幼兒園食堂,1940個攝像頭全部接入市監平台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入網率100%,僅系統和設備維護維修費用每年都在百萬元以上。2021年再次投入50萬元,引入“智慧食堂”管理平台,209所公辦學校、幼兒園已全部入駐平台,今年正全力推進民辦學校、幼兒園平台使用工作。為整合、優化信息化管理資源,2023年正在與運營方商討,將“明廚亮灶”和“智慧食堂”兩個平台進行整合,促進資源共享,提高服務效能。
加快食堂標准化建設,強化食安環境基礎。長沙縣教育局制定了《長沙縣學校、幼兒園食堂提質改造三年(2020—2022)行動實施方案》,採取自願申報,改造方案審核等方式,確定食堂改造名單,分年度有計劃落實。2020年至2022年,分別投入180萬元、410萬元和452萬元對全縣101所校園食堂進行了提質改造,為食堂標准化建設夯實硬件基礎。
整章建制
打造“營養健康試點學校”
2022年,長沙縣教育局創新工作方式,努力改善、強化食安工作基礎,提升了后勤服務水平。
注重營養健康建設,打造星沙食安品牌,實行按層級分模塊實行網格化管理。2022年,長沙縣全面推進校園營養與健康管理工作,明確提出“食品安全為底線,營養健康為追求”的目標,縣教育局啟動長沙地區首家“食品安全管理員培訓工作室”和“營養與健康管理工作室”建設。
“通過培訓一批骨干,樹立一批典型,帶動一批學校,全面提升長沙縣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和營養健康水平。”長沙縣教育后勤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長沙縣聘請了中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和縣市監、衛健部門專家為顧問,打造天華中學、大同星沙二小、百熙二小、六藝天驕幼兒園、湘龍幼兒園5所“營養健康試點學校”,將全縣中小學、幼兒園分為五個模塊,以5所“營養健康試點學校”為龍頭,引領示范,實行層級分片管理,實現資源共享,共同提高。
以考促學,強化專業,完善后勤管理人員培訓考核制度,加強后勤專業人才隊伍建設。2022年,長沙縣打破原來全縣集中培訓模式,注重培訓效果,根據地域、層次不同,按城區、北部、南部、幼兒園以及托管食堂分別召開了5場校園食品安全培訓工作會議,長沙縣教育后勤服務中心組織開展校園食安管理員(第一批次)業務測試,對考核不合格者進行了約談,對考核連續二次不合格者將對學校下達告知書。
統一管理標准、統一標識模版,精細化食堂管理花開全城。長沙縣從3個學生9個幼兒的最小鄉村學校,到5千余人的城區學校,全面推行《長沙縣學校食堂精細化標准化管理實施方案》,注重對農村薄弱學校食堂扶持,在項目資金分配上向邊遠農村學校傾斜,在人員培訓上實行送課下鄉,促進城鄉均衡發展,共同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長沙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長沙縣將重點加強工作室的建設,積極調研,盡快構建營養與健康工作評價和考核體系,為各學校營養與健康工作指明方向﹔重點落實省市相關文件精神,加大校園食堂大宗食材招標採購管理力度,總結前三年試點經驗教訓,借鑒市、區成功經驗,確定適合長沙縣的大宗食材招標採購模式,確保工作公開、透明,從源頭上做好學校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工作。(李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