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土专家” 手把手教农民种植猕猴桃

2020年08月10日10:41  来源:华声在线
 

麻阳猕猴桃种植“土专家”张湘云手把手教农民种植猕猴桃,还带出了一帮徒弟——

村里来了“土专家”

进入7、8月份,眼见黄桃上了市,猕猴桃“红了眼”似的,个头一天天长起来。

“长得太大也不行,每颗100克左右,整整齐齐才好。”7月31日,麻阳苗族自治县谭家寨乡的“连村联创”扶贫产业示范园里,张湘云在猕猴桃基地里来回巡视,这里修修,那里剪剪。看似不经意,玄机却不少。

“你数数,这里有多少片叶子,那儿呢?”等记者数完,张湘云解释道,“对了,每颗猕猴桃‘分配’13片叶子,刚刚好,多了挡光照,少了就晒蔫了。”

“专业吧,别看他套件旧T恤,穿双拖鞋,他可是我们县里有名的猕猴桃专家。”谭家寨乡楠木桥村村主任谭绍鲜得意地介绍。

2015年,楠木桥村在发展高山刺葡萄产业尝到甜头后,与谭家寨乡的白竹林、黄茶、咸池坳等9个村联手,组建起2000亩的“连村联创”扶贫产业示范园,种上黄桃、桑葚、雪花梨等, 其中,猕猴桃有800亩。

种猕猴桃是个精细活,土壤检测、农药残留、枝叶管理等一项都不能少,村里为此费了不少心思。

“效果一般。”谭绍鲜说,省里的专家来了几拨,讲一两次课就走了,真出现什么问题,远水解不了近渴。最关键的是,大部分村民弄不清专业术语,听不懂普通话。

去年11月,村里请来张湘云,在麻阳苗族自治县土生土长的他,种植了20多年猕猴桃,在县里小有名气。

“自己懂没用,还得贫困户懂。”张湘云说,“省里经常请我去讲课,500元一天,我都没时间去。”

来了楠木桥村,张湘云每日泡在基地里,将种植技术手把手教给贫困户。

一旁的猕猴桃育苗基地,村民田仄花正蹲在地里,左手拿苗,右手握刀,耐心地学习猕猴桃高温嫁接技术。正午的太阳明晃晃地铺洒在背上,汗水滴到田里便蒸发了。

“热是热,可这点辛苦算什么。”田仄花头也不抬地说,“有师傅免费教技术,还能拿工钱,哪里去找这样的好事哟!”

只见她将小刀磨得锃亮,看准枝条的木质层,一刀下去,刀口2至3厘米,另一截枝条则削成鸭嘴型,嵌入刀口后,迅速用塑料膜缠紧,绕上8圈,打结,一根猕猴桃枝就嫁接成功了。

张湘云在一旁看着,连连点头,对“徒弟”的手法十分满意。他介绍,这是最新的猕猴桃育苗技术,高温嫁接,1个星期即可出芽,来年冬天可以出苗,跟传统嫁接技术相比,能节省半年时间,但对手法要求极高。

田仄花主动“拜师学艺”。她说:“村里请个嫁接师,一天要380元,等我学好了,也能去别的村挣钱。”

目前,张湘云带了5个学高温嫁接技术的徒弟。他说,1个人带5个,5个人分别再带5个,只要大家肯学,9个村2000余人,不怕出不了专业种植团队。

“我这个‘土专家’,也要经常去外地学习。”张湘云告诉记者,村民听到理论就头大,他消化好最新的种植技术后,回来实地一对一教学,贫困户立马就理解了。

“不对,村里已经脱贫了。”张湘云笑着纠正,“下一步,大家要争当新型职业农民。”(记者 黄婷婷)

(责编:李淑静、唐李晗)